中國城市的雙行線

中國城市的雙行線

《中國城市的雙行線》是2010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邱國盛。本書在世紀之交,新舊文明轉換之際,我國城市發展面臨兩種選擇。或者走傳統工業化發展道路,生產和生活方式不發生根本改變,最多只進行適當的調整;或者對傳統發展模式進行根本性變革,探索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化發展之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城市的雙行線:二十世紀北京、上海發展比較研究》內容簡介:第一種選擇是危險的,“邊發展、邊治理”或“先發展、後治理”使人類“生存危機”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甚至拖延解決,只會使為之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大,到最後可供選擇的餘地也愈來愈小。我國應該也必須選擇第二種,儘管我國城市將在發展中面臨更多挑戰。城市走生態化發展道路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走出“城市病”困境的必然選擇,是提高人居環境質量,維護全球生存與發展的迫切要求,變革勢在必行。

作者簡介

邱國盛,男,1974年7月生,四川郫縣人。1997年於蘭州大學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00年於四川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3年於四川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3年至2005年於華東師範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城市史研究工作。先後參與並主持多項國家級社科基金研究課題,於《當代中國史研究》、《歷史檔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等CSSCI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二十餘篇,有六篇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圖書目錄

總序:加強中國城市史研究的意義

一、從人類文明史的角度來看城市史研究

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提供新的研究平台

三、歷史與現實的交匯點:城市史研究的新趨勢

前言

一、選題源起

二、研究的目的、理論意義與現實意義

三、學術回顧

四、資料蒐集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時空交錯下的殊異成長經歷:古代北京、上海發展比較(1842年以前)

第一節 由西北向東南的國家發展與城市歷史起源比較

一、各具稟賦的地理差異

二、民族的擴散經歷與城市起源的時空代差

三、自然選擇下的不同城市功能定位

第二節 明代以前的城市成長與地位變化比較

一、經濟重心的轉移與隋唐以來城市成長的異同分析

二、發展機制的差異與城市地位的懸殊

第三節 明、清時期的城市發展比較

一、商品經濟的擴張與城市發展方向的分異

二、近代前夜的歷史定格

第二章 中心與邊緣的更迭:近代北京、上海發展比較(1842—1949)

第一節 外力楔入與城市發展道路的分離比較

一、時代主題的變化與城市發展條件的換位

二、城市發展動力機制的分化

三、不同軌道上的近代城市發展

第二節 不斷擴大的城市早期現代化進程差距比較

一、城市早期現代化的概念界定

二、由自在城市向自為城市轉變

三、城市性質更新的速率差異

四、各具側重點的城市功能多樣化疊加、延伸

五、早期現代化進程中的問題及原因

第三節 新環境下的城市地位、作用變化比較

一、政治地位的升降與政治角色的重新定位

二、經濟視角下的中心與邊緣換位

三、文化中心的雙重架構

第四節 同異共存的城鄉關係重構比較

一、城鄉關係的轉換異同

二、各有不同的城鄉關係畸形特徵

第五節 近代南北雙中心城市體系模式比較

一、近代中國雙中心城市體系的形成及其特徵分析

二、南北雙中心城市體系的成長模式及地位、作用

第三章 並駕齊驅的雙子星:當代北京、上海發展比較(1949-1978)

第四章 殊途同歸的雙城:改革開放以業的北京、上海城市發展比較(1978-2000)

結語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