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土壤質量

中國土壤質量

《中國土壤質量》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曹志洪,周健民 。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以“973”項目“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編號G19990118)的研究成果為主線編著而成,是“中國土壤質量研究系列專著”之一。

全書分四大部分:第Ⅰ部分(含第一至第三章)闡述土壤質量研究的理論、方法及土壤質量時空變異特徵;第Ⅱ部分(含第四至第七章)闡述土壤圈層內、外的物質交換與土壤質量演變的關係;第Ⅲ部分(含第八至第十一章)闡述四大類耕地土壤的質量現狀、演變規律、定向培育與持續利用;第Ⅳ部分(含第十二章)闡述已取得的進展、不足和展望。

本書對從事土壤、地理、資源、環境、生態等相關學科的研究、教育和學習人員,以及政府、企事業單位負責生態、環境建設的人員有重要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土壤質量概論

第一節 土壤的組成及其功能

一、土壤的組成

二、土壤的功能

第二節 土壤質量概念的沿革

一、不同時期土壤質量的概念

二、土壤質量的科學定義

三、“973”項目啟動的土壤質量研究是我國現代土壤學發展的里程碑

四、土壤質量研究的戰略目標是為生態安全、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第三節 土壤圈層理論與土壤質量研究

一、土壤圈層理論的科學內涵

二、土壤圈層理論是我國土壤質量研究的理論指導

第四節 土壤圈層內外的物質交換是土壤質量演變的驅動力

一、我國的自然生態條件與土壤質量演變

二、人為活動與土壤質量演變

第五節 我國土壤質量研究的內容、重點和特色

一、土壤質量研究的核心內容

二、土壤質量研究的量化指標和評價體系

三、我國土壤質量研究的重點

四、我國土壤質量研究的特色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土壤質量指標和評價諮詢系統

第一節 土壤質量的指標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二、土壤肥力、環境和健康質量指標

三、土壤質量指標的篩選

四、土壤質量指標與土壤功能

第二節 土壤質量指標的量化表達

一、土壤質量指標的分級

二、隸屬度函式的建立和隸屬度值的計算

第三節 土壤質量的評價方法

一、土壤質量評價目的

二、評價的時空尺度與範圍

三、土壤質量評價的工作程式

四、土壤質量評價模型

第四節 四類重要土壤質量的基準

一、四類重要土壤的土壤質量評價最小數據集的確定

二、四類重要土壤肥力質量基準

三、土壤環境質量和健康質量基準

第五節 土壤質量評價諮詢系統(SQECS)

一、系統總體設計

二、土壤質量評價諮詢系統的設計

三、系統的實現

四、系統運行環境

五、實例分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土壤質量的時空變異規律

第一節 土壤質量時空變異的科學內涵與研究方法

一、土壤質量在時間尺度上的演化

二、土壤質量在空間尺度上的變異

三、土壤質量時空變異研究的樣點布置和樣品採集的原理

四、土壤質量圖的編制

第二節 四大案例地區的土壤樣品採集和研究方法確定

一、土壤採樣點的布置與樣品採集

二、資料收集

三、實驗室樣品分析

四、土壤肥力質量評價因子與模型

五、土壤健康質量評價因子與模型

第三節 案例地區耕地土壤肥力質量的空間分異特徵

一、土壤全氮的空間分布特徵

二、土壤速效磷的空間分布特徵

三、土壤速效鉀的空間分布特徵

四、主要耕地土壤肥力質量的空間分異趨

第四節 最近20年主要耕地土壤肥力質量的演變

一、土壤全氮的演變

二、土壤速效磷的演變

三、土壤速效鉀的演變

四、土壤肥力質量的演變特徵

第五節 案例地區耕地土壤健康質量的空間分異特徵

一、重金屬的空間分異

二、有機污染物的空間分異

三、土壤健康質量空間分布特徵

……

第四章 土-氣間物質交換及其對全球化的影響

第五章 土-水間的物質交換與水環境質量

第六章 土壤-植物系統污染與修復及其對農產品品質的影響

第七章 土-岩間的物質交換及其對土壤質量與人畜健康的影響

第八章 紅壤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

第九章 水稻土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

第十章 潮土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

第十一章 黑土土壤質量演變規律與持續利用

第十二章 中國土壤質量研究展望

附錄1 表格索引

附錄2 圖索引

附錄3 圖片索引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土壤質量概論

第一節 土壤的組成及其功能

土壤是覆蓋在地球表面的一層有生命的自然體,又是一種在人的生命周期內不可再生的資源。“萬物土中生”是中國古老的科學名言,集中表達TN人對土壤價值的認識,已被世界各國的土壤學家所引用(Doran et a1.1994)。西方科學家認為位於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谷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是世界早期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2500年的著作中就提到那裡有肥沃的土壤,大麥的產量是播種量的86~300倍(Havlin et a1.1998)。據我國古籍(1886年上海點石齋出版的《五經備旨》)記載,公元前21世紀,“舜耕歷山,禹在浙東紹興、餘姚沿海治水”;20世紀60年代在餘姚河姆渡發現了背山面湖的史前人類定居點,桿欄式的房屋,榫狀結構的器具,骨、木、石耜,大量碳化稻粒和稻草,狩獵和飼養動物的遺骨,大量的各種形狀的陶器等,證明在我國水稻栽培歷史已有’7000年以上(浙江省博物館自然組1978;White 1994)。2003年,在江蘇崑山陽澄湖畔的綽墩遺址發現了距今6280年屬於馬家浜文化的44塊水稻田——有完整的田塍、水口、溝、井、池,灌溉用的陶罐及大量碳化稻穀等(cao et a1.2006;盧佳等2006),進一步佐證了長江三角洲是世界稻作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游修齡1995)。對綽墩遺址埋藏的史前水稻田進行土壤剖面形態的觀測和土壤理化性質的測定,認為其已發育出幼年水稻土的基本特徵,當屬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水稻田和最原始的水稻土(Cao et a1.2006;盧佳等2006;曹志洪等2007)。世界的文明是從利用土壤發展農業開始的,而文明的衰落又總是與土壤的退化相聯繫的(卡特等1987)。

一、土壤的組成

土壤是一個有生命的活的自然體,它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是自然界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平衡體。土壤不僅是獨立的歷史自然體,又是具有特殊結構和功能的地球系統的一個圈層。土壤的形成十分緩慢,在母質、氣候、地形、植被的共同作用下平均100~400年才形成1 cm土壤。成土過程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反應首先是在固相、液相、氣相的交界面上互動完成的。陸地上裸露的岩石表面不經過長期的風化與微生物長期的活動是絕不可能長出可見的綠色植物的(圖片1-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