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籍版本鑑別
正文
辨識、鑑定中國古籍以確定其刻印或抄寫的年代、版本源流以及其價值的工作。它是古籍整理中的一項重要的學術研究工作。中國古籍歷代流傳,數量極大,門類繁多,同一種書經多次翻刻、傳抄,版本繁雜,舛訛叢生,給後世利用和學術研究造成重重困難,因而古籍版本鑑別就成為不可或缺的基礎研究工作。從事古籍版本鑑別需要具備廣博的文史知識和版本學、目錄學知識以及長期的實踐經驗。刻本書的鑑定依據 字型刀法 是決定版刻時代的主要依據。漢字是方塊字,不同時代寫字用的筆和寫法有所演變,刻工的操作方法與技術水平也隨時代有所發展,在字型結構等方面形成時代特點與差異。除時代特徵外,刻版印刷發展的地區還形成獨有的地方風格。從事鑑定工作,必須熟悉各時期、不同地方的刀法特色,掌握常人不易覺察的字型同異要領,從而得出判定。
牌記 為刻書標識。一般在書的卷尾,也有在序或目錄之後的,文字有詳有略,主要標明刻版年月及出版者。宋元以後多出現於坊刻本。元、明、清三代的私家、官府、書坊刻本使用較多,形成明顯可資查考的依據。但有些影刻、翻刻本也把原書牌記摹刻下來,所以要參照其他特徵加以辨析。
序跋 古籍大都有序跋。其內容多為闡揚本書著述的優長,記述刻、抄的經過和年代等等。鑑定者可從序跋正文及署款判定該書版本年代及真偽、訛托,從而成為鑑定古籍的依據之一,但須留意一書多刻時照刻底本的序跋以及抽撤刻書時的序跋的情況。
刻工 宋、金、元、明、清的刻本,常在書中鐫有刻版者的姓名。有的一部書的刻工多達數十人。刻工歷來受版本學家重視,從刻工姓名可了解版刻時代與地區,是最直接的依據。但明、清一些影宋刻本,也把原刻本刻工摹刻下來,容易造成誤認;同一刻工刻的書也有年代的不同。因此還須結合其他旁證以作出準確判斷。
避諱 封建社會用字最講避諱,有避帝王諱,有避家諱或尊者諱。元代不講究避諱,宋代及清代康熙、雍正以後避諱較嚴格。後世版本學家常以避諱字作為判定古籍大致時代的依據。但應注意翻刻、影刻本保留原書避諱字的情形。
行款版式 由於刻書時代不同,書的行款版式變異較為鮮明,雖有交錯、例外,但有基本規律可循,例如宋版書的書口(版心)多為“白口”,而元版及明前期版本多用“黑口”。對行款版式的鑑定歷來被視為重要依據之一(見雕版印刷文獻、中國古籍形制)。
紙張 關於印本和寫本書的用紙,前人沒有系統的調查研究資料可供參考,很多紙不知其名稱,而文獻中提到的紙又難以與實物相聯繫,鑑定時所能根據的僅是紙質的精細厚薄,顏色的黃、白或灰以及簾紋寬狹而已。宋代有的浙刻本用白麻紙,紙質較勻淨,有韌性;四川刻本也用白麻紙,有些紙質較粗,甚至有透空小孔。南宋初期福建印書所用竹紙,質地細潤,紙色較白,但以後多用黃色竹紙,因而從宋、元到明代,黃紙成為福建印本的特徵。明代以棉紙為貴,棉紙有厚薄之不同,紙質細潤,白棉紙印書成為明代特色。明末出現了開化紙,紙質細白勻淨,清代以開化紙印書最名貴,連史紙、竹紙套用亦多。宋以後,還有用公文紙(公牘紙)和其他冊子、信札等舊紙的背面印書的,這些公文紙如載有年月也可藉以推斷印本的大致時代。總之,書籍的用紙是識別版本的一項依據,但要多作比較,因為有的書刻印於宋代,後世仍可用其書版再印,而區別初印本和後印本,只能從紙張來判別了。
抄本和稿本的鑑定 印刷術發明以前,古籍都靠抄寫流傳。印刷術發明以後,甚至在雕版印刷普及以後,抄寫本仍在中國傳世古籍中占很大比重。歷代流傳的抄本,數量可觀,質量也參差不齊。抄本之外,藏書家的手寫本及學者的稿本更是古籍中的珍品。因此對抄本和稿本的鑑定十分重要。其鑑定方法,首先要從書寫字型的一般時代特徵入手,與鑑定刻本之刀法道理相同。有不少抄本標識較為明顯,很多藏書家傳抄的書都用印有專用格式的紙供抄寫。如明代祁承家抄本在版心下鐫有 “澹生堂抄本”字樣;毛晉家抄書有一種黑格紙,版心下鐫有“毛氏正本汲古閣藏”字樣;清初曹溶家抄本所用紙的版心鐫字為“李曹氏倦圃藏書”,等等。這些標識是鑑定的重要依據。此外,個人書法的風格、書中的避諱字、作者的時代等等,都是抄本和稿本鑑定的依據。
有助於鑑定的其他旁證 印章 古籍上蓋有某人的藏書章,說明該書曾為某人所藏。流傳久遠的,藏印隨之增多,可從中看出文獻收藏的源流。著名藏書家大多有書目傳世,由藏書章對照其藏書目錄有助於考核一書的版本。但藏印有真偽之別,有條件時,可將真偽藏印比較對照,細察印章篆法和印泥色澤,加以辨別。
批校題跋 古籍常經前人批校題跋。題跋中常包含目錄學、版本學資料,對古籍鑑定有一定幫助。對待批校題跋應加分析,要以其本身質量、出自何人手筆,以及內容、字型來確定其可信程度,辨別其真偽。
文獻資料 各種文獻資料中有很多關於版刻的記載。一些書目、筆記中常有記述文獻著述、流傳情況。一些地方志中的藝文志收有當地的刻書目錄。有些著述,如王國維《觀堂集林》卷二十一,有《元刊本資治通鑑音注跋》一文,就曾辨明元刊本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一書中雖有王磬序,但並非元興文署刻本。這些都是有益的旁證。
古籍版本的真偽 前人有關於偽書之說,是指某一種書假託為古人著作,不屬版本鑑別的範圍(見中國古籍辨偽)。當古籍作為商品買賣後,一些人為了牟利,通過種種手段,或把原書時代提早,或以殘本充作全本,以提高書的價值。明代就已出現冒稱宋版的情況。在鑑別古籍版本時,應時時注意作偽現象。作偽常見的手法有兩種:一是利用明清以來的影宋刻本或質量較好的刻本,去掉原書的序跋牌記,以充宋刻。如明嘉靖四年王延喆刻本《史記》,是照宋本翻刻的。書中多處有王氏刻書牌記,多鐫於某一卷之末。去掉牌記不易察覺,常被充作宋刻。再如清康熙刻本《通志堂經解》中《經典釋文》及某些宋人解經之作,也被人冒充宋本,高價出售。二是在原書上加工作偽,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手法:①剜改原書版面,補刻另一書名。②剜改原書牌記,充作早期刻本。③剜改原書的目錄和卷次,或去掉目錄,以殘本充全本。④假作牌記。⑤染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