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獻
古典文獻形態學
古籍版本學
古籍校勘學
古籍目錄學
古籍注釋學
古籍考證學
古籍辨偽學
古籍輯佚學
古籍編纂學
古籍檢索學
學科起源
文獻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八佾九》:“子曰:‘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徵訓證)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鄭玄和朱熹解釋“文”為“文章(典籍)”,“獻”為“賢”或“賢才”。元初史學家馬端臨作《文獻通考》,取“文獻”一詞作為書名,他在本書自序中說:“凡敘事,則本只經史而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徵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凡論事,則先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紀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稍後,元代大詩人楊維恢《送僧歸日本詩》:“我欲東夷訪文獻,歸來中土校全經”,所指的“文獻”似乎已專指書籍資料了。
這門學問開創於西漢末年的劉向、劉歆父子。劉氏父子整理群書,廣泛蒐集各種本子,把同一種書的不同的本子進行校讎,繕寫出比較完備的本子,同時撰寫敘錄,也就是撰寫提要,然後編纂出所有書籍的分類目錄,以揭示學術源流,並供查考之用。劉氏父子所做的工作,就是古典文獻學最基礎的研究工作。後人用廣義的“校讎學”來闡釋劉氏父子所開創的學問,也就是將目錄、版本、校讎三者統統塞進“校讎學”的大口袋中。於是,校讎學就幾乎成了古典文獻學的別名。
中國古典文獻學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的古文獻學即目錄、版本、校勘。廣義的文獻學則包括辨偽、輯佚、考證、國小等多方面。我國古典文獻學的教學工作是從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由魏建功、張舜徽等老一輩文獻學工作者倡導在北京大學開設的。中國古典文獻學作為國學的基礎,甚至與國學之間有著直系親屬的關係,隨著國學的雄起,古典文獻學也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文獻分類
按載體分類
中國古代書寫載體(材料、質地),也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與世界各地相比,有異有同。根據現存的文獻,在紙質文獻之前,文獻的書寫載體有:甲骨、金石、簡牘、縑帛等,並由此產生了甲骨學、金石學、簡牘學、縑帛學。
記錄文獻的載體,按著與之相應得記錄方法可分為四大類型:刻鑄型(甲骨、金石),書寫型(簡牘、縑帛),書寫兼印刷型(紙),感應型(膠片、磁帶、光碟資料庫)。 從文獻的編纂形式上說,古典文獻的題材至少可以分為文書、檔案、總集、別集、類書、政書、表譜、圖錄、叢書、方誌等十多類。
按體裁分類
文書是指古代盟約、公文、契約、書札、案牘以及詔誥、奏議、文告、訴狀等,如侯馬盟書、敦煌文書、吐魯番文書、徽州文書。
檔案經過立卷歸檔集中保管起來的,具有查考、使用價值的各種檔案材料,稱為檔案。
中國檔案起源很早,清末河南安陽出土的甲骨卜辭,就“屬於王室的文書記錄,是殷代的王家檔案”(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第46頁)。存世和出土的西周銅器銘文,所記有冊命、賞賜、志功、征伐、訴訟等各個方面的大事活動,自然也是具有檔案性質的。中國現存的檔案實物以明、清檔案所存為最多,大約還有一千多萬件(冊),主要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檔案是人們在各項社會活動中自然產生的,是原始的文字記錄,從未經過修改和加工,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可以直接反映出歷史原貌。檔案與圖書不同。由於檔案具有這樣的原始性和客觀性,所以它比其他史料、典籍更加真實可靠。
總集匯集多個作者的單篇詩文為一書,稱為總集,它是與別集相對而言的。
總集這種體裁的產生,則首推晉摯虞的《文章流別集》。《晉書·摯虞傳》:摯虞“撰古文章,類聚區分為三十卷,名日《流別集》,各為之論,辭理愜當,為世所重”。可惜《文章流別集》今已亡佚。所以,今天所能見到的現存最早的總集,應是南朝梁蕭統所編的《文選》。
別集指匯集某個作者所著多種文體作品為一書的文獻著作,與“總集”相對而言。
“別集”這個詞出現大約有2000年的歷史,早在東漢就出現了,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別集開始盛行,並有了很大的發展,到唐宋以後就更加繁榮,出版的別集相當之多。
類書是我國古代采輯或雜抄各種古籍的有關資料,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編排列於從屬類目之下,以供人們查閱的工具書。
類書,“以雜見稱”為其特點。所收內容往往是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旁及社會生活、科學技術、文化知識,舉凡人間的學問,世上的知識,以類相從,無所不收,是具有百科全書性質的古典文獻。
政書是輯錄文獻中的典章制資料,分門別類地加以編排和敘述,以便查考的工具書。簡言之,政書就是專門記載歷代或一代典章制度的專書。涉及的內容範圍很廣,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以及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都包羅在內。 最早創製政書這種體裁的是唐代的劉秩,他收錄了大量典章制度資料,編成《政典》,該書於唐玄宗開元(713~741年)末編成。
政書按其收錄典章制度的時代範圍,可分為兩大類,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通古今”的,即所謂“九通”十通”。
一類是斷代性質的,即所謂“會要”和“會典”。
叢書又稱叢刻,叢刊,叢編,匯刻,合刻,是編輯根據一定的目的,匯刻有關的著作並冠以總名的一種著作集。叢書所收的著作,多的有幾千種,少的只有寥寥數種。對叢書來說,這些被收入的著作,稱為叢書的子目。
以“叢書”命名的圖書,最早的是唐朝陸龜蒙的《笠澤從書》,但該書不是匯刻群書的叢書.只是作者的詩賦雜文集。真正的匯刻叢書始於五代馮道倡議校刻的《九經》(又稱《監本九經》),這是類編叢書.彙編叢書,一般變為以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俞鼎孫、俞經輯抄的《儒學警語》為最早。該書彙輯了有關“舉子之事業,人事之勸懲”的七種著作,是中國第一部綜合性的叢書。
叢書種類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綜合性和專科性兩大類.《中國叢書綜錄》分為“彙編”和“類編”。“彙編”下分雜纂、輯佚、郡邑、獨撰五目,“類編”下分經、史、子、集四目。
筆記指中國古代著作者隨記錄的短篇文獻,並將這些短篇文獻匯集成冊出版的圖書,也叫筆談,或隨筆。筆記所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包括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於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筆記起始於先秦,魏晉南北朝有了較大的發展,當時的志怪體筆記較多,例如晉代張華的《博物志》和乾寶的《搜神記》。南朝的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軼事筆記的代表作。到了唐朝,筆記便“演志怪為傳奇,變軼事為雜錄”,例如《酉陽雜俎》。宋元以後,筆記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數量猛增,題材擴大。
表譜指按照事物類別或系統編制的反映時間和歷史概念的表冊性參考工具書、是歷表、年表等歷史表譜的總稱。 表譜能幫助人們考查和換算不同曆法,年,月,日,能使讀者系統地了解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發展和演變的情況,有助於對中外歷史進行橫向比較研究。
表譜分為年表和表譜兩種。
地方志是指記述某一個行政區域的自然和社會各方面情況的圖書,也稱方誌。這種書的內容非常廣泛,一般包括行政建制、沿革、疆域、山川、津梁、名勝、資源、物產、天文、氣候、災害、人物、文化、教育、科技、體育、民族、民俗等各個方面,反映了不同階段的社會歷史生活狀況和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等的發展狀況,對於中國的經濟、文化、科技建設和學術研究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中國的地方志最早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根據《周禮·春官》一書記載,周代曾經設有“外史”這一職務,負責“掌四方之志”。方誌導源於我國古代記載地理知識的《山海經》和《尚書·禹貢》等。
按體例分類
1、書名與作者
①古書多無書名
古人著書,或敘事抒情,或論辯說理,都是動情於中,而形於言,往往是先寫作而後命題,並不是先命題而後寫作。據《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漢高祖劉邦初定天下,曾指示陸賈為他寫一部歷史故事書,陸賈寫了二十篇,劉邦看了很高興,認為書中故事都是聞所未聞的新鮮話,所以起名為《新語》。由此可知,陸賈在寫作前並未擬定書名。
古書不題書名,是常有的。現在所知的古書之名,大多數是後人追加的。
②關於古書的命名:
以著作開頭二字為書名者。如漢代史游所著識字課本《急就篇》,開篇云:“急就奇觚與眾異,羅列諸物名姓字,分別部居不雜廁。”就是用“急就”二字作為書名。
公羊傳校本
以作者姓氏或稱號為書名者。如春秋三傳:《左氏傳》,左丘明撰;《公羊傳》,公羊高撰;《穀梁傳》,穀梁喜撰。 以概括內容命名者。如春秋時魯國史書稱《春秋》,就是以一年四季的春秋二字來概括一年,用以表示為一種按年紀事的編年史。
以寓意命名者。如韓非子的《五蠹》、《孤憤》、《說難》等篇,屈原的《離騷》。
先秦典籍,往往不提作者姓名,一部《詩經》,三百餘篇中除極少數可以考見作者姓名外,絕大部分是無名氏的作品。先秦諸子著作,題為某子,但並非他們自己的手筆,不少是出於門生、弟子、賓客及其子孫後代之手。
漢代以後,典籍作者署名逐漸增多,而標法不一,或標姓名,或標字號,或名號同時標出,或用自號而不用名,或帶作者籍貫、官銜職務等等,如南宋詞人張炎,號玉田,原籍天水,他的詞集《山中白雲》題為“西秦(指天水)玉田生張炎叔夏”。又如《資治通鑑》標示:“端明殿學士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朝散諫議大夫充集賢殿修撰、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上柱國、河內郡開國候、食邑一千八百戶、賜紫金魚袋臣司馬光奉敕編集。”
2、古書篇名與序傳
古書篇題列於正文之後
古人編書的體例,常與後人不同。小篇及章的目錄,一般都放在一篇或一章之末。例如《荀子》書中有一《賦篇》,包括《禮》、《知》、《雲》、《蠶》、《箴》五篇賦,每一賦的末了都把所賦的物名說出,並把這物名重疊一遍,這種重疊,決不是多餘的重複。這禮、知、雲、蠶、箴五個字,就是這五篇賦的題目,而且都題寫在每篇之末。長沙馬王堆漢墓土的帛書《老子》卷前4種佚書,題目都是在一篇或一章之後的。
把古書目錄放在卷首,大概都是雕版印刷術盛行以後的事,書籍套用日廣,篇題置於全書之末,翻檢不便,於是很自然地出現了這樣的變化。
古書序傳常置全書之末
了解一部書的內容主旨、篇目體例以及成書經過等,最好先讀它的序文。古書往往有序文(統稱為序傳)。《史記》的《太史公自序》就是典型的序傳,它總結作者自己的世系,敘述著書的經過,考證學術源流,還給每篇的述作大意逐篇作了提要。
現代編印的書籍,序文均列於卷首,而古書的序傳,則均列於一書之末。例如上列《史記》的《太史公自序》,又《淮南子》的《要略》,《漢書》的《敘傳》,許慎的《說文解字敘》,梁劉勰《文心雕龍》的《序志》等。
3、古代“篇”與“卷”的含義
古代文獻的著錄,都以篇、卷為計,從劉向《別錄》、劉歆《七略》開始就已如此。
木簡
中國古代用竹、木簡寫書,編簡成策(冊),通常一策就是一編(篇)。故稱之為“篇”。在竹、木簡盛行的同時,也用縑帛寫書,並以“卷”計。因此,對於“篇”“卷”兩個詞語的解釋,一般認為:“篇”批量竹簡、簡冊,後來用以指有首有尾完整的文章,也用來指稱成著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如《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作《孟子》七篇”。“卷”指寫在縑帛上的卷子,後用以指全書的一部分,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一》:“凡書,唐以前皆為捲軸,蓋今所謂一卷,即古之一軸。”
按體式分類
由於文獻載體的變遷,書寫、契刻、印刷的不同以及裝訂技術水平的進步,對於文獻的編綴、卷折、包背和裝訂,先後產生過幾種不同的體式:(1)簡策體式(竹木簡的編簡);(2)捲軸體式(縑帛和紙書的捲軸裝以及紙書向冊頁過渡的鏇風裝);(3)摺疊體式(梵夾裝、經折裝);(4)冊頁體式(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等)。當代以紙為載體的文獻資料,除少數複印的古籍偶爾沿用線裝外,大都採用平裝、精裝。
文獻校勘
總述
通過一書的不同版本(包括唐以前的寫本、簡冊和唐以後的抄本、稿本等)和他書的有關記載,以及一書前後有關文字的核對,發現並儘可能地清除這部書在流傳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字訛誤、衍脫、倒置、重文、錯簡及其他諸類問題,以恢復古籍的本來面目,以及指出有關記載的疑似問題。
校勘與校讎的區別
校讎是簡冊時代校書的一個環節,劉向所下的定義是:“一人讀書,校其上下,得其謬誤為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曰讎”。所謂“校讎”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對校,也即版本校。由於那時簡冊笨重,這一工作通常由兩個人來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義較“校讎”寬泛了很多,除對校外,還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
校勘與校對的區別:校對是出版的一個環節,它的唯一任務就是: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絕對一致。因此,校對基本上是一項機械性工作。有時為保障正確率,校對者甚至從文章末尾倒著校,使校對者讀不成句子,以保證一個字一個標點的與原稿進行核對。校對雖然也是“對”,也是“核查”,很象“一人持本,一人讀書”的校勘,但校對是單向的,必須忠實於原稿,因此,與作為學術工作的校勘有明顯的不同。
校勘的功用
1、校勘有助於古籍整理:
古籍整理主要包括校勘、標點、注釋、翻譯、彙編等九個方面的工作。校勘除了本身就是古籍整理的一項重要工作以外,還是其他八項古籍整理工作的先導。因為,這八項工作都需要有一個文字正確無誤的底本。如果不先做好校勘工作而以誤本為底本,從而誤解誤釋,不僅勞而無功,甚至得不償失。
2、校勘有助於古籍研究:
對於某種古籍進行研究,首先應該有一個正確無誤的底本。
3、校勘有助於疏通文字詞義:(1)祛疑。看到文字錯誤難以疏通之處,謬妄者往往穿鑿附會,望文生義,哄了自己也誤了別人。(2)顯真。有些文字雖是錯的,但意義沒有太大的變化。碰到這種情況,校勘同樣必要。(3)明微。有些語詞的含義,看上去簡單易懂,而真要弄懂並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4)欣賞。文字作品中,往往一字之差,就會影響到作品的韻味,埋沒作者經營的苦心。
招生院校及重點學科
目前,全國重點院校以及師範類院校大多開設有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生課程,如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四川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大學、西北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山東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河南大學、河北大學、南開大學、福建師範大學、中山大學、鄭州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
目前,僅有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河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等不多的院校,開設了中國古典文獻學本科課程。
目前,擁有中國古典文獻學國家級重點學科的院校有:浙江大學、四川大學、北京大學等。
研究方向
1.敦煌文獻研究:包括敦煌文獻的全面整理與研究、漢語俗字研究、佛經文獻研究。2.出土文獻研究:甲骨文、金文、簡帛等出土文獻及其古文字的整理與研究。
3.傳世文獻研究:傳統的古籍整理與研究,包括文學文獻與國小文獻。
4.浙東文獻研究:浙東學派各學者所留存文獻、婺州地方文獻及浙東歷史文化的整理與研究。
入門必讀書籍
張之洞等《書目答問補正》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文獻學論著輯要》
張三夕《中國古典文獻學》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
孫欽善《中國古文獻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史》、《中國古典文獻學史簡編》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
錢基博《版本通義》
黃永年《古籍版本學》
嚴佐之《古籍版本學概論》
李致忠《古書版本學概論》、《古籍版本學500問》
程千帆等《校讎廣義》(版本編、目錄編、校勘編、典藏編)
陳垣《校勘學釋例》
陳正宏等《古籍印本鑑定概說》
王力《古代漢語》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
方一新《訓詁學概論》
唐作藩《音韻學教程》
孫欽善等《中國古文獻學文選》
書籍介紹
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古典文獻學
作者:牟玉亭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ISBN :7801907248
出版時間:2005-08-01
作者簡介
牟玉亭,女,1954年11月生,吉林省長春人。
深圳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牟玉亭
中共黨員,深圳大學師範學院對外漢語教育系教授,兼任系主任,深圳大學國語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1983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留校任教,1996年調入深圳大學師範學院中文系任教。先後為研究生、本科生講授課程:《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漢語》、《文史哲通論》、《詩經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寫作》、《說文解字》等。2001年被評為深圳市優秀教師。長期從事古代文化及古代文學研究,為全國楚辭協會會員、全國詩經協會會員。先後出版專著《佛教文化》、參編《古籍知識手冊》(在國內和台灣出版)、全國高校教材《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全國素質教材《中國古代文學》(獲全國素質教材二等獎)。在全國核心期刊《文學遺產》、《中國社會科學戰線》、《文史論叢》、《河北師大學刊》、《文史雜誌》、《古籍整理研究》、《語文周報》等刊物發表論文數十篇,其中《中國詩經研究50年》在日本譯成日文發表,《蕭氏父子與劉勰的楚辭觀》在香港國際詩經研討會宣講,發表後被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是孔子所刪、漢代毛亨所傳。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是孔子所刪、漢代毛亨所傳。
《山海經》是我國最早富有神話傳說的一部地理志,作者無法考究。
《穆天子傳》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小說,作者無法考究。
《呂氏春秋》是我國哲理散文最早的總集,是秦國宰相呂不韋及其門客所著。
《新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政論文總集,作者是西漢傑出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賈誼。
《世說新語》是我國最早的筆記體小說集,作者是南北朝宋的著名文學家劉義慶。
《搜神記》是我國第一部最早的志怪小說,作者是東晉文學家、史學家乾寶。
《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作者據《史記》記載是左丘明,據考證是後人偽托。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作者是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
《資治通鑑》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作者是北宋史學家司馬光。
《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詩,作者是三國著名的詩人魏文帝曹丕。
《孔雀東南飛》是我國第一首優秀的長篇敘事詩,作者無法考究。
《離騷》是我國第一首優秀的長篇抒情詩,作者是戰國時楚國的偉大詩人屈原。
《論語》是我國第一部語錄體散文,作者是孔丘的弟子及再傳弟子。
《春秋》是我國第一部私人編撰的史書,作者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作者是東漢文學家、史學家班固。
《文心雕龍》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學批評專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
《詩品》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品評詩歌的專著,作者是南北朝梁代文學理論批評家鍾嶸。
《文選》(《昭明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文章總集,作者是南北朝梁代的蕭統。
《老子》(《大乘起信論》)是我國最早的典籍外文譯本,譯者是唐代僧人、佛教學家、翻譯家、旅行家玄奘(法號),原名陳禕。
《徐霞客遊記》是我國一部價值最高的遊記體地理學著作,作者是明代傑出的旅行家、地理學家、散文家徐弘祖。
簡介
古典文獻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本教材力圖強調實踐性,希望同學們能在學習本課程時,了解大量的實際例證,增加對古典文獻整理與研究的感性認識。除了思考題外,我們還設計了練習題,思考題與練習題都用繁體字,以便孥高大家對古典文獻的認知能力以及對各種問題的處理能力。練習題可以在課堂上討論,也可以在課後做。我們建議教師應事先熟悉這些練習題,還可以根據旦己的教學需要增加一些相關的練習題。那些有興趣有餘力的同學(包括一些碩士生)還可以按照“進一步閱讀文獻”所提供的線索自學,進而拓展和加深有關方面的知識。自學也是一種實踐,大學教育最根本的特性之一,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古典文獻學是一門很古老的學問,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的劉向、劉歆父於。但隨著時代的變化,尤其是科技的現代化,這門古老的學問也要“與時俱進”。當今人類社會已進入一個電子計算機和網際網路無所不在的時代,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古典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已經或正在發生一些重大變化,本教材應適當地反映這些時代變化。我們除了在第一章講授電子文獻的載體形式和有關問題外,還在第九章專門講授電子文獻的檢索,介紹《四庫全書全文檢索系統》等電子文獻全文檢索系統。同學們通過上機上網操作,可以大大提高對古典文獻的檢索和利用。這就是本教材所強調的時代性。
目錄
自序/1
第一章載體/1
第一節甲骨/1
第二節金石/3
第三節簡牘/7
第四節縑帛/10
第五節紙張/11
第六節膠片與磁帶/12
第二章體式/14
第一節簡策體式/14
第二節捲軸體式/15
第三節摺疊體式/17
第四節冊頁體式/18
第三章體裁/21
第一節文獻內容方面的體裁/21
第二節編纂形式的體裁/23
第四章體例/30
第一節作者/30
第二節書名/33
第三節篇章/35
第四節附益/40
第五章目錄/43
第一節目錄的功用/43
第二節目錄的體制/50
第三節目錄的分類/56
第四節文學類目錄/66
第六章版本/70
第一節版本的功用/70
第二節版本的類型/77
第三節版本的鑑別/113
第四節善本的標準/136
第七章校勘/141
第一節校勘的對象/141
第二節校勘的依據/148
第三節校勘的方法/158
第四節校記的撰寫/174
第八章辨偽/180
第一節偽書產生的原因和種類/181
第二節辨偽的歷史/188
第三節辨別偽書與考證年代的方法/197
第四節辨偽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207
第九章輯佚/211
第一節古籍散佚和輯佚/211
第二節輯佚依據/218
第三節輯佚方法/227
第十章常用工具書舉要/238
第一節查文字/238
第二節查詞語/245
第三節查語句/254
第四節查事物/259
第五節查圖書/264
第六節查論文/272
第七節查人物/279
第八節查地域/285
第九節查年代/287
第十節工具書之工具書舉要/291
參考文獻/293完結
目錄
導論
第一節 “文獻”與“古典文獻學”
一、文獻
二、古典文獻學
第二節 古典文獻學的知識範圍與功用
一、目錄、版本與校勘
二、辨偽、輯佚、標點、注釋、翻譯、檢索與出土文獻.
第三節 中國古典文獻學發展概況
一、先秦兩漢古典文獻學
二、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古典文獻學
三、宋遼金元古典文獻學
四、明清及近代古典文獻學
五、結語:中國古典文獻學發展的分期和時代性
第一章 古典文獻的載體與類型
第一節 古典文獻的載體形式
一、甲骨
二、金石
三、竹木
四、縑帛
五、紙張
六、電子
第二節 古典文獻的傳抄方式
一、從口頭傳說到書面傳抄
二、古典文獻傳抄的時代性
第三節 古典文獻的類型
一、總集
二、別集
三、單行文獻
四、叢書
五、工具書
關鍵字
思考題
練習題
進一步閱讀文獻
第二章 古典文獻的目錄
第一節 目錄與目錄學
一、目錄的定義
二、一書目錄與群書目錄
三、“目錄”一詞的異名
四、“目錄學”的名義
五、目錄學的興起與發展
第二節 古代目錄的基本結構
一、書名
二、敘錄(解題、提要)
三、類序
第三節 古代目錄的分類沿革
一、《七略》創始的“六分法”
二、《七志》與《七錄》的“七分法”
三、由《中經》到《隋書?經籍志》:“四分法”的確立
四、經史子集四部概述
五、不守四部成規的其他分類法
第四節 古代目錄書的類別
一、國家圖書目錄(官修書目)
二、史志目錄(附國史藝文志、補史志)
三、私家目錄
四、叢書目錄
五、其他目錄
第五節 目錄在學術研究中的作用
……
第三章 古典文獻的版本
第四章 古典文獻的校勘
第五章 古典文獻的辨偽
第六章 古典文獻的輯佚
第七章 古典文獻的標點
第八章 古典文獻的註譯
第九章 古典文獻的檢索
第十章 出土文獻的整理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版後記
編輯推薦
《中國古典文獻學》由嶽麓書社出版。
文摘
第一章 古典文獻導論
第一節 豐富多采的各族古典文獻
(1)文獻綜述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內容豐富的歷史。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社會就已跨進了文明的歷史;二千年前的中國就已形成為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長期以來,我國各族人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化。浩如煙海的古典文獻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獻”一詞最早見於《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這裡的“文獻”,據朱熹的解釋,包括歷朝的檔案和當時賢者的學識。宋末元初史學家馬端臨,繼杜佑之後,寫成一部“典章經制”的專著,曾以“文獻”二字自名其著作為《文獻通考》。他在本書自序中指出:“凡敘事,則本之經史而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證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凡論事,則先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紀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這裡明顯地表明本書取材來源有二,一是書本記載,一是人們口傳議論。
後記
業師吳楓先生原名吳春成,生於1926年9月1日,卒於2001年3月22日。生前曾擔任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副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歷任中國唐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武則天研究會理事長、國家教委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吉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先生性格豁達,正直爽朗,待人寬厚,追求真理,淡泊名利,勇於進取和開拓。1958年,先生被錯劃為“資產階級右派分子”,被迫離開大學講壇和學術研究達20年之久,累積的資料卡片和未發表的文稿全被抄走並散失。
序言
三十年來,我在中國古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中,接觸了大量的古籍文獻,並積累一些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同時對古文獻產生了濃厚興趣,感到有必要寫一部小書,希望以此引起文史學界開創新領域,深入研究古文獻,積極培養這方面的專業人材,以適應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需要。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個人願望未能實現,內心深感遺憾!粉碎“四人幫”以後,寫作這部小書有了良好的社會條件。1978年9月,因指導進修教師工作需要,根據手邊現有資料,寫出一份講授提要,向青年教師介紹有關古文獻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