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信息
作者:曹婉如、鄭錫煌、黃勝璋
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12月1日)
外文書名: An Atlas Of Ancient Maps In China
精裝: 18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8, 16開
ISBN: 7501009546
內容簡介
蒐集、整理、彙編古文獻,雖不是創造性的文化建設工作,但對文化保存、傳布所作出的貢獻是很大的,可以說不下於,有時甚至有過於創作者。
《漢書·地理志》和《水經注》是兩種具有重大價值的中國古代地理名著,中國文化寶庫中能擁有這兩部名著,當然得歸功於班固和酈道元,但班、酈二人的貢獻,主要不在於二人自己的撰述,而在於他們把許多有價值的原始地理著作搜羅彙編在一起,從而使這些寶貴資料不至於散佚失傳,得以傳諸後世以至於今,要是沒有班、酈,這么許多價值很高而篇幅短小的原始作品,就不可能流傳下來。
書籍目錄
北京的演進與北京城地圖
乾隆十三排圖定量分析
蔣友仁繪坤興全圖
關於清代的京杭運河地圖
對乾隆姑蘇城圖的一些探索
海國圖志對中國古代地圖發展的貢獻
論清人編繪的中國歷史地圖集
馬征麟長江圖研究
清蘇城全圖初探三幅重慶府治全圖的比較
楊守敬水經注圖考釋
清彩繪柳邊圖考略
論文英文提要
中國地圖學史大事記(清代)
後記
本書序言
蒐集、整理、彙編古文獻,雖不是創造性的文化建設工作,但對文化保存、傳布所作出的貢獻是很大的,可以說不下於,有時甚至有過於創作者。
最顯著的例子是:作為中國上古文化的瑰寶《五經》,不論它們與周公、孔子有沒有,有多大的關係,總之全是古代相傳某一門類文獻的彙編或整理本,而不是出於一時一人之手的創作。《易》是古人占卜之辭和解釋這些辭的作品。《禮》是古人記載下來的關於禮儀典章的條文和論述。這兩種文書都是到西漢時才被匯集寫定成書,以後遂傳習不絕。春秋時許多國家都有以“春秋”為名的編年史書,周、晉、燕、齊、宋等國的“春秋”都未能傳諸後世,惟獨魯國史官所記魯《春秋》傳了下來,這多半是由於經過孔子的筆削整理,因而被後世儒者尊為經典之故。我們更不能構想要是沒有人把幾十篇商周至春秋戰國的檔案匯集為一部《書》,沒有人把三百零五篇周初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匯集為一部《詩》,這些詩、文能以散篇的形式一直流傳下來。整理彙編的功績之巨大,於茲可見。
《漢書·地理志》和《水經注》是兩種具有重大價值的中國古代地理名著。中國文化寶庫中能擁有這兩部名著,當然得歸功於班固和酈道元。但班、酈二人的貢獻,主要不在於二人自己的撰述,而在於他們把許多有價值的原始地理著作搜羅彙編在一起,從而使這些寶貴資料不至於散佚失傳,得以傳諸後世以至於今。要是沒有班、酈,這么許多價值很高而篇幅短小的原始作品,就不可能流傳下來。
本書後記
編撰《中國古代地圖集》是1983年由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提出並組織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圖書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等單位協作,同時得到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文化部、外交部、國家檔案局以及全國各有關博物館、圖書館、檔案館的大力支持,始得對我國現存的古代地圖進行一次普查,在普查的基礎上進一步遴選。1986年和1992年又兩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此項課題才得以按計畫順利完成。地圖集的編委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北京圖書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國家文物局、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國家檔案局、文物出版社、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遼寧省博物館、大連市旅順博物館、陝西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圖書館、蘇州市碑刻博物館、浙江省圖書館、湖南省博物館、湖南省圖書館、四川省博物館和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中國古代地圖集》第一卷選收戰國至元代的地圖,第二卷選收明代的地圖,已分別於1990年和工99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第三卷選收清代的地圖,將於近期出版。本卷所收清代的地圖,主要由曹婉如、鄭錫煌和汪前進提出圖目,經編審組討論補充修訂後,按圖目收集地圖,再經編審組擴大會議討論選定。在收集和撰寫圖版說明的過程中又根據具體情況對所選地圖有某些增刪。
對本卷每種地圖撰寫的圖版說明和對部分地圖撰寫的論文,由編審組分工審閱,作者或再進行修改,最後由曹婉如統纂。論文順序按地圖時間先後排列。本卷編審組成員是:曹婉如、鄭錫煌、黃盛璋、鈕仲勛、任金城、秦國經和汪前進。在本卷編撰工作的後期,協助編審組工作的有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姜麗蓉、副研究員艾素珍和助理研究員張九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