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創新指數報告(2018)

中國區域創新指數報告(2018)

2018年12月29日,《中國區域創新指數報告(2018)》(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學術報告廳舉行。該發布會由四川[四川省簡稱]省社會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辦,由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和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研究所承辦。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李後強,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主任張志強研究員致辭。在成果發布會上,四川省社科院區域經濟成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秘書長廖祖君研究員發布了年度創新研究成果,並對報告作說明。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研究中心區域發展諮詢部主任肖國華研究員對指數發布作專題報告。

基本信息

簡介

《報告》以“重整行裝再出發邁入創新新時代”為年度主題,點明“創新”已成為影響當今中國發展的關鍵字,躍升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源動力”,且發展動能以遠超人類預期之勢迅速顯現。總體來看,政府市場各司其職,創新版圖整合重塑,創新體系愈加完善,區域創新格局的大鵬展翅之勢已現。《報告》顯示,年度創新綜合指數排名前30位的創新元,排名前10位的分別是:深圳、廣州、蘇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武漢寧波無錫。從分地區來看,區域創新呈現“東部領先、中部跟隨、東北和西部緊追”的格局。

據介紹,《報告》連續第四年將全國286個“創新元”作為區域創新評價的邏輯起點與觀察載體,從回答創新元是否做好迎接高質量創新新時代準備來看,呈現如下特徵:一是立“精”保“質”,即對高質量創新的呈現,要求兼顧精準與質量。理論方法力求精益求精,數據採集力求精益求精,在收集各類年鑑、統計公報、政府工作報告的基礎上,依託中國科學院成都文獻情報中心,嘗試在區域創新評價中採用了大數據抓取技術,採集到更加客觀精準、更富說服力的數據。二是立“靜”融“動”,即對高質量創新的呈現,要求兼顧靜態與動態,特別注重以創新結果的靜態截面數據,探尋、提煉以“創新元”為單元的區域創新動態演進新規律、新特徵。三是立“經”達“理”,即對高質量創新的呈現,要求兼顧理論與現實。以“創新元”為對象進行區域創新水平評價,通聯呈現區域創新巨觀政策環境與微觀鮮活、生動經驗之間的互動關聯,釐清區域創新合作、協同發展過經過脈之現實規律,並歸納推演試圖使其升華成為我國區域創新理論的補充。

《報告》認為,創新時代創新結構“質化”呈五大轉變:一是增長結構從線性發展到指數變化,物聯網、大數據以及人工智慧三大技術之間的合作加快發生,創新成果和創新產品呈指數化增長,深刻影響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二是源力結構從政府推動到市場導航,區域創新的源動力轉變為市場,由區域市場訴求“倒逼”區域創新行為,引導區域創新活動。三是空間結構從城鄉相望到市村互動,打破以往城鄉區隔的特徵,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帶動下,鄉村文化創意產業、“網際網路+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湧現,鄉村社會創新機制正在完善,尤其是在社會創新、文化創新等領域與城市之間互動頻繁,初步形成了的市村互動、互補、互促的“全閉環式”創新發展格局。四是網路結構從梯度發展到乾支聯動。儘管區域創新在區域間呈現梯度發展之不平衡狀,但東部、中部、西部已基本形成“乾支聯動”、協調前行之創新發展格局。五是體系結構從科技孤島到體系通暢。創新各要素之間的科技孤島,通過政企社之間的主體角色歸位與創新互動機制建設,已經打破並形成通暢體系。

《報告》認為,中國區域創新呈現五大特徵:一是空間現“大鵬展翅”格局。從286個創新元的創新活動來看,我國區域創新活動越來越明顯集聚在一些特定的區域。報告將排名前30名的創新元定義為引領型創新元,從其空間分布來看,我國區域創新呈現出以東部沿海6省為翼,中西部6省為脊,青海、西藏和新疆為尾的“大鵬展翅”型創新格局。二是趨勢成“創新共同體”引領。區域協同創新能夠促使創新資源和要素在區域內自由流動,突破創新區域行政分割的壁壘,激發區域內創新主體的創造性,產生“1+1>2”的協同效應。三是要義揚“知識創造”優勢。自主創新是引領一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支撐,而知識創造是自主創新的核心,是我國由跟隨型創新向引領型創新轉變的關鍵。四是焦點補“生態效應”短板。創新驅動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力,有效推動了勞動生產率、人均收入等方面的提升,但在推動生態環境改善方面效果仍不明顯,沒能較好體現出對資源節約、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等綠色發展的促進作用。數據和研究表明,區域創新活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推動作用不足,生態效應發揮將成為未來區域創新活動的焦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