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簡介
中國的企業報誕生於中國近代大工業生產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初見於20世紀初的外商企業,1906年,英美菸草公司在上海創辦的《北清煙報》、沙俄中東鐵路局在哈爾濱創辦的《遠東報》,是中國最早出現的一批企業報紙。 中華民國成立後, 民族資本家陸續在企業中辦報, 著名的有天津國貨售品所的 《售品所半月報》(1915)、上海聯益貿易公司的 《聯益之友》 (1925)等。官僚資本家也在鐵路、礦山、軍需工廠等企業中出版報刊,指導經營和對職工進行宣傳。抗日戰爭時期和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主根據地和解放區的兵工廠中辦有少量企業報,著名的有膠東兵工總廠於1944年創辦的鉛印《工人生活報》 (後改名《勤建報》、《兵工報》)。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企業報在大、中型企業中大量湧現,1949年有40多家,1966年達 500多家。多數由企業內的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宣傳部門主辦。“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企業報停刊。1978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才得以恢復和發展。到1988年底已超過1000家,分布在除西藏外的各省 (市)、自治區(不包括台灣、 香港、澳門)。其中,機械工業系統企業報的數量最多,占企業報總數的50%以上;鐵路系統辦報最普遍;遼寧省的企業報達70家,居各省之首。專職的企業報辦報人員全國共有6000名左右。
報刊內容
報紙刊期分旬刊、周刊、周2刊、周3刊、日刊等,還有少數不定期刊。各報發行量由幾百份至幾萬份不等,期發行總量逾 100萬份。一般免費發行到班組。部分企業報公開發行。這些企業報的任務是:
①指導工作。主要結合企業計畫實施的全過程,進行思想教育,表揚先進、批評後進,組織勞動競賽等項工作。
②溝通情況。綜合報導企業內的科技、生產、質量、銷售、安全、 職工教育、 後勤福利、政治活動、思想動態等方面的情況,以及與本企業有關的經濟、政治等方面的信息。
③反映輿論。開闢“合理化建議”“集思廣益”“職工論壇”“民眾呼聲”等類欄目,反映職工民眾的意見和建議。
④傳播知識。開闢各種副刊、專欄,傳播文化和有關的科技知識,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和專業技能,活躍職工和家屬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