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49年2月,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隸屬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轄第82師,第83師,第84師。同年底,駐防福建前線,執行剿匪等任務。1952年5月,第28軍(駐莆田)歸福建軍區領導。1969年11月20日調山西侯馬。1985年調大同,第84師撤銷。1998年第28集團軍撤消,所屬步兵第82旅改歸第63集團軍建制。第83師1999年改編為山西省陸軍預備役第83師。
來歷
28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該縱是由山東渤海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轄82師、83師、84師。
82師
82師的前身是渤海軍區的第二個7師,47年1月下旬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第28師,49年2月改編為第3野戰軍第28軍第82師,該師作風頑強,長於防禦作戰,戰鬥力較強是軍主力師。
244團的前身是山東壽光縣抗日武裝改編的壽光縣獨立營,40年1月改建為壽光獨立團,同年底編為山東縱隊第3旅第9團,43年3月該團1營改編為清河軍區特務營,其餘部隊與清東獨立團合編為新的清東獨立團,44年2月清河、冀魯邊兩軍區合併為渤海軍區,該營仍為軍區特務營,45年2月軍區組建一3000人的新兵教導團,同年9月特務營與新兵教導團合編為軍區特務1團,46年7月編入軍區重新組建的第7師為第1團,47年1月下旬編入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28師為82團,49年2月編入第3野戰軍28軍82師為244團。該團作風勇猛、戰鬥力強是軍、師主力團。在金門戰鬥中該團英勇作戰登島部隊無人生還。
245團前身是45年秋由渤海5分區地方武裝組建的警7旅14團,46年11月編入渤海11師仍為14團,47年1月下旬編入10縱28師為83團,49年2月編入28軍82師為245團,該團戰鬥力較強是師主力團。
246團的前身是47年1月組建的渤海第4分區警備團,47年1月下旬編入10縱為縱隊特務團,49年2月編入28軍82師為246團。金門戰鬥中該團損失兩個連。
83師
83師前身是渤海軍區第11師,47年1月下旬改編為10縱29師,49年2月改編為28軍83師。該師戰鬥力較強是軍主力師。
247團前身是45年9月由渤海4、5、6分區武裝合編的軍區特務2團,46年7月編入渤海7師為2團,47年1月下旬編入10縱29師為85團,49年2月編入28軍83師為247團。該團戰鬥力較強是軍、師主力團。
248團的前身是以冀魯邊軍區教6旅16團部分部隊為基礎組建的3分區基幹團,44年2月改稱渤海3分區基幹團,45年9月軍區主力赴東北後,渤海1、3分區合併為1分區,5、6分區合併為3分區,該團改稱1分區基幹團,不久編入警8旅為17團,46年11月編入渤海11師仍為17團,47年1月下旬編入10縱29師為87團,49年2月編入28軍83師為248團。該團是有115師教6旅基礎的老部隊,是冀魯邊唯一留在山東的分區基幹團,戰鬥力較強與244團、247團同為當時渤海軍區的三大主力團,亦是軍、師主力團。
249團前身是47年4月組建的渤海3分區14團,濟南戰役前與10縱一起行動,48年10月編入10縱30師為89團,49年2月編入28軍83師為249團。
84師
84師前身是48年10月在渤海軍區組建的10縱30師,49年2月改編為28軍84師,該師雖是新建師,可所轄部隊較老故較有戰鬥力。
250團前身是以山東縱隊三支隊基幹3營為基礎,與清西地方武裝組建的山東縱隊第3旅8團,43年3月改編為清西獨立團,44年2月為渤海6分區基幹團,45年9月編入警7旅為13團,46年7月編入渤海7師為3團,47年1月下旬編入10縱28師為84團,49年2月編入28軍84師為250團。該團基礎較老,是清河唯一留下的分區基幹團,戰鬥力較強是師主力團。
251團前身是45年9月由渤海2分區武裝組建的警6旅11團,46年11月編入渤海11師仍為11團,47年1月下旬編入10縱29師為86團,49年2月編入28軍84師為251團。該團是115師曾國華支隊開闢的冀魯邊2分區部隊,戰鬥基礎好,有較強戰鬥力是師主力團。在金門戰鬥中該團勇猛衝殺浴血奮戰三天,損失極大登島部隊無一人生還。
252團前身是47年4月組建的渤海2分區13團,48年10月編入10縱30師為88團,49年2月編入28軍84師為252團。
戰役
28軍部隊幾乎全部是由渤海軍區地方部隊組建的,軍區絕大多數主力去了東北,可該軍經過努力整訓使部隊成為英勇的渤海雄師,以擅長防禦成為華野的主力,較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戰鬥任務,得到了華野首長的認可。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集團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該縱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山東軍區所屬渤海軍區部分部隊發展而來的。
抗日戰爭勝利後,山東軍區所屬渤海軍區的主力部隊大部分挺進東北,渤海軍區即將留下的部隊組成6個團,即渤海軍區特務第1、第2團、警備第6旅第11團、警備第7旅第13、第14團、警備第8旅第17團。1946年6月,內戰全面爆發。7月。為適應解放戰爭形勢需要,渤海軍區以特務第1、第2團和警7旅第13團,組成山東解放軍第7師,在膠濟路參加自衛反擊作戰,取得濟陽、鄒平、齊東等戰鬥的勝利。10月,華東軍區成立渤海軍區前線指揮部。11月,渤海軍區以警6旅第11團、警7旅第14團、警8旅第17團,組成山東解放軍第11師。山東解放軍第7、第11師均隸屬渤海軍區前方指揮部指揮。
1947年1月下旬,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統一整編,成立華東野戰軍。2月,渤海軍區第7、第11師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宋時輪任司令員,景曉村任政治委員,劉培善任副政治委員,趙俊任參謀長,蕭望東任政治部主任。第7、第11師依次改稱第28、第29師,同時組成縱隊特務團,共1.6萬餘人。縱隊編成後,即參加萊蕪戰役,在錦陽關及其以北阻援,保證主力殲滅國民黨軍李仙洲集團,4月下旬,配合兄弟部隊發起泰安戰役,殲滅國民黨軍整編第72師主力,俘師長楊文泉以下1.1萬餘人。5月,參加孟良崮戰役,於萊蕪以北地區阻援,保證主力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74師。6月底後,奉命參加外線出擊,攻克津浦線之大萬德、界首,接著在魯西南地區進行了梁山阻擊戰,和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各部一起,掩護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進軍大別山。9月至11月,參加沙土集戰役和隴海路破擊作戰。12月,劉培善任政治委員。
1948年1月,在成武、曹縣地區進行新式整軍運動。2月,改歸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越過隴海路,挺進豫皖蘇邊區作戰。3月,攻占安徽省太和、渦陽等地。4月,進至平漢路南段作戰,解放河南省汝南、駐馬店、確山等城鎮。5月,參加宛西戰役,攻占河南省鄧縣,解放湖北省老河口,隨後又參加宛東戰役,殲國民黨軍4200餘人。6月,華東野戰軍主力發起開封戰役,該縱隊奉命歸建華東野戰軍,由平漢路東進至上蔡地區,參加阻擊國民黨軍胡璉兵團,為開封戰役的勝利作出了貢獻。6月下旬起,參加瞧杞戰役,於杞縣東南桃林崗,頑強阻擊5晝夜,予國民黨軍第5軍以重創,保證野戰軍主力殲滅區壽年兵團。在此期間,吳肅任參謀長,蕭望東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9月,參加濟南戰役,和兄弟部隊一起經8晝夜激戰,解放濟南,該縱隊殲國民黨軍1刀萬餘人;第85團第5連戰後被授予“濟南連”榮譽稱號。同年冬,參加淮海戰役,先在徐州以東阻援,保證主力圍殲黃百韜兵團,繼又參加合圍和聚殲杜聿明集團。
1949年1月,於蘇北漣水以第28、第29師各一部組建第30師。2月,根據中央軍委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和部隊番號的命令,第10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8軍,隸屬第三野戰軍第10兵團。朱紹清任軍長,陳美藻任政治委員,蕭鋒任副軍長,吳肅任參謀長,吳嘉民任政治部主任。第28師改稱為第82師,鍾賢文任師長,王若傑任政治委員;第29師改稱第83師,朱耀華任師長,李曼村任政治委員;第30師改稱第84師,馮鼎三任師長,王敬群任政治委員。全軍共3.4萬餘人。4月,參加渡江戰役,於江陰以西登入後,解放戚墅堰,切斷京(南京)滬路,連克宜興、長興、吳興,殲國民黨軍1.1萬餘人。5月,參加上海戰役,攻克太倉、嘉定、羅店等城鎮,協同兄弟部隊解放吳淞,殲國民黨軍8700餘人。7月,進軍福建,至10月,參加福州等戰役,解放閩清、福州和平潭、大小峪島等島嶼,該軍第247團第8連戰後被授予“大練島連”榮譽稱號。
1949年10月第28軍發起金門戰役,由於兵團、軍指揮急躁,師指揮軟弱造成解放戰爭以來我軍最大的失利。這次戰役導致全軍覆沒,這是人民解放軍戰史上僅有的一例。同年底,駐防福建前線,執行剿匪等任務。不久,張闖初任軍副政治委員,朱雲謙任參謀長,李曼村任政治部主任。
1952年5月,第28軍歸福建軍區領導。
1969年11月20日換防山西侯馬。
1985年換防山西大同,第84師撤銷。
1998年第28集團軍撤消,所屬步兵第82師改歸第63集團軍建制。第83師1999年改編為山西省陸軍預備役第83師。
人物
解放戰爭時期,第28軍在作戰中,湧現出英模單位2個營、7個連和特級戰鬥英雄之人,一級人民英雄15人,一級戰鬥英雄4人,其他英雄模範5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