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詩琳通公主(右上)卡翁達(右下) 基辛格(右中下) 村山富市(左下) 卡斯楚(右中上) 席哈克(左上)](/img/9/fc1/nBnauM3X4QjNwYDM4ADN1UjM2MTM3IzMzAjMxADMwAzMxAzLwQ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稱作“老朋友”並不意味著兩國親密無間,與中國打交道多年的美國前總統老布希也是“老朋友”,但他曾阻撓中國加入聯合國。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清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中國人處理外交關係往往從感情、關係出發,羞於談利益,而是代之以朋友的稱謂。”
老外交官周尊南則認為,好朋友並非全是外交辭令,更親切,“對方聽著也高興”。隨著中國國力上升,“一些過去不了解中國,對我們有偏見的人,都會改變態度”,甚至成為好朋友。周尊南認為“老朋友”這一概念並沒有準確的定義,原則是為中國與其所在國關係發展作出貢獻,或者個人與中國交往時間不短,對華態度友好。
比例構成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人數最多的十國](/img/9/21e/wZlBnauM3X3gzNzITN2gzM1UjM2MTM3IzMzAjMxADMwAzMxAzL4MzLx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在600餘名老朋友名單中,各國政要是比例最大的群體。“老朋友”也不局限於領導人,各行各業都有其身影。一些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同情或者支持過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外籍人士,很多是“老朋友”,比如美國記者斯諾、加拿大醫生白求恩等。在中日邦交正常化後,很多日本政界和民間人士,致力於中日友好,他們同樣稱得上“老朋友”。
高度禮遇
對於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中國政府不吝給予高度禮遇。高級領導人的會見和宴請是一種常見的款待方式。即使是導演伊文思、英國作家韓素音這樣不具行政級別的文化界好友,只要他們與中國人民的友情足夠深厚,也能夠與中國領導人聊天、吃飯。
其實,對於居住在中國的老友,每年都會有固定的機會見到國家領導人。每年年初,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都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迎春招待會,邀請在華友人參加。對於一些上了年歲的老友,祝壽也是一種維持友誼的例行方式。
人物列表
![“老朋友”被提及次數排名](/img/6/f29/nVGcq5CM0EzX4YDMzEjM1kzM1UjM2MTM3IzMzAjMxADMwAzMxAzL5M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