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游系列艦艦飛彈

中國上游系列艦艦飛彈

“上游”系列艦艦飛彈研製開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建國伊始,新中國海軍尚在襁褓之中。為了儘快鞏固國家海防,1956年10月,專門的飛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其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利用社會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1957年9月,聶榮臻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到蘇聯談判,要求蘇方對中國的飛彈事業提供援助。10月15日,雙方簽署協定,規定蘇方在1961年前向中國提供四種型號飛彈的實物及技術資料。當日,中國又派出了由當時的海軍政委蘇振華上將率領的海軍代表團赴蘇談判,要求提供飛航式飛彈。1958年2月4日,中蘇簽訂了協定,其中就包括蘇聯向中國提供542岸艦飛彈、544艦艦飛彈及1060潛地飛彈,所謂542就是蘇聯的KS一1飛航式岸艦飛彈,而544則是後來震驚世界的n-15型“冥河”式飛彈(除提供飛彈技術外,協定還包括蘇聯向中國提供629潛艇、205飛彈艇和183P魚雷艇。這就是當年著名的“三彈三艇”協定)。

上游一號

1959年12月,根據中蘇兩國簽訂的協定,蘇方開始向我國提供部分反艦飛彈的樣品和技術資料。1960年初,542型與544型飛彈樣品運抵中國,很快就在渤海灣錦西地區的23基地進行了試射打靶(之所以把試驗場選在這裡,主要是考慮渤海為內海,即使試射出現問題,飛彈也不至飛到公海去),而靶船則是前清遺留下來的一條破舊炮艦。試射的結果是:544型一切順利,但最大射程超過100千米(有效射程為70千米)的542型飛彈實際效果卻並不令人滿意。由於彈上雷達接收機和機電式控制系統精度不足,542飛彈的命中率非常低,試射中全部操作都是按蘇聯的規程指導進行的,沒有什麼差錯和問題;而從海岸陣地上發射的數枚飛彈均沒有打中過靶船,多數為近彈,僅僅是飛臨目標上空俯衝進水。當然,542飛彈重達1噸的戰鬥部仍舊顯示出了驚人的破壞力,靶船水下部分的鋼板仍舊被爆炸水壓擠壓變形。 儘管如此,542與544兩型飛彈的仿製工作依舊繼續進行著,當時考慮,隨著工作的深入,能夠將542飛彈的精度進一步提高。當時的國防部五院負責技術資料的整理、消化和逆向設計,同時派出工作隊下廠參加仿製工作。然而在1960年8、9月間,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全部蘇聯專家組陸續撤回,而實際在此前不久,蘇聯專家組的工作已經出現停滯,所有的工作都因此陷入到了停頓之中。

1961年7月,國防工業會議在北戴河召開。面對當時國家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困難局面,會議確定了“縮短戰線,任務排隊,確保重點”的方針。中央軍委決定停止仿製性能不佳的542岸艦飛彈,集中力量仿製544艦艦飛彈,由五院負責技術總抓,三機部320廠(即後來的南昌飛機製造廠)為仿製單位。當時國防工業全面調整收縮,國家要求首先生產和研製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的武器裝備,以應付邊境和台灣海峽的嚴峻局勢。在反艦飛彈的作用還不被世界完全認可的時代,倖存下來的544飛彈的仿製自然不可能成為重點,隨著這一輪國防工業的調整其仿製進度一度放緩。

上游1飛彈 上游1飛彈

1963年4月,隨著經濟情況開始好轉,544型飛彈的仿製工作亦開始加快進度。1963年10月, 320廠用蘇聯留下的零件組裝出了第一枚544飛彈模型彈,次年8月順利通過全彈靜力試驗,並於11-12月間在西北戈壁灘進行了發射試驗。在此期間,由於原來544飛彈所使用的液體燃料需要大量的糧食來提煉,考慮當時的實際情況,仿製型號轉而使用煤油作為推進劑,推進系統也相應做了改進,有效射程則由原來的35千米增至40千米。

上游1飛彈發射器 上游1飛彈發射器

1966年5-7月,544飛彈進行了陸上和海上飛行試驗。這些試驗彈的控制設備採用蘇聯產品,其他部分則為國產產品,所以稱為混合彈,有人調侃簡稱“混彈”。此時,544飛彈已被正式命名為“上游一號”艦艦飛彈。1966年11月,“上游一號”進行了海上定型試驗,試驗結果9發8中。1967年8月,“上游一號”通過了定型進入批量生產,裝備同步研製的021群1024型飛彈艇,隨後用於07型驅逐艦(即所謂的“四大金剛”)的飛彈化改裝,並裝備0l型及053H型飛彈護衛艦。

上游一號甲

由於最初的“上游一號”飛彈沿用了早期n-15的膜盒式氣壓高度表以及圓錐掃描雷達,前者的高度控制誤差很大,在飛彈飛行中常常出現嚴重的掉高度現象,而後者則存在抗電子干擾和抗海浪性能差的問題。1973年10月,南昌飛機製造廠針對這兩點缺陷,為“上游一號”換裝了20米波長的固體化單脈衝小型雷達,並用無線電高度表替換了原來的膜盒式高度表及垂直速度感測器。

1974年7月,當時的國防工辦正式下達“上游一號”改型的研製任務,並命名為“上游一號甲”艦艦飛彈。1977年至1980間,“上游一號甲”飛彈先後進行了三次定型試驗,均因故障而未能通過定型。1981年2月,航空工業部召開故障分析及協調會議,通過在雷達倉配重上增加減震器等手段,最終消除了故障。1982年四季度,“上游一號甲”第四次定型試驗以6射4中宣告成功。次年12月,“上游一號甲”艦艦飛彈被批准定型。

上游一號甲 上游一號甲

在上游一號甲研製期間,南昌飛機製造廠還進行了“二次降高”的改進研究,即在飛彈飛行過程中先由平飛高度首次降至較低高度飛行,雷達鎖定目標之後第二次降至貼近海面的高度實施攻擊,以此大大降低飛彈被發現的機率。1979年11月,“上游一號甲”首次實現二次降高飛行,1983年,二次降高型通過鑑定,作為發展下一代產品的技術儲備。

上游二號

在上游一號取得成功之後,中國技術人員隨即開始了反艦飛彈的自行研製工作。1970年,也就是“上游一號”定型不到3年時間之後,名為“上游二號”的小型化超音速反艦飛彈便在南昌飛機製造廠正式上馬。事實上在仿製544型飛彈之前,中國就已經開始進行超音速反艦飛彈的理論研究。遺憾的是由於政治運動的干擾,“上游二號”的研製進程曾一度中斷,直至1975年,陸上模擬彈發射才獲成功,1980年又完成了陸上遙測彈發射試驗,此後便再無音信。在此之前的1975年12月,南昌飛機製造廠根據海軍的要求,開始在“上游一號”的基礎上研製固體燃料的“上游二號”飛彈。為加以區別,通常稱這一型為“上游二號”(固),而更早些的型號則稱為“上游二號”(液)。1984年8月,國防科工委將“上游二號”(固)列入到了“七五”計畫之中,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上游二號”(液)的研製成果。1988#!,“上游二號”(固)完成遙測彈試製,後由於一些設計問題,定型試驗由原定的1989年6月推後12月完成,試驗結果為7發6中。 1991年,“上游二號”開始大批量生產,最先裝備的是同期進入南海艦隊的6艘053H1G型護衛艦。從外觀上看,這一型護衛艦與之前的053H/H1護衛艦並沒有過大的差別,海外媒體籠統地將其歸為所謂的“江湖I/II”型,這就使得很多人難以理解為何在已經裝備“鷹擊八”系列飛彈的053HT(“江湖III)和053H2G(江衛”)護衛艦出現之後,中國為何還要生產這種“落後”的艦艇。事實上,“上游二號”的作戰效率與之前的“上游一號”有著本質差別,而且它可以在改動不大的情況下,與“上游一號”及“上游一號甲”通用發射平台。

上游二號A

據報導,在90年代中期,中國又研製了“上游二號”A型艦艦飛彈,以渦輪噴氣發動機代替了原有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有效射程進一步增加到130千米,並有空地衍生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