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

中唐

唐詩分期之一。大曆初至文宗大和末(766-835),共六十四年,是為中唐。唐史分期之一。一般以穆宗長慶元年(821年)至僖宗乾符二年(至875年)之間為中唐。中唐在黃巢起義的時候結束。這時期的著名詩人,先後有韋應物﹑劉長卿﹑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李端﹑韓愈﹑柳宗元等。該分期最早見於嚴羽《滄浪詩話》:”唐初體(唐初猶襲陳、隋之體)、 盛唐體(景雲以後,開元、天寶諸公之詩)、 大曆體(大曆十才子之詩)、 元和體(元、白諸公)、 晚唐體“,但嚴羽沒有劃定具體時間,後人在此基礎上將大曆及元和詩歌合為中唐詩歌。

基本信息

詳細解釋

《中唐 飛天》《中唐 飛天》

1.大門至廳堂的路。 《詩·陳風·防有鵲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傳:“中,中庭也;

唐,堂塗也。” 朱熹 集傳:“廟中路謂之唐。”

2.借指廟堂﹑中堂。南朝 宋 何承天 《遠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廂羅樂人。” 唐 王起 《馮宿碑》:“其親戚號於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於外寢而搢紳吊。”

3.庭院。《文選·張衡<東京賦>》:“植華平於春圃,豐朱草於中唐。” 李善 註:“ 如淳 《漢書》注曰:‘唐,庭也。’” 漢 王粲 《槐樹賦》:“惟中唐之奇樹,稟自然之天姿。”

4.唐詩分期之一。一般以代宗大曆至文宗大和之間為中唐。這時期的著名詩人,先後有韋應物﹑劉長卿﹑盧綸﹑韓翃﹑錢起﹑司空曙﹑李端﹑韓愈﹑柳宗元等。參見"四唐"。該分期最早見於嚴羽《滄浪詩話》:”唐初體(唐初猶襲陳、隋之體)、 盛唐體(景雲以後,開元、天寶諸公之詩)、 大曆體(大曆十才子之詩)、 元和體(元、白諸公)、 晚唐體“,但嚴羽沒有劃定具體時間,後人在此基礎上將大曆及元和詩歌合為中唐詩歌。

另據北京大學葛曉音教授《中唐文學的變遷》一文:文學史上的中唐,一般是指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到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大約70年的這段時間。

此外還有一些劃分類型,概念的劃定本就存在主觀因素,唐人也並未將自己的時代劃分的如此詳細,如何劃歸更合理讀者可自行斟酌。

《中唐人文》叢書《中唐人文》叢書

1、中唐以後,文人寫詞逐漸增多,溫庭筠是其中寫詞最多、對後人影響也最大的作家。溫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長期出入歌樓妓館,為當時士大夫所不齒,到晚年

方任方城尉和國子監助教。溫詞現傳六十首,絕大多數是描寫婦女的容貌、服飾和情態的。如[菩薩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