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商學院

武漢工商學院

武漢工商學院(原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創建於2002年,是經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湖北省首批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湖北省2011計畫”)牽頭高校、湖北省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位於武漢市黃家湖大學城,毗鄰東湖高新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累計投入8.26億元用於校園建設、教學科研條件和服務設施的最佳化改造。占地面積82.7萬㎡,校舍面積32.9萬㎡;建有涵蓋60個實驗室的大型綜合實驗中心,擁有2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獲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實訓基地建設獎;建有168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8136.8萬元,館藏紙質圖書130.1萬冊。 學校設有9院1部,開設有33個本科專業、20個專科專業及多個專業方向。現有教師總數780人,全日制在校生1.4萬餘人。 2018年12月,被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為2017年全民閱讀優秀組織。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2002年7月24日,經國家民委同意,湖北省教育廳批准,中南民族大學弘博學院作為中南民族大學的二級學院正式成立 。中南民族大學弘博學院由中南民族大學與武漢弘博高校設施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舉辦。

2003年3月,經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湖北省教育廳批准,中南民族大學弘博學院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國際工商學院 。

2004年2月4日,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確認,中南民族大學國際工商學院正式更名為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 。

2005年9月,新校區第一期工程建設全面完工,05級新生入住新校區 。

2010年5月19日,啟動擬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高校工作;9月20日,湖北省高校設定委員會專家組一行5人對學校申請轉設為民辦普通本科高校進行了考察;同年,學校通過湖北省教育廳組織的本科專業教學合格評估。

2011年4月7日,教育部下發《教育部關於同意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轉設為武漢長江工商學院的通知》,正式批准學校轉設為普通本科高校,轉設後校名為“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成為首批12所成功轉設的院校之一 。

2012年5月31日,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 。

2014年4月,更名為武漢工商學院 。

2015年入選湖北省轉型發展試點本科高校。

2018年2月,成為湖北首家轉設後通過教育部教學評估民辦高校

辦學條件

院部專業

據2016年10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設有9院1部,即經濟與商務外語學院、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學院、物流學院、信息工程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文法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套用技術學院和公共基礎課部。

 
院別本科專業名稱
經濟與商務外語學院金融學
文化產業管理
英語
國際商務
國際經濟與貿易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
財務管理
會計學
旅遊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
物業管理
會展經濟與管理
電子商務學院電子商務
市場行銷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物流學院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信息工程學院電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物聯網工程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環境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製藥
文法學院法學
新聞學
網路與新媒體
廣告學
藝術與設計學院環境設計
產品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
數字媒體藝術
繪畫

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由資深教授專家領軍、拔尖人才擔當學術帶頭人、優秀人才擔任學術骨幹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根據官網2018年5月數據顯示,現有教師761人,其中專任教師714人,教授、副教授占37.6%,碩、博士教師占71.1%,“雙師型”教師占34.5%。學校還聘請了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台灣中央大學等高校知名教授及企業屆知名專家為客座教授。一批高等教育老專家、校長、政界、企業界管理專家組成學校專家諮詢委員會。

學科建設

據2018年5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擁有1個湖北省高校改革試點學院,2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2個省級重點培育本科專業,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高校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畫項目,4門省級精品和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個省級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畫項目,1個湖北高校碩士研究生聯合學位計畫項目;打造了現代商務服務、信息工程、文化創意、環境與生物工程、現代物流與電子商務等套用型專業集群。

教學建設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的中心地位,營造了政策引導教學、領導重視教學、制度規範教學、經費保障教學、全員服務教學的良好氛圍。近三年,主持完成2項全國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25項省級教改項目;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個人發展需求為導向,制定了特色鮮明的套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強化核心課程建設,構建“基礎層次、綜合層次、創新層次”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了“平台+模組”的人才培養模式。

所獲榮譽

據2016年10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被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授予“全國啦啦操實驗高校”“全國啦啦操示範視窗高校”稱號,晨星啦啦操俱樂部被授予“全國啦啦操五星級俱樂部”(全國民辦高校僅此一家);在團中央學校部主辦的“鏡頭中的三下鄉”評選活動中獲“優秀組織獎”;“鄧麗班”專題教育活動獲湖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在武漢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行動中成績突出,獲評創建工作“先進單位”。近三年,學生在各類學科及技能競賽中獲國家級獎項111項、省部級獎項378項。

學校獲“湖北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進基層單位”稱號,被評為“中國社會影響力民辦高校”“全國企業優秀職業和技術人才十佳培育基地”“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全國特色教育理念示範性學校”。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學校“現代物流與商務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培育)”獲批湖北省首批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湖北省2011計畫),成為武漢市“智慧城市建設示範項目”;“湖北網路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獲批中共中央宣傳部輿情信息直報點,報送的輿情信息被中央領導批示達30餘篇。

科研成果

據2016年10月官網資料顯示,近三年,學校共主持各類科研項目354項,其中國家級8項、省部級28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獎項13項;出版學術專著27部;發表論文1069篇,其中SSCI、SCI檢索論文22篇;申請國家專利101項;承擔社會服務項目41項。學校助濾+粉末活性炭技術過濾器深度處理廢水技術”被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工程院院士孟偉為首的專家組鑑定為“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

學術資源

•學術期刊

《武漢工商學院學報》(原《中南民族大學工商學院學報》)是由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武漢工商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該學報於2008年創刊,登記地在湖北省新聞出版局。刊號:湖北省內部資料準印證第0270048號,16開本,中文季刊。《武漢工商學院學報》秉承弘揚學術為宗旨,立足於反映民辦高校科研與教學成果,致力於學術精品的推廣和交流,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平台,為民辦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為發展地方經濟服務。

學校圖書館 學校圖書館

圖書館館舍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有2224個自習座位,周開放時間105小時。館藏紙質圖書130.1萬餘冊,生均84.3冊,近三年生均年進書量高於4冊;電子圖書100.5萬餘冊,能較好的滿足教學科研需要。

文化傳統

校名

武漢工商學院原名武漢長江工商學院,2014年4月,更名為武漢工商學院。

校徽

武漢工商學院 武漢工商學院

武漢工商學院校徽以漢字“工商”演繹而成。

標誌中上方菱形似星星與學位帽,下方菱形似古錢幣,寓意培工商精英、育業界俊才。

標誌左右形態由楚國傳統紋樣演變而來,具有鮮明的楚文化特點。

校訓

弘德博問 和諧拓新

校訓:弘德博問 和諧拓新 校訓:弘德博問 和諧拓新

弘德:弘揚高尚的品德。弘:光大,發揚。《論語·衛靈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德:道德,品質,善行。此處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這是做人的準則。

博問:—廣泛地學習請教,詳細地探討學問。博:廣泛,普遍。《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問:求教,詳細探討。這是對學習知識的要求和育人的方法。

和諧:和睦團結,同心同德。和:諧也。《禮記·中庸》:“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和,謂心不爭也。)《左傳·成公十六年》:“上下和諧,周旋不逆。”諧:協調,融洽,和合。《書·舜典》:“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這是追求全校團結和睦,民主治校,多元文化相融的大學文化。

拓新:開拓創新,不斷進取。拓:開闢,擴展。《後漢書·竇憲傳》:“下以安固後嗣,恢拓境宇,振大漢之天聲。”新:初次出現。《詩·大雅·文王》:“周雖舊都,其命維新。”這是強調不斷改革的創新精神。

校園環境

武漢工商學院 武漢工商學院

學校位於武漢南大門,坐落於風光秀麗的黃家湖大學城,毗鄰湖北中醫藥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高校。學校擁有靜思湖、“瀚海”等風景。

現任領導

榮譽校 長:厲無畏

董事長:彭秀春

校長:張安富

黨委書記:陳偉

黨委副書記:孫松發

副校長: 盧炎生、桂裕清

學校顧問:陶梅生、向太斌
校長助理:左宗文、張俊、王程軍

傑出校友

畢業生中湧現出“考上5所國外名校研究生”的劉長安等一批深造典型;“畢業4年資產過億”的“創業哥”羅群、“湖北百名青年創業榜樣”朱鍾琦等一批創業典型;“武漢高校霸氣哥”黃小松等一批就業典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國最美鄉村教師、湖北省人大代表、“全國就業創業先進個人”鄧麗等一批先進典型。

校園風光

武漢工商學院校園風光 武漢工商學院校園風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