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亞細柄茅

中亞細柄茅

中亞細柄茅是禾本科植物。中亞細柄茅在新疆通常4月初萌發返青,5月大量生葉,6月中抽穗,7月初開花,8月初結實,9月種子成熟,10月初開始枯黃,冬季立枯體殘留較好。中亞細柄茅是一種旱生密叢型禾草,具有極強的抗旱力,據觀察,在極乾旱年份也能開花,結實。中亞細柄茅在群落中主要以伴生種出現在草原化荒漠至山地荒漠草原中,在有些地區也可成為亞優勢種。中亞細柄茅莖葉柔軟,草質優美,適口性好,全株在整個生育期為各類家畜喜食,尤以羊最喜食。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中亞細柄茅中亞細柄茅

中文名:中亞細柄茅

Name:Ptilagrostis pelliotii (Danguy) Grub.

科:禾本科

Family:Gramineae

屬:細柄茅屬

特徵描述

多年生。鬚根較粗且堅韌。稈直立,密叢,光滑,高20—50厘米,徑1—2毫米,具2—3節,基部宿存枯萎的葉鞘。葉鞘光滑,緊密抱莖,短於節間;葉舌長約1毫米,平截,頂端和邊緣具纖毛;葉片質地較硬,縱卷如剛毛狀,灰綠色,微粗糙,長6—10厘米,稈生者較短,有的縮至3厘米。圓錐花序疏鬆,長達10厘米,寬3—4厘米,分枝細弱,常孿生,下部裸露,上部著生小穗,長2.5—4厘米;小穗柄細弱;小穗長5—6毫米,淡黃色;穎薄膜質,光滑,透明,幾等長,披針形,先端漸尖,具3脈;外稃長3-4毫米,頂端具2微齒,背部遍生柔毛,具3脈,脈於頂端匯合,基盤短鈍,被短毛,芒長20—25毫米,全被毛,不明顯的一回膝曲;內稃稍短於外稃,具1脈,疏被柔毛;鱗被3;花葯長約2.5毫米,頂端無毫毛。花果期秋季。

產地

產內蒙古、甘肅、新疆、青海。多生於石礫地、荒漠平原、戈壁灘、石質山坡及岩石上,海拔1100-3460米。模式標本采自土耳其斯坦。

地理分布

分布於我國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在國外蒙古也有分布。

生態特徵

中亞細柄茅在新疆通常4月初萌發返青,5月大量生葉,6月中抽穗,7月初開花,8月初結實,9月種子成熟,10月初開始枯黃,冬季立枯體殘留較好。在雨水好的年份,中亞細柄茅發育得很好,可產生許多分櫱,形成密叢,生殖枝高達40cm。其再生力也較強,一年中可多次放牧利用。中亞細柄茅是一種旱生密叢型禾草,具有極強的抗旱力,據觀察,在極乾旱年份也能開花,結實。但適宜生長在氣候乾燥、陽光充足、降雨較少的條件下,通常習見於海拔1000—3400m的荒漠或草原地帶的低山丘陵,散生於乾燥的石質和礫質坡地,也進入石質荒漠群落中。多出現在土壤貧瘠的砂礫質或礫質性很強的陽坡,土壤為棕色荒漠土及灰鈣土。中亞細柄茅在群落中主要以伴生種出現在草原化荒漠至山地荒漠草原中,在有些地區也可成為亞優勢種。它常與合頭草(Sympegmaregelii)、短葉假木賊(Anabasisbrevifolia)、高枝假木賊(A.Elatior)、木鏇花(Convolvulusgortschakovii)、沙生針茅(Stipaglareosa)、戈壁針茅(S.Gobica)等組成不同型的草原化荒漠草地;也可以出現在合頭草+沙生針茅或矮錦雞兒(Caraganapumila)+阿拉善鵝觀草(Roegneriaalashanica)+灌木亞菊(Ajaniafruticulosa)+沙生針茅的荒漠草原草地中。由中亞細柄茅參與組成的各類草地,大多蓋度低,一般不超過20%,草層低矮,產草量低,每公頃產鮮草300—1500kg不等,是各地的春秋場或冬場。

飼用價值

中亞細柄茅莖葉柔軟,草質優美,適口性好,全株在整個生育期為各類家畜喜食,尤以羊最喜食。它於春季萌發較其他植物早,而且生長較快,對春季瘦弱牲畜的體力恢復具有特殊的作用。由於中亞細柄茅多生長在植被蓋度低的荒漠地帶,草質和適口性均比其他共生的灌木、半灌木好,成為牲畜首先挑食的飼草,為荒漠區優等牧草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