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姓

並姓是一個姓氏,最早的產生的姓氏之一。

並[並,讀音作bīng(ㄅㄧㄥ),不可讀作bìng(ㄅㄧㄥˋ)]
一.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古稱九州之一的并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相傳,大禹治洪水,分天下為九州,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正定縣和山西省大同市、太原市一帶地區。至東周時期,晉定公姬午十二年(公元前499年),晉過上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於建築晉陽城,為太原第一座古城。晉定公周敬王姬丐二十三年(晉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7年)啟用晉陽城(今太原城),並指稱其為并州之治,以後遂稱并州為太原地區。
後居於晉陽城之晉國住民中,有以其別稱為姓氏者,稱並氏。
第二個淵源:源於地名,出自漢朝時期十三州之一併州,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設定有十三州,并州為十三州之一,轄地包括今內蒙古、山西大部、河北北部,東漢時期併入冀州。三國曹魏國復置并州,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地區。
居於并州地區的住民中,有以其州稱為姓氏者,稱並氏。
第三個淵源:源於嬴姓,出自漢朝時期大司馬逯並,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逯,是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秦國一個邑名,時有大夫被封食采於逯邑(今山西永和),於是其子孫就以邑為氏,稱逯氏
到西漢末期,有蒙鄉侯逯並。西漢孺子嬰居攝三年(公元8年),王莽篡漢後建立新朝,廷下大司馬孔永認為王莽為事無常,遂辭職,逯並繼任為大司馬。
新朝於鳳元年(公元14年),在王莽推行新政改革,即更改地方官制和政區建制的過程中,大司馬逯並被免職。
新朝地皇四年(西漢更始元年,公元23年),綠林起義軍擁立劉氏宗親劉玄稱帝,年號定為“更始”,就是歷史上的更始帝。這使王莽的新朝政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為了沖走這個不好訊息帶來的晦氣,王莽舉行了盛大的婚禮。為了顯示自己沒有老,他還特意將自己的鬍子染成了黑色。但這絲毫不能挽救王莽的敗亡命運。
當年的農曆6月,王莽派出的軍隊和起義軍在昆陽交戰,結果王莽軍全軍覆沒。起義軍乘勝直搗長安。農曆10月1日,義軍攻進了長安的宣平門。王莽被城內回響義軍的一名商人杜吳殺死。
王莽政權敗亡後,更始帝劉玄大肆屠戮新朝官吏,逯並因在新朝中任過重職,全族遂避難逃亡,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並氏。
二.郡望:
廣平郡:漢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分邯鄲郡置郡,是由邯鄲郡分置,治所在廣平(今河北雞澤),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任縣、南和、雞澤、曲周、永年及平鄉西北、肥鄉東北一部分地區,後改為廣平國。東漢時期廢其郡入巨鹿郡。三國時期曹魏復置廣平郡,轄境擴大。隋朝開皇初年廢黜。
三.歷史名人:
並愛英:(公元1965~今),女;安徽淮北人。著名醫學婦科主治醫師。
1988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1988年至今在淮北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工作,任婦產科副主任。
從事婦產科臨床工作十年,刻苦研究業務知識,井指導臨床實踐,搶救危急重病人五百餘例。尤其對女性不孕症有一定研究,對各種類型不孕症都有系統的獨到治療手段。
先後在《中國婦科與產科雜誌》、《實用婦產科雜誌》、〈臨床薈萃》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在全國性學術會議上交流論文多篇,省級交流論文一篇,省級刊物發表二篇。其中“MTX作用機制及臨床用途”被收入《中國當代學者大辭典》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