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走那條路

不能走那條路

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作者李凖,1953年發表於《河南日報》,小說因為尖銳地觸及農村社會主義革命的重大課題,引起了熱烈反響;農民張栓因為做小買賣欠下了賬,想賣掉土改時分的土地;而村裡的另一個農民宋老定想買下這塊地為後代置業;後來在他的兒子東山的勸說下,放棄了買地的念頭,而將自己的錢拿出來幫助張栓,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小說發表後,被改編成電影、話劇、梆子、墜子、閩劇、豫劇、眉戶劇、話劇、連環畫等多種藝術形式,在全國各地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同名電影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應雲衛導演,1954年上映。

基本信息

職員表

原著 李準
導演 應雲衛
副導演(助理) 天然 、 盧珏
編劇 包時
攝影 陳民魂
錄音 邵子和
劇務 金兆元
布景師 張曦白
電影《不能走那條路》劇照集錦電影《不能走那條路》劇照集錦

▪ 作

曲:陳歌辛

▪ 伴奏: 上海樂團交響樂隊

▪ 指揮:陳歌辛

演員表

角色 演員 備註
宋老定 魏鶴齡 ----
東山 藍谷 ----
秀蘭 趙抒音 ----
宋大媽 廖瑞群 ----
張拴 強明 ----
張拴妻 張慶芬 ----
王老三 高笑鷗 ----
長山 茂路 ----
林旺 曾昌 ----
趙社長 鄧楠 ----
周大福 張燕 ----
農民甲 李鏞 ----
農民乙 楊公敏 ----
農民丙 崔文順 ----
農民丁 王鈞 ----
農民戊 陳克 ----
農民己 李農 ----
上一頁 | 1 | 2 | 默認顯示 | 全部顯示

劇情簡介

電影《不能走那條路》劇照集錦電影《不能走那條路》劇照集錦

張拴是一位貧民,在土地改革的時候,他分享了人民革命的成果,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但是,他卻不安心生產,鬼迷心竅地熱衷於投機倒把,結果偷雞不成,反施一把米,張拴欠下了一屁股的債,準備賣掉剛分到的土地。宋老定是解放後的翻身農民,解放前,他給地主做長工,償盡無地之苦,解放後他在自己的地里辛苦勞作,生活富裕了,為了能更發家致富,他看到張拴正困難之機,便要買張拴的土地。宋老定的兒子東山想勸爹暫時借錢給張拴,幫助他渡過難關,也好給張拴一次機會,叫他改邪歸正,好好勞動。開始,由於東山有些急躁,勸說的方法不對,不但沒能說服老定,反而搞僵了父子關係。後來,東山改變了方法

不能走那條路不能走那條路

和態度,使宋老定回想起了當初被地主逼得賣房賣地,家破人亡的情景,使他認識到不能走地主剝削人的那條路,應該和大夥一起,走社會主義的幸福大道。於是,宋老定便把準備買地的錢借給張拴,幫助張拴渡過了難關,張拴感激不已,表示今後一定要好好生產,趕上大家。

在河南西部的一個村子裡,這幾天,人們都在談論著張拴要賣了“一桿旗”的那塊地的事情。“一桿旗”原是全村有名的“糧食囤”。土地改革的時候,貧農張拴分得了這塊好地。那時,村裡的人沒有一個不眼紅他的。誰知道張拴不好好勞動,他把心放在投機買賣上。結果,不但虧了本,還欠了一身債。債主逼得凶,他才咬牙要賣掉“一桿旗”的那塊地來還債。

宋老定是個替地主幹了一輩子活的老長工。解放以後,他的生活才好轉,再加上平日省吃儉用,手上也有了幾個積蓄。他想買幾畝地。這天,他在集市上聽到張拴要賣“一桿旗”的地,心裡暗暗高興。他心想:我非得把這塊地買下來不可。可是,這件事情總得和自己的兒子商量商量。那天吃晚飯的時候,他的兒子東山比以往回來得晚。一打聽,知道他是到張拴家去了。宋老定抓住了這個機會,連忙向兒子開口說:“你到張拴家,他那事你知道啦?”東山接著說:“他對我說了,我打算跟爹商量商量。”宋老定聽了東山這幾句話心裡一高興,不免臉上堆滿了笑容,向東山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他說:“這還有什麼商量的呢,張拴要是賣,咱們可不能錯過這機會呀!”他們父子兩人談了半天,根本就談不到一起去。

宋老定是惟恐那塊地讓別人占了先;而東山呢,他是個共產黨員,他想勸爹借錢幫助張拴渡過難關,希望他能改正錯誤,以後好好勞動。宋老定知道他兒子原來是打算向他要錢,真是氣得他火冒八丈高,大聲喊起來了:“你老子還沒有死,你當不了這個家。”就這樣,父子兩個鬧僵了,就連宋大媽和東山媳婦秀蘭也勸不住。這天夜晚,宋老定翻來復去地睡不著,他還惦記著“一桿旗”;東山和愛人秀蘭也還在談論著這件事。秀蘭是個青年團員,她批評東山對宋老定的方式不對,她說:“你見了爹連一句話也不說,你當你的黨員,他當他的農民,遇著事你叫他照你的話辦,當然和你吵架。”秀蘭的批評對東山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二天早上,東山找到了剛從區上回來的黨支部書記——當地農業生產合作社的趙社長。趙社長告訴他:買地思想在前農村中還普遍存在,要是讓它發展下去,鄉村里就會“起分化”了,也就是“擋住了我們的社會主義”。並讓東山首先啟發他爹的階級覺悟。東山回到家裡改變了過去對自己爹的態度和方式。他和他爹從談莊稼活,慢慢談到解放前的苦日子,使宋老定回想起過去被地主逼得賣田賣地,差一點弄得家破人亡。他覺得這樣做真是像東山說的那樣:“是叫這家窮,那家富”;這樣做也對不起和他一起受過苦難的兄弟——張拴死去的父親。他左思右想,想通了:他不能走地主的那條路,他要和大家一起走向社會主義的幸福大道。地,宋老定是決定不買了,他自動把想買地的一部分錢借給了張拴,解決了張拴的困難。張拴拿著宋老定借給的錢,含著感激的眼淚說:“老定叔,這會兒我全明白了,往後我一定好好生產,趕上大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