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賽繆爾·貝克特是當代英國文壇、乃至世界文壇後現代主義的傑出代表,他的小說和戲劇作品雖然怪誕離奇、晦澀難懂,但卻富於深邃的哲理,有著重要的認識價值和學術價值。他的小說實驗和創作理念不僅為我們提供了獨特的觀察生活的視角,而且也對後現代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後現代思想盛行的當下,對貝克特的所有作品及其創作理念做全面系統的研究無疑有助於我們認識和反思20世紀(即二戰以後)西方社會人類荒誕的生存境遇和空虛、絕望的精神世界,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國作家和讀者很好地理解西方現代主義乃至後現代主義詩學的發展脈絡及其本質。本書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貝克特的美學思想與創作實驗的專著,既探討了貝克特創作的哲學和美學思想基礎,又研究了他在文藝評論、詩歌、小說、戲劇等方面的成就。作者通過對貝克特各個時期作品的系統的比較性解讀與評論展示了貝克特不同作品之間內在的連貫性、互文性、主題的層層深入以及形式的不斷解構與重構,從而詳盡全面地展示貝克特文學創作的動態進程,並揭示貝克特通過創作實驗對西方文化及哲學思想的揚棄和傳承,對後現代思想的預設,對存在、藝術與語言表征關係的獨到見解。
作品目錄
目錄緒言
第一章人生履歷: 一個悲觀的理想主義者的一生
一、 童年和少年時代: 內向、 憂鬱、 堅韌的 個性與舒適、 富裕的家庭環境
二、 大學時代: 人生的春天
三、 教師和學者生涯: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
四、 創作生涯: 走向"成熟"和"收穫"的秋天
五、 晚年: "冬天的旅行"
第二章哲學旅行及其創作思想溯源
一、 貝克特文學創作的"前(潛)文本"
二、 笛卡爾:貝克特哲學旅行的起點
三、 貝克特與前蘇格拉底哲人的對話
四、 貝克特與笛卡爾主義信徒格林克斯、斯賓諾莎等
五、 貝克特與經驗主義哲學家貝克萊
六、 貝克特對康德和叔本華的批判繼承
七、 貝克特與語言哲學家毛特納
八、 貝克特與現代心理學和20世紀哲學思潮
第三章美學路徑與創作理念
一、 貝克特的但丁情結
二、 "朋友"和"他者": 貝克特與喬伊斯關係考
三、 《但丁...布魯諾.維柯..喬伊斯》: 為喬伊斯《進行中作品》聲辯
四、 《普魯斯特》: 透視與揭秘時間、生命、藝術創作的本質
五、 貝克特的美學主張: 動態挖掘過程、 理想核心、無可言說的真實
第四章詩歌創作: 抒情與寫實
一、 傳記詩《星象》(Whoroscope): 笛卡爾式的開始
二、 "格言"(Gnome): 彷徨與抉擇
三、 "多特蒙德"(Dortmunder): 來自酒神的靈感
四、 《回音之骨及其他沉積物》: 尋找感情的歸宿
五、 情感的最後回聲與《卡斯康多》
第五章《徒勞無益》和《平庸女人的夢》的寫實風格: "自我"與"表象"的世界
一、 貝克特式寫實主義
二、 世界是"我"的表象
三、 一個青年學生、戀人和藝術家的自畫像
第六章《莫菲》和《瓦特》: 從寫實主義 向現代主義的轉變
一、 《莫菲》: 大世界與小世界的對立
二、 小說創作的轉向: 從寫實到實驗
三、 《瓦特》: 從認知危機到語言表征危機
第七章三部曲: 走向後現代主義詩學, 探究"不可言說"的真實
一、 話語和語言的轉向: 法語寫作的開始
二、 理論與虛構作品的整合
三、 《莫洛伊》: 理性與非理性的對話
四、 《馬洛納之死》: "作者之死"的寓言
五、 《難以命名者》: 難以命名、延異、意義之謎團
第八章《無意義的文本》和《怎么回事》: 小說的終結與"文本"的開始
一、 寫作的僵局與"失敗的藝術"
二、 "文本"與 "書"("小說")的對峙
三、 《無意義的文本》之意義所在
四、 《怎么回事》: 獻給西方理性傳統的"輓歌"
第九章貝克特式荒誕派戲劇: 從文字圖像到視覺的舞台圖像的轉換
一、 在"消遣"中誕生的藝術: "荒誕劇"
二、 西方"荒誕派戲劇"與貝克特式"反戲劇"
三、 《等待戈多》: 我等待故我存在
四、 《終局》: 生命如棋之僵局,終而不止
五、 《克拉普最後的錄音帶》: 聲音中流淌的存在記憶
六、 《快樂時光》: "幸福"的悲歌
七、 廣播劇與電視劇創作: 走進"理想核心" --沉默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