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來

不來

不來:是四種聖道果的第三種,為巴利語anàgàmin的直譯。

不來

不來:四種聖道果的第三種,為巴利語anàgàmin的直譯。為na (不) + àgàma (來,前來) + in (者)的組合。意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
在《五部論注》中說:“不來者,名為對欲貪、瞋恚於心不動搖,以及決定性不會再從其世間退回來者。” (anàgàmã'ti kàmaràga-byàpàdehi akampanãyacittàya ca tamhà loka anàvattidhammatàya ca ñhitasabhàvo nàma.) (Pk.A.188)
聖典中常如此描述不來聖者: ß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 parikkhayà opapàtiko hoti, tattha parinibbàyã anàvattidhammo tasmà lokà.û
“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
不來聖者因為已斷盡了能把有情系縛於欲界的欲貪與瞋恨兩結,所以不會再受到欲界的煩惱力牽引而投生到欲界。不來聖者若在今生不能夠證悟阿拉漢果,死後只會投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梵天,並在那裡證趣般涅槃。
漢傳佛教古音譯作阿那含、阿那伽彌等,也意譯為不還。
摘自《巴利語彙解》瑪欣德尊者著

不來(不來)

bù lái
(1) 不歸
不來不來

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詩·小雅· 採薇
朱熹 集傳:“來,歸也。”
(2) 逸詩《貍首》的別稱。
因貍一名不來,故稱。後五十年,周靈王即位。時諸侯莫朝周,萇弘乃明 鬼神事,設射《不來》。 《漢書·郊祀志上》按《史記·封禪書》作
“貍,一名不來。 設射《貍首》。” 裴駰 集解引 ( 徐廣 曰)
(3)河南方言
如:張三:咱們幾個來桌牌吧?
李四:不來,你們來吧,我還有事要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