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馬碑[詞義介紹]

下馬碑[詞義介紹]
下馬碑[詞義介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舊時宮殿及孔廟前,東西各立一碑,文為"文武官員軍民人等至此駐轎下馬"云云,俗稱"下馬牌"。從前,稍有點身份的人,多以馬為代步工具。封建時代如果能夠騎上一匹皇帝批准賜予的御馬,自由出入皇城,那可是了不起的大人物了。和騎馬文化相關,就產生了上馬石、下馬碑、拴馬樁。

上馬石

老北京的大戶人家,在宅門前常設定兩塊巨石,從側面看巨石是┗形,是一個具備有兩步台階的石頭。第一步台階高約30厘米,第二步台階高約60厘米。石重一千公斤。通常多為青石或花崗石,不加雕琢,也有白色大理石,並經精細雕琢的。每當主人慾外出時,僕人便牽馬備鞍至上馬石前,主人上上馬石的兩步台階,就可以輕易地腳登馬蹬、騎上馬背出行了。假如主人年高上馬不便,上馬石則可幫他大忙。門前的兩塊上馬石,一塊是供主人出行時登高上馬用的,另一塊是供主人歸來時下馬用的,但不叫下馬石。因為舊時,下馬是不受聽的。這一點,負責牽馬的僕人是最知情的。

下馬碑

下馬碑簡介

下馬碑[詞義介紹] 下馬碑[詞義介紹]

下馬碑是昔日皇家設立的諭令碑,是一種顯示封建等級禮儀的標誌,上書"官員人家,至此下馬 "字樣,清代皇家設立的諭令碑不僅有漢字,還有滿、蒙、回、藏文字鐫刻,以示對皇帝、聖賢、先王的恭敬。早先,北京設立有下馬碑的地方有十多處,在皇城四門(天安門、地安門、東安門、西安門)外,在紫禁城四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外,在阜成門內歷代帝王廟門外,在成賢街的孔廟門外,都設立有下馬碑。

現今尚存的下馬碑

如今,北京城內尚存下馬碑八通,東華門外一通,西華門外兩通,成賢孔廟門外一通,阜成門內歷代帝王廟門外兩通,午門外兩通。

瀋陽故宮下馬碑 瀋陽故宮下馬碑

在下馬碑前下馬,除了當事人在此表示對皇帝、聖賢、先王的恭敬外,還要在此接受錦衣衛士的安全檢查,文武大臣應召進宮覲見君王,不許攜帶兵器、刃器,否則,即屬於違例,要受嚴懲的。

下馬碑位置

孔廟門前的下馬碑 孔廟門前的下馬碑

從前,在阜成門內歷代帝王廟門前左右兩旁各樹有一座牌樓,上書:"景德"二字,兩通下馬碑,就是設立在牌樓之外明顯位置的。兩個牌樓之間的街道稱景德街。這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步行街。凡是騎馬路過此街的人,都必須在東面的景德坊下馬碑前下馬,或在西面的景德坊下馬碑前下馬,然後步行通過景德街。

清朝人著《宸垣識略》稱:歷代帝王廟在阜成門大街,南向。明嘉靖間,以保全寺故址建。祀歷代帝王。帝王廟殿名景德崇聖之殿。東西兩廡,祀從祀名臣。前為景德門,又前為廟街門,東西二坊曰景德,立下馬碑通衢,亦名景德街。這項記載表明。景德街實施下馬步行之制,是從明嘉靖朝開始的。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大清封建王朝,"官員人等"至此才不再下馬。新中國成立之後,為了疏導城市交通,廟前的兩座景德牌樓拆除了。牌樓兩側的下馬碑在拓修景德街路面時,被埋於地下。最近政府投資重修歷代帝王廟,又有兩通下馬碑出土,重新設立於歷代帝王廟外。

天安門前的下馬碑

從前,天安門與正陽門之間,還有一座城門,明代稱大明門,清代稱大清門。辛亥革命以後,改稱中華門。新中國成立後,修築天安門廣場、建設人民英雄紀念碑,將中華門拆除。在中華門之外,原先也設定有下馬碑。因為進門之後便是皇家的御道,左右兩側是千步廊。天安門前之街稱天街。左有東長安門,右有西長安門。門外各有牌樓一座,分別額曰"長安街",在東長安街牌樓和西長安街牌樓之前分別設定下馬碑。這三處的下馬碑其造型同東華門、西華門外的下馬碑是相同的。雖然這裡的下馬碑早已失去蹤影。但是,可以想像得出,在封建時代的天安門前的天街御道,也是只許步行而不許騎馬通行的。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的龍車鳳輦例外。

明朝人金幼孜《晚出西長安街詩》云:

白髮蒼蒼老從官,籃輿自便懶登鞍。

京華久住郊遊少,惟有西山總耐看。

這位白髮老官是明朝的進士,永樂為帝時任侍講,諭德殿大學士,官至禮部尚書。按照明初的規矩,尚書以下的官員(即相當今社會的部長官銜),是不許騎馬進入天安門的。但可以騎馬至西長安門的。然後步行經天街,進天安門入午門進紫禁城,覲見君主。這位皇帝的老師,在皇宮中忙碌了一天,待到夕陽西下時,走出午門,經端門、天安門過天街,再出西長安門,才可懶怏怏地登鞍上馬,奔向回家的路程。他的宅第故址大概就在今西城區境內,他騎上馬就可西望西山。

拴馬樁

今西城區宣武門內有拴馬樁胡同,占地面積很大,有南拴馬樁,北拴馬樁,東拴馬樁。聽其名揣測其義,其街巷之由來多半是古代有過拴馬樁而得名的。這種猜測是有道理的,但不完全對。此處古稱拴馬莊,何謂拴馬莊?就是那些進京覲見君主的人或上朝為官的人,他們所騎的馬匹不能進宮,只能暫時把馬寄養在這裡,馬的韁繩拴在拴馬樁上,由僕人看守著。這裡有水槽可以飲馬,有草料可以餵馬。這些馬有的是皇帝賜予的御馬,也有普通的官馬、軍馬和私馬。馬兒可以在此休息一會兒,待主人出宮,便立即備鞍,各奔各的行程。古代的拴馬莊是京城特有的產物,是馬兒的"招待所",不僅僅是立樁拴馬而矣。

昔日,在富貴人家宅門前大多設定有專門用於拴馬的物件。有木質的、有石質的,也有鐵質的。石質的拴馬樁多為立柱形,高約1.2米,頂端除雕琢吉祥石獅外,還留有一兩個用於穿馬韁繩的圓孔。每有客人光臨,客人從上馬石下馬,僕人就要把馬牽離宅門處,把馬牽至門兩旁的拴馬樁拴馬暫息,別看小小的拴馬樁,這裡可有學問。達官貴人的來客,如果人家是騎著馬來的,下馬之後,總不能讓人家牽著馬進主人庭院廳堂吧。在主人熱情接待客人的同時,就要由僕人牽馬、飲馬、拴馬、餵馬。不能虐待客人的馬兒。

再說,昔日的大宅門前,大多植有樹木和花草。如果主人不設拴馬樁,客人的馬匹將有可能啃壞這家主人的樹皮。古人認為宅院前的樹木旺盛繁茂,如同家族人等興旺一般。如果宅院前的樹木枯死,將是不吉利的。

有些大宅院,因為門前的街巷較窄,不便設定拴馬樁,主人就在自家的院牆外設定若干個鐵環,也是供來客拴馬用的。

有些高官王府是不在門前設定拴馬樁的。那是因為府上另有跨院為馬廄。來客之馬匹,可以由僕人直接牽馬至馬廄。這樣可以減少宅門外的交通阻礙,也便於隱私和保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