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整篇詩文體現了那個特定環境中作者的心境。 詩人假託了對一個小孩的思念,表達了對童年的期盼嚮往,那應該是臉像鮮花,眼睛發亮,腳踏露水,在大自然中盡情嬉戲。
原文
雪下著,下著,沒有聲音,
雪下著,下著,一刻不停。
潔白的雪,蓋滿了院子,
潔白的雪,蓋滿了屋頂,
整個世界多么靜,多么靜。
看著雪花在飄飛,
我想得很遠,很遠。
想起夏天的樹林,
樹林裡的早晨,
到處都是露水,
太陽剛剛上升。
一個小孩,赤著腳,
從晨光里走來,
他的臉像一朵鮮花,
他的嘴發出低低的歌聲,
他的小手拿著一根竹竿。
他仰起小小的頭,
那雙發亮的眼睛,
透過濃密的樹葉,
在尋找知了的聲音……
他的另一隻小手,
提了一串綠色的東西——
一根很長的狗尾草,
結了螞蚱、金甲蟲和晴蜓。
這一切啊,
我都記得很清。
我們很久沒有到樹林裡去了,
那兒早已鋪滿了落葉,
也不會有什麼人影;
但我一直都記著那小孩子,
和他的很輕很輕的歌聲。
此刻,他不知在哪間小屋裡,
看著不停地飄飛著的雪花,
或許想到樹林裡去拋雪球,
或許想到湖上去滑冰,
但他決不會知道,
有一個人想著他,
就在這個下雪的早晨。
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現代詩從。原名蔣海澄,筆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華人。少年時代受“五四”文學革命的影響。國中畢業後,考入杭州西湖藝術院。1929年赴法國學習繪畫,喜歡現實主義的作品。由於愛好法國著名詩人波特萊和蘭布的詩作,終於摒棄美術,開始寫詩,詩風沉雄渾樸,有濃重的油畫感,但調子憂鬱、感傷,曾自嘲為“悲哀的詩人”。1932年回國,在上海參加“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7月因思想激進被法國巡警逮捕入獄,在獄中用艾青筆名創作了長詩《大堰河——我的褓姆》(1933年)。這是詩人早期民主主義思想的代表作。詩是獻給一位勤勞一生、受盡苦難最後含淚死去的農婦的。詩人懷著憂鬱、雷射器憤的情緒,傾訴了大堰河的悲慘命運和血淚生涯,表達了他對貧苦農民的深切同情,顯示了青年艾青的反抗精神、創作才華和純樸深厚的藝術風格。詩篇轟動了當時的詩壇。
抗日戰爭前夕,寫了《復活的土地》。抗戰爆發後,加入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積極參加抗日宣傳工作。這時期他寫下了大量詩篇。他以鋪陳的筆法,鮮明的形象,浩瀚的氣勢,呈現詩的意境,具有強烈的藝術魅力。長詩《向太陽》、《火把》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作品以“海洋一樣開闊”的胸襟和氣魄,以熱烈跳動的鏇律和時代的最強音唱出了詩人對全民抗戰的滿腔熱情和勝利信心,激勵和鼓舞千百萬民眾奮起反抗日寇,對當時知識青年投奔革命起了積極作用。
1941年“皖南事變”後,經重慶到達延安。1942年,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思想上經歷了“一次大的改造”。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詩人努力學習用民歌體寫作,語言流暢、親切,在歌唱民族解放戰爭的作品中,抒發了深厚的愛國主義感情。他的詩在思想上和風格上較前有了明顯的變化。這時期的代表作有:長詩《毛澤東》、詩集《願春天早點來》(1944年)、《獻給鄉村的詩》(1945年)、《反法西斯》(1946年)、《黎明的通知》(1948年)、《舵手頌》(1948年)等。詩中揭露和控訴侵略者和賣國賊的罪惡,鼓舞和號召人民起來,粉碎敵人的入侵,同時,熱情地歌頌領袖、黨和解放區的人民。
建國以後,正如艾青自己所說:“如今災難總算過去了,我要為新的日子歌唱。”他以清新的曲調歌頌了新生活的光明,以極大的熱忱投入了保衛和平、反帝反殖的政治運動,寫了不少慷慨激昂的篇章,詩集有《歡呼集》、《寶石的紅星》、《海岬上》。他的獻給鬥爭中的各國人民的詩行,常常把熾熱的情感同冷靜的睿智結合起來,顯示了既熱烈又冷峻的風格。
1978年4月,發表了他的詩《紅旗》,繼而他又創作了《在浪尖上》、《光明的讚歌》等。1979年訪問了西德、奧地利和義大利,1980年應邀重方闊別近50年的巴黎,傷口有《牆》、《藍色的多瑙河》等。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最高勳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時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歲。
艾青堅持詩歌的現實主義傳統。他不是輕率地用一時一事的政治口號去糊裱詩章,而是把現實生活的普遍本質和詩人獨特的藝術感受統一起來,將深沉與奔放、雄偉與細膩、抒情與哲理、樸實與綺麗熔為一體,為我國新詩發展增添了新鮮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