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皮簧腔甚么時候流傳至上黨,其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在清同治、光緒年間,藝人因逃荒之故,將上黨戲帶出去把二黃戲換回來。這個說法只對了一半,由於山東省荷澤地區的棗梆和河北省永年縣的西調,確是那個時期上黨梆子傳出去的;可是上黨地區早就有了上黨皮簧。皮簧腔流傳至山西上黨地區稱"上黨二黃",在京劇昌盛時,當地人叫"土二黃",它雖是一個獨立劇種,但從未有過專演皮簧的班社和演員。
二黃為52弦,西皮為63弦,是兩個遠關係調性的轉換。反二黃由正二黃的52弦變成15弦,是近關係轉調。唱腔結構,由上下句組成。上句是開放性的樂句,其鏇律變化多端,可落在各種色采不同的音節上,和下句構成了鮮明的對照,而下句是收縮性的樂句,一般地都落在其調式產音上。正2黃上句落1音的較多;下句落5,是微調式元音上。"西皮"是這1劇種的主要唱腔,男女行腔有別。"西皮原板",女腔上句落6音,下句為5音,也是微調式;而男腔上句可落在361等任何1音上,下句則1般都落在1上,是宮調式;西皮2板,1般常見的唱腔為,男腔上句落2,下句落1,是宮調式;女腔上句落6,下句落5,是微調式。這就是使它在男女對唱時構成了鮮明的宮、微調式的對照和交替。加上它的轉調的利用,故聽起來豐富多彩。
二黃戲的傳統劇目,能夠列出名目的約有910餘出。"文化大革命"前,曾抄寫410餘本。能夠上演的只有《清河橋》、《苦肉計》、《白鼠洞》、《掛龍燈》等210餘出。多數是名存實亡。
1979年隨著上黨二黃劇團的成立,促使二黃戲有了新發展,改變了屬於"墊戲"的地位。青年劇作者李小貓同志,熱中於二黃戲的創作,改編。《佘楊緣》由傳統折子戲《佘塘關》、《七星廟》改編而成,並新編了歷史故事戲《皇帝與門官》。這已成為當前二黃團的代表戲。
《皇帝與門官》還榮獲山西優秀劇目2等獎;青樂工作者劉小囤同志,對二黃戲的音樂唱腔,作了改革嘗試。青年演員郭海萍、和宏敏、茹新茂同等志,承當了黃戲的主角。有關藝術單位,扶植了這一劇種。
清乾隆年間,鳴鳳班史宗經就有二黃戲看家曲目《苦肉計》、《掛龍燈》、《清河橋》;嘉慶108年,1813年其後人史溥組織劇本創作,約請名角,添置好行頭,增設舞台裝潢,鳴鳳班在澤州府名列前茅;傳到其後人史斗1代,不讀書不上進,自稱大東家,隨鳴鳳班奔走4方,當時掌班的是郝2,史斗宣統年間病故,無後代,過祭侄兒史和庭為兒,把鳴鳳班轉讓給堂兄弟史寅恭,史寅恭1914年去世;其妻趙氏引弟拋頭露面管理鳴鳳班;1930年趙氏引弟的3兒子史廷秀,子承母職,管理鳴鳳班;1933年,閆產生當了掌班,與史廷秀合作,直到1946年。解放後,鳴鳳班收歸國家劇團,改名"民風劇團",閆產生任團長;1958年民風劇團改成實驗劇團,李偉順任團長;1979年,實驗劇團分為晉城上黨梆子劇團和晉城上黨二黃劇團兩團;1985年縣改市後,上黨二黃劇團歸屬城區,改名為城區鳴鳳劇團至今。
特點
上黨二黃的基本特點有:1、長時間參加廟會等各種慶典活動,構成了參與活動的程式性特點。
2、二黃戲的表演藝術重視唱、做兩功,其中做功戲顯得高雅樸實、細膩逼真,唱腔圓潤委宛、豐富多彩,在過去常和崑曲作伴演出。
價值
上黨二黃主要價值有:1、二黃戲唱腔豐富多彩,又有雄厚的大眾基礎,發掘、搶救和保護上黨二黃,不但可豐富和發展晉城地區戲曲事業,也將帶動和增進晉城地區及周邊地區戲曲。
2、上黨二黃在觀眾中留下了較好的景響,深受廣大觀眾的愛好,發掘、搶救和保護上黨二黃,對豐富人民大眾生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都將產生重要的增進作用。
現狀
由於鳴鳳劇團是自收自支、自負盈虧,而戲劇市場又不太景氣,僅靠二黃保持不了生活,只好以演梆子戲為主,二黃戲為輔,來挽救這個小劇種。其次由於資金困難,沒法保證演員及退體人員的工資,造成大量的人材流失,能唱二黃戲的演員已為數不多。雖然2黃戲在民間具有深厚的大眾基礎,但由於人材的流失,這個劇種已瀕臨滅絕,更談不上後繼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