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至乾隆六十年(1795)之間的 “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中,楊、韓、陳、許、張上里五大家族的祖先遷入四川,將製作天燈的技藝和放天燈的傳統帶入上里(時稱五家口),他們放飛天燈,寄託對遙遠故鄉的思念。此後放飛天燈的習慣在上里流傳開來,製作技藝也不斷提高和發展。隨著時代的變遷,放天燈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人們在燈上寫下祝福、吉祥的話語,在夜間把燈放飛上一百多米的高空,以此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親朋好友的祝願,以及對已逝親人的思念等情愫。操作流程
天燈節登記傳承人系當地土生土長的居民,天燈製作技藝由上輩老人傳承,在保持基本工藝不變的情況下,在製作使用了一些更安全牢固的材料,在外部裝飾上稍有變化。它是用竹條和鐵絲做成圓柱形框架,高約1.2米,直徑為60—80公分(可更大),底部交叉固定好用於承載燃料的鐵絲。然後把白紙糊在框架外面,再把上口糊嚴,就做成了。放天燈時,在天燈下面的十字架中央綁上一捆澆透清油的燈捻子(浸了酒精的棉花)。點燃後,燈內熱空氣重量輕,藉助浮力飛向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