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釋義
上,上下之上;迎,迎接;香,香味,泛指氣味。穴在鼻部,大腸經迎香穴之上方,故名。
功能作用
通鼻竅,疏風邪。
治法
寒則先瀉後補或補之灸之,熱則水針或瀉針出氣。
定位
在面部,當鼻翼軟骨與鼻甲交界處,近鼻唇溝上端處。
解剖
上迎香穴下為皮膚、皮下筋膜、上唇提肌、上唇鼻翼提肌。皮膚由上頜神經的眶下神經分布。皮下筋膜內,面動、靜脈由口角外側至鼻翼兩側,紆曲行向內上方,直抵眼內眥。上唇提肌起自眶下孔上方的均受面神經的頰支支配。骨面,止於口輪匝肌的皮膚,並與之交織。上唇鼻翼提肌,起自眶腔內側壁的內側,止於鼻翼和上唇。以上二肌均受面神經的頰支支配。
主治
鼻炎,鼻衄,鼻中息肉,鼻部生瘡;迎風流淚,眼瞼瞤動;頭疼,頭面疔瘡等。
操作
斜刺0.3-0.5寸。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急性鼻卡他、鼻竇炎、萎縮性鼻炎,過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等。
配伍
配天府、肝俞能養肝通竅治久流冷淚;配上星、印堂、合谷能疏風通竅治慢性鼻炎;配攢竹、列缺能宣肺通竅治鼻旁竇炎。
功效
上迎香穴,在鼻兩側有清熱散風,宣通鼻竅之功效,適用於鼻塞之疾及冷淚之疾。《千金方》用治久流冷淚,灸上迎香配天府、肝俞尤效。
附註
上迎香穴定位有二,奇異出自《針灸學簡編》,穴在鼻翼軟骨與鼻甲的交接處,其二出自《針銀精微》,穴在鼻根兩側,眼內眥下0.5寸處。
相關論述
《銀海精微》:“爛弦火穴法:魚尾二穴,睛明二穴,上迎香二穴,攢竹二穴,太陽二穴。”“……久流冷淚,灸上迎香二穴,天府二穴,肝腧二穴第九骨開各對寸。”
《備急千金要方》“久流冷淚,灸上迎香二穴,天府二穴,肝俞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