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證

上熱下寒證,泛指上部有熱、下部有寒,熱證、寒證同時出現的一類的證候。亦即寒熱錯雜表現之一。出《靈樞·刺節真邪》。多為陽盛於上,陰盛於下。症見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亦指下元虛寒,陽氣上越之症,症見足脛寒冷,而面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泄瀉,又稱戴陽,為虛脫症候之一。

基本信息

病因病機

本證為臨床常見的急、慢性證候,多出上焦有熱,中焦有寒,寒熱互阻,陰陽不升降失職發展而成。證屬寒熱錯雜、胃失和降、虛實互見之候。其病位雖在脾胃,往波及多個臟腑如腎、大小腸等,使病情複雜而加重。

臨床表現

寒熱錯雜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證候。如外感病誤用攻下,引致大瀉不止,津液損傷,使熱邪上升而咽喉痛,甚則咯黃痰或血痰;寒盛於下則泄瀉、肢冷、脈沉遲。胸中煩熱,頻欲嘔吐,腹痛喜暖,大便稀薄等。

辨證施治

(一)內治法

1.上假熱而下真寒

證候:此症上焦火盛,吐痰如湧泉,面赤喉痛,上身不欲蓋衣,而下身冰冷。治則:上病下治。方藥:附子、熟地(半斛【古代以十斗為一斛】)、山萸、麥冬、茯苓、五味子、丹皮、澤瀉、肉桂。用法:水十碗,煎三碗,探冷與服,其渣再用水三碗,煎一碗,一氣服之。

2.上熱下寒腹痛欲嘔

證候: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治則:清上溫下,和胃降逆。主方:黃連湯。方藥:黃連、炙甘草、乾薑、桂枝、人參、半夏、大棗。用法: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溫服,晝三夜二。

若上焦熱邪明顯,煩熱口乾者,可加黃芩;脾腎陽虛,惡寒肢冷者,可加炮附子。

3.上熱下寒、寒格吐利

證候:口微燥,入口即吐,胸間痞悶,脈虛數。治則:溫中寒,泄上熱。主方: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方藥:乾薑、黃芩、黃連、人參。用法: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溫再服。

胃氣上逆、嘔吐泛酸者,重用半夏,或加吳茱萸、烏賊骨;胃脘氣滯、腹痛甚者,可加烏藥、香附;脅肋痛者,可加白芍、當歸、川楝;脾虛失運、腹脹、納差、便溏者,可加白朮、蒼朮、廣木香;胃絡損傷、嘔血便血者,可加炒大黃、地榆炭、白芨,並可配合使用雲南白藥、白芨粉等內服。

4.下元虛寒,陽氣上越

證候:足脛寒冷,而反微紅似酣,兼見形寒,脈沉細,或伴大便泄瀉。治則:破陰回陽,宣通上下。主方:白通湯。方藥:附子、乾薑、蔥白、乾薑。

(二)外治法

1.針刺

取穴內關、足三里、中脘、陽陵泉、陰陵泉等,針刺用平補平瀉法,每日1~2次。

2.艾灸

主灸神闕、脾俞、氣海、足三里及胃腹部,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

3.推拿按摩

輕輕按摩胃脘及少腹區,每日2~3次,每次5~10分鐘。以上諸法,有緩急止痛、健脾止瀉的作用。

飲食療法

1.姜棗飲

生薑3片、半夏6克、紅棗2個,煎水飲。

2.良姜粥

良姜15克為末、粳米100克,用水2000毫升,煎良姜至1500毫升,去渣,下米煮粥食之。

3.吳茱萸

粳米50克煮成粥,臨熟加入吳茱萸末3克,蔥白15厘米食之。

以上適用於中焦有寒,納差欲嘔者。

4.益脾餅

白朮120克、乾薑60克、雞內金60克、熟棗肉250克,先將雞內金、白朮軋細焙熟,再將乾薑軋細,共合棗肉,同搗如泥,作小餅在炭火上炙乾,即可食用,每日2~4次、每次l~2枚。

5.苡米粥

生苡米150克、白米50克,先將苡米煮爛,後入米煮粥食之。

以上適用於脾胃寒濕,腸鳴泄瀉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