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影譯製廠

上海電影譯製廠

上海電影譯製廠成立於1957年4月1日,我國唯一的譯製外國影視片的專業廠。它的前身是1949年11月16日成立的上海電影製片廠的翻譯片組。初創期的翻譯片組,設在江西路福州路的漢彌爾登大樓的一間辦公室內。基本成員只有組長陳敘一和翻譯陳涓、楊范;譯製導演周彥、寇嘉弼;演員姚念貽、張同凝、陳松筠、邱岳峰以及錄音師、放映員十餘人。儘管一無廠房、二無設備,三無經驗,但他們滿懷對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熱忱和激情,每天起早摸黑來回奔波,借用兄弟單位的設備和器材見縫插針地投入創作。

簡介

中國將外國故事片或非漢語國語的影片譯製成漢語國語影片的專業製片廠,廠址在上海。上海電影製片廠 在1949年籌建譯製片組。
1950年譯製出第一部蘇聯故事片《團的兒子》。以後經過不斷創作實踐和技術改革,譯製影片的範圍、數量和質量逐漸擴大、增加和提高。
1957年,以譯製片組為基礎,正式建成上海電影譯製廠。50年代,譯製一部影片(以10本計算)至少需要40天,甚至長達60天以上;譯製的年產量在100本左右;技術設施方面,採用光學錄音
80年代,譯製一部影片只需十幾天時間,配音質量可接近或達到原片水平;譯製年產量在500本左右;技術設施方面,採用磁性錄音。在原片缺乏國際音效聲帶的情況下,能採用自行剪輯音效素材等工藝進行補償。到1985年為止,譯製廠先後共譯製了五大洲35個國家生產的故事片、美術片、大型紀錄片和科教片總計700部左右,還配音複製過不少中國少數民族語片和粵語片。80年代以來,又試行把中國影片《孔雀公主》、《武當》、《城南舊事》等譯製成英、法、西班牙等外語片。

榮譽

該廠譯製的許多外國影片在國際影壇上享有很高聲譽。上海電影譯製廠擁有一批深受觀眾歡迎的配音演員。在他們譯製配音的影片中,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安重根擊斃伊滕博文》,日本的《啊,野麥嶺》、《遠山的呼喚》,英國的《苔絲》,法國的《國家利益》,美國的《勝利大逃亡》等獲得文化部頒發的優秀譯製片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