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主要任務是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導下,遵照黨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從事哲學學科的研究工作。

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於1958年。主要任務是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導下,遵照黨中央的各項方針政策,從事哲學學科的研究工作。 五十年來,全所同仁刻苦鑽研,不懈努力,積累了深厚的學術基礎,作出了較大的理論貢獻。20世紀70年代末,率先在上海為解放思想、恢復實事求是的精神而大力開展宣傳,在當時起了積極而重大的影響。進入90年代後,又在論述鄧小平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方面推出了一批重大成果。尤其是在改革開放帶來的宜人氣氛中,哲學所更是取得了豐碩的學術成果。撰寫出版了各類著作200餘部,發表了論文數千篇,所獲各類各級獎狀、獎勵不能盡計。在有些學術分支領域,成為上海、乃至國內認可的重鎮,並湧現出了一批知名的學者。
在學術交流活動方面,哲學研究所不僅積極主辦或參加國內的各種有關學術會議,還極力開拓國際的交流。到該所來訪過的眾多國際知名學者中包括哈貝馬斯,德希達,麥克林,恩德勒,於連等。其中有些與其保持了長期而穩定的雙邊學術交流關係。
根據形勢的發展和人員的變化,哲學研究所不斷調整建制,明確主攻方向。目前共有科研行政人員38名,設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科學哲學、社會哲學、邏輯學等研究室。根據人才的優勢和學術的積累,2003年,社科院將該所的經濟倫理研究、中國學術思潮史研究、中西哲學比較研究和科學哲學等四個學科設定為特色學科,為這些學科人才和學術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010年,中國近現代哲學成為我院重點學科,這幾個項目的有關學者正在承擔“知識經濟時代的倫理研究”、“兩種不同哲學形態的研究”、“中國學術思潮史”等多項國家級與市級重點課題研究。
該所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四個碩士點,以及與復旦大學合作的科學哲學博士點。並管理著《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雜誌,該刊系全國核心刊物,華東地區政治類最佳刊物,在國家同類刊物的質量評比中名列前茅。2010年在上海市委宣傳部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下,該所與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創辦了《哲學分析》雜誌。此外,哲學研究所還主持了一些本院學術中心的工作,它們是:“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倫理研究中心”、“上海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上海社會科學院周易研究中心”、“上海社會科學院精神文明研究中心”等。
該所的周山、周昌忠兩位為社會科學院聘為終身研究員。哲學所先後有五名研究員獲得國家獎勵津貼,他們是:周抗、傅季重、王淼洋、范明生、沈銘賢。
先後擔任哲學研究所領導的著名學者有:李培南、馮契、周抗、付季重、洪秉奇、范明生、王淼洋、徐順教、陳超南等。
現任所長:童世駿;副所長:何錫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