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上海浦東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成立1999年,註冊資金3000萬人民幣,定位於一家投資管理,財經諮詢,商務諮詢等業務的投資管理公司。公司的經營理念把浦東科創,協作企業,客戶,外部專家放到一個協同發展的框架裡面,以充分共享彼此該公司管理兩家上市公司1.5億人民幣產業基金。本公司以投資為核心,以基金管理為特長,構造和協調相關業務活動,力爭成為活躍在全球市場的基金管理人。

基本信息

機構介紹

上海浦東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重點發展地區:為北京、上海、深圳。以經營團隊的智慧,經驗,專業素質等核心,構造和協調相關業務活動,如基金管理、投資銀行、財務顧問,管理顧問,商務策劃等,並且,運用自身和其戰略合作夥伴的各項優勢,把所參與的投資,諮詢的經驗擴張到更為廣闊的領域,以促進中國整體新經濟的發展,力爭成為活躍在投資管理及投資諮詢領域的一流公司。

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專業從事風險投資,主要投資領域集中在IT、生物醫藥、新材料,重點發展地區為北京、上海、深圳。 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浦東新區國有獨資公司,從事高科技風險投資,投資項目涉及IT、醫藥和光電子領域。 上海匯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上市公司為背景,以軟體開發為先導,涉足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中國資本市場迅速發展,浦東科創要在金融創新時代塑造“知識資產管理人”的品牌優勢。

基本信息

成立時間: 1999年11月

資金總量: RMB1.5億元

可投資中國大陸的資本量: RMB1.5億元

投資領域: 生物醫藥、新材料,半導體

投資案例: FanSo深圳大升高科技工程、網威信息安全、中國電信遠程教育網、桑田網路信息、木芙蓉網路媒體、上海浦東計算機網路發展公司

投資地域 北京、上海、深圳

發展目標

(1)規範項目管理,摸索綜合變現機制,快速確立公司在國內創業投資界的地位。將風險投資、投資銀行、資產管理融合成綜合運作的系統,以規避風險,爭求最快與最大的收益。從投資項目設定、實際資本投入、項目監管、變現運作等專業化、程式化的操作,建立一個有科創特色的風險投資綜合運作體系。

(2)充分整合浦東科創股東及戰略合作者的相關資源,以創造精品項目及具有市場影響力項目為基礎,構建一個高效運作的投資產業鏈。以投資對技術的依賴變成各方力量與資源的相互依賴和互動,以創造全新價值和超常利潤。

(3)推進浦東科創國際化進程。 隨著科技與經濟的全球化,資本也將變得越來越無國界,浦東科創的最終目標是走國際化,到國際市場搏擊。

上市公司

新興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專業從事風險投資,主要投資領域集中在IT、生物醫藥、新材料,重點發展地區為北京、上海、深圳

上海浦東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浦東新區國有獨資公司,從事高科技風險投資,投資項目涉及IT、醫藥和光電子領域。

上海匯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以上市公司為背景,以軟體開發為先導,涉足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

投資方向——半導體行業

半導體代工由台灣積體電路公司開先河。其成功主要歸因於其晶圓代工經營模式的首創。晶圓廠投入巨大,一般的IC設計公司根本無法承擔。通過將晶片製造專門化和平台化,使IC設計公司能夠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其核心的晶片設計。該模式成就了台積電,在經歷了21年的高速發展,其銷售規模在2008年達到100億美金,占據半導體代工50%的市場份額,並成為世界第五大半導體公司。

從70年代開始,亞洲國家在半導體行業嶄露頭角。80年代,日本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標桿,其半導體產值占全球半導體總產值的約50%。90年代,韓國在取代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記憶體生產商後,在半導體行業中崛起。2008年,三星電子的半導體銷售額(主要是記憶體)為178億美元,僅次於英特爾,規模居全球半導體公司第二。日本、韓國半導體公司和台積電經過10~20年的發展都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們的成功歸因於充分利用了當時有利的市場環境,更主要的得益於其發展模式的獨特之處。除台積電通過專業化業務模式開闢了一塊新天地外,日本和韓國半導體業的發展則走了一條非常相似的道路:通過建立內生市場扶持弱小的半導體產業,構築系統競爭的的半導體發展模式。

半導體生產製造的主要成本構成:機器折舊50%左右、材料20%左右、水電5%左右、人力10%左右。中國企業可以把握的成本空間僅僅15%。而這15%也確實早已被發揮到了極至。況且,由於技術能力的落後所抵消的成本優勢卻被忽略掉了。在降低成本方面做得更為極端的企業,如上海先進和無錫上華,通過採用舊設備而維持相對較低的設備折舊。但這並沒有使他們更具競爭優勢,被節省下來的成本沒能成為公司利潤而保留下來,卻在大客戶所挑動的價格競爭中被迫讓度出去。

競爭能力

上海浦東科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半導體行業由於較少的差異化緯度,難以形成傳統消費類行業普遍存在的3~4家大公司並存的情況。代工工藝的平台化和設計、製造服務的標準化的殺傷力比普通製造行業更為猛烈。英特爾在CPU市場、微軟在作業系統市場、谷歌在網路搜尋市場、阿里巴巴在B2B市場都是一枝獨秀。在一個為領導者所確立的正統的競爭規則下,不具備技術和服務優勢的企業找不到安全的港灣。

日本、韓國和台灣半導體代工企業的成功對美、歐半導體產業形成衝擊,但,美國和歐洲仍然是半導體產業的中堅力量,其近百年所建立的技術大廈根基依然牢固。從基礎理論研究、工藝和製造技術、產品和套用研發,歐美企業有經過市場千錘百鍊的完整的體系。IBM、英特爾和貝爾等龐大的科技公司憑藉技術積累、研發實力和廣泛的技術和產業聯盟建立起強大的技術和市場壁壘,並引導技術和產品的發展方向。

通過將產業鏈切割的專業化方式和通過封閉式、半封閉式的技術研發的模式突破強者的圍困將注定無攻而返回。無論是從研發技術水平、研發體系、研發投入,還是從對套用、技術發展趨勢的理解深度方面來講,中國的半導體代工企業希望通過獨立的技術研發來獲取技術平台優勢的可能性都是比較微弱的。

所欠缺的是一個適合獨特的發展模式,而這種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我們的優勢,而不是在缺點上修修改改。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已經建立和擁有一個龐大的國內市場和具備一定規模的國內產品和系統公司。中國半導體代工公司可以嘗試的一個策略是以套用和產品,而非傳統的工藝平台模式來切割市場。

前景

中國的企業,包括半導體代工企業,需要關注的不僅是單一技術的先進性,而同時是如何使技術被更好的套用。從這一思路出發,傳統的工藝平台模式-單一工藝平台滿足儘可能多的套用和產品,就顯示出其局限性。從具體產品和套用的要求來調整和改進工藝,並在一個具有較大擴展性的套用和產品領域建立針對性更強的工藝平台和更為完整的子工藝體系,實現從產品和套用的角度來分割市場的目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