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位置
孔廟坐落在上海市嘉定區嘉定鎮南大街,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現占地17畝左右,稱“文宣王廟”,“規制崇宏,甲於他邑”,有“吳中第一”之稱。
嘉定孔廟始建於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700多年中,計整修、重建、增建70餘次。現占地17畝,廟制部分有:大成殿一座5楹,前有月台,東西廡各12楹,大成門3座5楹,東西角門1楹,洋池1泓及石橋3座,欞星門3座;“仰高”、“興賢”、“育才”石柱牌坊各1座,連線牌坊的石欄10餘米及石欄桿望柱頭上的石獅子72隻,名宦祠3楹,土地祠1楹,禮門3楹,鄉賢祠3楹,忠孝詞1楹。學制部分有:明倫堂5楹及前軒3楹,禮門3楹。
孔廟建築體制規模不大,開始僅有大殿和化成堂。淳祜九年(公元1249年)又在大殿前黃泮池,及石橋門前造“仰高”、“興賢”、“育才”3座牌坊。過了14年又重建大殿,命名為大成殿。延至元代又改建化成堂為明倫堂。
嘉定孔廟現為中國科舉博物館,裡面有五個展廳,分別介紹了科舉制度產生的歷史,以及科考的整個過程,以及很多狀元進士的試卷。孔廟內介紹了很多經過科考,
嘉定孔廟
而後成名的士子,幾乎隋唐以來的名人都提到了,裡面有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裡面介紹了許多秀才舉人的故事,還有畫卷,書籍試卷等。
孔廟大堂是擺放孔子塑像的地方,而且還擺放了祭祀聖人時所要用到的器具,很多是樂器,比如編磬,編鐘,古琴,笙蕭等。四周圍牆接近房梁的地方貼的是孔子授學以及孔子與弟子之間發生的一些故事。殿堂內還有孔子與七十二弟子的塑像。
孔廟內有一書院,名山湖書院,並有仿製貢院考場的考場,裡面有些蠟像,形象地表現當時應試的狀態。
孔廟簡介
孔廟大門"欞星門"前有"興賢"、"育才"、"仰高"三座牌坊和石獅欄桿。七十二隻姿態各異的石獅,象徵孔子七十二賢徒。孔廟四周的圍牆,稱"萬仞宮牆"。進門的水池,叫"泮池",鑿於元泰定元年(1324年)。
泮池北是大成門,正中五楹,東西角門各一楹,寬達29米,內有7隻石龜座,各負兩米多高的大石碑,記載歷代修理孔廟情況。東角門壁上嵌有幾塊名貴的石碑,有宋紹定二年(1229年)沈璞撰《嘉定縣學之記》,明宣德十年(1435年)《況郡守政績記》,記載了況鍾任蘇州知府時,懲辦貪污、清理冤獄、興修水利等事跡。
在大成門前後庭院裡,有幾棵龍鳳古柏,據志書記載種植於元至順三年(1332年),共16棵,現只剩大成門前的1棵活著,十分珍貴。
東西兩廡,原來供奉孔門弟子和歷代名儒的牌位,現為嘉定博物館的歷史陳列室。
大成殿重檐飛翹、巍峨雄偉。前置石台,更顯氣勢。大殿面闊5間,進深3間,梁架高昂,枋檁彩繪,保留明代結構。現陳列孔子塑像及孔子和孔廟的資料。
東部有明倫堂、碑廊和當湖書院等建築。明倫堂是歷代儒生講學集會之所,建築別致,3間寬敞的廳堂,前設抱廈,兩邊又有粉牆漏窗,牆外有小院,院中植桂柏樹木,還有一株百年牡丹。明倫堂陳列著中國歷代科舉考試的資料。
明倫堂西有一條碑廊,是1958年修理孔廟時,將歷年收集的碑刻、墓誌和各類石刻嵌於壁間,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庭院東部的當湖書院,也闢為博物館陳列室。書院外牆沿河30多米,還有一條1987年修建的碑廊,內有歷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其中有黃庭堅、文徵明等的珍貴手跡。
最後形成的建築結構是,門前有石柱牌樓三座,東西兩座“興賢”、“育才”,分別建於宋淳枯九年(1249)和元至正十三年(1353);通道正中的“仰高”牌樓高約9米,四往重檐,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沿牌樓有石雕柱,上面雄踞72隻姿態各異的石獅子,象徵孔子72賢徒。與“仰高”牌樓在同一中軸線上的建築,有欞星門、泮池橋、大成門、大成殿。大成殿是祭孔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崇基石欄,莊嚴肅穆。大成殿東的明倫堂,寬敞宏偉,是舊時“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大成殿、明倫堂雖為清光緒初年重建,但仍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現在孔廟內設有“考場”,向遊人介紹古代的科舉制度。
明代時,在孔廟東面開闢桃李園,始造園要求,建有陸居舫、聞籟居、眾芳亭等亭閣,處在孔廟前半里許,歸澄江門(今嘉定鎮南門)內,原有北宋天聖年間建成的留光禪寺,因士人認為有礙孔廟風水,不利於考試中舉。於是在天順年間由縣下令挖土堆山,擋住寺廟,遂命名為應奎山。接著又鑿了一個大潭,將孔廟附近的五條水道引到廟前。應奎山坐落潭中,綠水環繞,素有五龍抱珠之稱。這就是鑿於萬曆十六年(公元1588年)已有400年歷史的匯龍潭。匯龍潭景色映照孔廟,於是嘉定孔廟兼有山水亭台之美,成為嘉定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