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步村

上步村

飛雲街道上步村村齡已有830年,在歷史的跌宕起伏中,上步村逐漸發展成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社會經濟發達、百姓豐衣足食的新農村。上步村建立全學梅烈士紀念館,出版我市首部村志《上步村志》。 上步村舊名周田,後稱上堡、汀灣、上步,位於飛雲江下游南邊,與瑞安市區隔江相望,全村共500多戶、2000多人。該村東鄰門台,南至仙降、塘頭,西靠少埠,北近十八江,河流成網,水浹縱橫,自古素有江南水鄉之美稱。

歷史文化

上步村全景 上步村全景

上步村已有830年歷史,據《上步村志》記載,上步村始於宋·淳熙十四年(1187),最早是楊龍桂跟隨來瑞安出任知縣的兄長楊宗旦,從福建長溪遷徙到瑞安汀灣講學,並在此繁衍後代,由此形成的村落耕讀之風一直沿襲至今。據悉,到清朝中期,上步村已有近30個姓氏,基本上都是從福建等地移民過來。

上步村擁有舞龍、舞獅、踩高蹺、賣紵等寶貴的文化遺產。賣紵是瑞安市飛雲江南岸一帶農村常見的民俗活動,也是當地村民喜聞樂見,有較強地域性和濃厚地方色彩的民間曲藝。據有關資料記載,賣紵活躍在該村已有兩三百年歷史。賣紵研究者何克識告訴記者,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每逢春節前後或農家喜慶之日,一些賣紵愛好者常常登門賀年賀喜,場面十分熱鬧。如今,上步村很多老人還會這門技藝。

每年正月十五,上步村還會舉行鬧花燈、抬閣等傳統民俗活動,端午節開展龍舟競渡等體育活動,豐富村民的傳統文化生活。

上步村湧現出很多對國家、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物,其中有鼎力助鄭和下西洋的明代良吏楊景衡,抗日英烈王運堯、陳勉,“瑞安劉胡蘭”全學梅等。

楊氏三進士

楊家除楊景衡外,後繼有人,先後出了楊昕、楊塽兩位進士,三人都是歷史上少有為官清正、關心百姓的廉官良吏。元至正十九年(1359),楊景衡出生於瑞安二十都(汀灣)的普通家庭,洪武二十六年(1393)中進士後,開始仕途生涯,最後官至福建左參政,主管福建全省財政和民政。

據《明史》記載,明永樂三年(1405)七月,明成祖朱棣命鄭和為特使,率大小船艦62艘,軍隊士卒及隨從人員共2.78萬人組成一支規模龐大的遠洋船隊,載著絲綢、瓷器、茶葉、漆器、銅鐵器和馬匹等物資,開展禮節性友好邦交活動和經濟文化交流活動。船隊在福建太平港停留時,主政福建的楊景衡成為船隊的“後勤部長”,奉命從各州、縣為鄭和物色挑選造船工匠和有航海經驗的水手,為船隊航行提供支持。

在鄭和七下西洋中,楊景衡曾先後五次幫助船隊準備糧食、淡水、藥品、蔬菜,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品等供給物資。楊景衡辦事認真,如期完成任務,深受皇上讚賞,他的事跡被載入《四庫全書》和《溫州府志》,深受後人敬仰。

受楊景衡潛移默化的影響,楊景衡的侄子楊昕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清廉官吏。楊昕從小喜歡讀書,天資聰慧。據《郡志》記載,楊昕24歲參加鄉試,從此進入仕途,正統十二年(1447)中舉人,後來以太學生身份被提拔為松江上海知縣。當時,上海富豪惡霸較多,他們經常用錢財賄賂縣官,到處欺壓普通百姓,老百姓怨聲載道。楊昕到任後,就揭露這些劣跡,並採用寬容政策教育他們,但不縱容他們。幾個月後,境內暴力行為有了明顯下降,社會治安秩序有了很大改善。

瑞安人清朝著名學者孫衣言曾撰文指出,楊昕為官十多年來,生活窘迫,衣著簡陋,吃的也是一些粗茶淡飯,他的妻子也經常因為吃不飽而面露飢色。

楊景衡的侄孫楊塽幼時傳承家風,勤奮學習,博覽群書。明成化十七年(1481)中進士,為明代瑞安的十位進士之一,從此步入仕途。弘治元年(1488)初任福建泉州府推官,5年後升任府通判。

楊塽在任職期間,熱愛百姓,忠於職守,行為淳厚,操守清廉,克己奉公,政績卓著,深受百姓讚譽。弘治十七年(1504),楊塽出任鎮江府同知。後來,朝廷在西峴山悟真寺東大街設“進士坊”旌表,楊塽進階一級中順大夫。

英烈事跡

在國內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時期,上步村湧現出全學梅、王運堯、陳勉等英烈。

全學梅1913年出生於上步村一個貧苦的農村家庭,1927年參加農民夜校學習,宣傳革命理論,發動民眾開展革命鬥爭。一年後,夜校創辦者陳蘭平見全學梅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教她讀書寫字,並介紹她入黨。從此,年僅16歲的全學梅走上革命的道路,擔負起領導全區婦女運動的工作重任。

1930年1月,黨中央巡視員金貫真在瑞安肇平垟召開永嘉中心縣委第二次擴大會議,瑞安縣委根據會議決議,廣泛組織農民赤衛隊舉行武裝暴動,全學梅擔任南區交通員,出色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南區農民革命風暴震動整個瑞安,引起地主豪紳、反動勢力的極端仇恨。當年10月12日,全學梅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嚴刑逼供,她寧死不屈,次日下午英勇就義,被人們稱為“瑞安的劉胡蘭”。

上步村還有王運堯和陳勉兩人為抗日戰爭勝利做出突出貢獻。徐端修和全春波在市玉海文化研究會有關專家幫助下,經過考證發現,王運堯出身於軍伍世家,從小受軍人親職教育和民主革命思潮影響,在青少年時期就立下從戎報國的遠大志向。王運堯從黃埔軍校第三期畢業後,又進入廣東軍事飛機學校學習,是我國首批學習飛機試飛和維修的學員,並赴前蘇聯列寧格勒航空學院深造。回國後,他培養了一大批飛行員和機械師,為我國近代軍用航空事業的起步和空軍的組建作出貢獻。

1938年10月,武漢淪陷,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國民黨的中央重要軍事指揮機構轉移至成都。1941年6月,日軍依仗空中優勢加強對重慶、成都等城市的狂轟濫炸。7月27日,日軍對成都進行輪番轟炸,王運堯不幸罹難。

陳勉從黃埔軍校第五期畢業後,懷著報效國家的理想,參加北伐戰爭。抗日戰爭開始後,他又積極投身抗日救國運動,1938年在江西九江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