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中學

三都中學

三都中學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下村村,全稱為“普寧市占隴鎮三都初級中學”,前身為普寧“三都書院”。三都書院始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院址位於當時普寧縣鐵山魚嶺南麓,俗稱砰硼地,也即現在的下村村北。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三都中學

三都中學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下村村,全稱為“普寧市占隴鎮三都初級中學”前身為普寧“三都書院”。三都書院始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院址位於當時普寧縣鐵山魚嶺南麓,俗稱砰硼地,也即現在的下村村北。舊址現為普寧市占隴鎮三都中學老校舍,背後是三層教學樓橫桓矗立,東面是熱心人士捐資並於2010年年底建成的新教學大樓。

地理位置

三都中學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占隴鎮下村村,占隴鎮西北部,練江北岸;北倚鐵山魚盤嶺、觀音山,東鄰龍秋村,西靠馨香寺、玉溪村,南望練江、下村村。

歷史沿革

清道光年間,因“氵戎”(音同戎)水、鐵山、桂江三都(都:舊時縣轄基層行政區劃單位)距普寧城甚遠,學者方高、蘇才及莊德容等分別提出復興家塾及興建三都義塾的倡議,得到時任普寧知縣陳鳳圖的支持,並由他主持在練江北岸興建三都書院。由於是民心所向,“一倡眾和,心蓋不約而同”,“群情踴躍”,鄉民及僑胞捐資以,設定“學田”,收取“學租”,合力創建三都書院。

1830年(清道光十年),三都書院建成,東莞教諭蘇才即歸任山長。建成授業的三都書院與較早興建的崑岡書院和上社書院並稱普邑三大書院。書院的建築面積2100平方米,格局為三進兩包廂,中廳供文昌帝君像,後樓供韓文公像,講堂及山長臥室、教員及諸生宿舍共28間,圍牆繞周,前立照壁。

1871年(清同治十年),潮州總兵方耀(普寧洪陽人)籌資重修書院,並以餘款置學田,每年租谷除作為書院經費外,還作為給每科試前三名的嘉獎金。

1906年,因1905年清政府廢科舉,改行新學制,各地普遍設立中國小堂,書院由學堂取代,故三都書院改置為高等國小堂,設修身、讀經、中國文學、算術、歷史、地理、格致、圖畫、體操等課程。至此,三都書院進入名亡實存的狀態,三都中學的學生,因為仍然在三都書院原址學習,認為三都書院只是改名了,仍然認同自己為三都書院的學生。

1912年(民國元年),三都國小堂改名“三都高等國小”。

1924年(民國十三年)春,三都高等國小受命改制,新辦國中部,保留國小部,並正式命名為普寧縣立第二初級中學,首任校長陳岱山,此即為今日普寧市第二中學之肇始。

1925年10月,其附屬高小班招收楊德秀等3名女生,創普寧男女生同校之始。

1926年秋,學校遷至燎原鎮烏石村,烏石原址現為烏石國小老校區,原普寧市師範學校附小,老校區內尚存許多寫著“三都學院”的教學用品。

1927年,受時勢動盪影響,學校被迫停辦。

1929年,原普寧縣立第二初級中學訓育主任許蕙生與地方人士張崇岳共同發起,組建復辦普寧縣立第二初級中學校董會,許蕙生任校董主任,聘張崇岳為校長,以烏石高等國小校舍為基礎復辦普寧縣立第二初級中學。

1930年,因大量學生參與革命活動,並和軍警發生衝突,被縣政府下令停辦。

1938年,時任普寧縣長的黃偉卿組建復辦普寧縣立第二初級中學校董會,將馬化龍、盧逢生創辦的“流沙中學”及何立賢創辦的“洪陽中學”合併為“普寧縣立第二初級中學”,校址由烏石遷往流沙華市。後因三都書院學租之爭被降格為普寧縣第二區區立中學。1938年末再次被查封停辦。1945年秋普寧第二初級中學復校,校址設在流沙白塔秦村秦氏祖祠。至此,這一分支脫離三都書院範疇,並逐漸發展為普寧市第二中學,被評為普寧市重點中學、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廣東省首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優美校園,在教學上成為潮汕地區僅次於汕頭一中的完全中學。

1940年下半年,汕頭市立第一中學因抗日需要,內遷到普寧三都書院。抗日期間,三都書院一度改為醫院,醫治抗日愛國軍民。

1969年,在三都學院原址復開學校,定名為普寧市占隴鎮三都初級中學,並沿用至今。

2010年,因學校校舍嚴重不足,大部分班級學生人數達八、九十餘名,影響了正常教學、教育活動的開展。在學校、熱心校友的齊心倡議下,熱心人士紛紛捐款新建新的教學大樓,新教學大樓位於書院舊址東邊,並於年底建成啟用。

現況

三都中學所在的占隴鎮共有5所初級中學:占隴中學、橋柱中學、三都中學、西社中學、新壇中學;還有一所市立完全中學:興文中學。

三都中學在占隴鎮的西北角,為全鎮最偏僻的中學,但是教學成績卻能排名第三,不少科目的平均分還能進入全鎮第一、第二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