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灶鶴歌

起源據介紹,三灶鶴舞是宋代三灶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模仿白鶴的神態動作,研究白鶴的生活習性而創造出來的民間舞蹈。 三灶鶴舞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整個香山縣跳鶴舞唱鶴歌已蔚然成風。 特點解放前,三灶舞白鶴、唱鶴歌的賀年活動,是大年初一至元宵節期間進行。

三灶鶴舞 - 簡介

三灶鶴舞
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公示結束,擁有700多年歷史、多次亮相全市民間藝術大巡遊、為廣大市民喜聞樂見的三灶鶴舞名列其中,成為金灣區首個 “國遺”項目。金灣區文體旅遊局局長張文表示,為了三灶鶴舞更好地傳承,金灣區將打造一個非物質文化展示館,通過圖片、實物進行三灶鶴舞展示,讓珠海市民可以親身體驗鶴舞表演,以使這項富有本土特色的傳統舞蹈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
據《抱朴子》記載,丹頂鶴能活100歲。因此人們常把鶴作為長壽的象徵,並與青松相提並論,用“松鶴延年”、“松齡鶴壽”來象徵長壽。同時鶴被賦予了高潔情志的內涵,成為名士高情遠志的象徵物。

三灶鶴舞 - 起源

據介紹,三灶鶴舞是宋代三灶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模仿白鶴的神態動作,研究白鶴的生活習性而創造出來的民間舞蹈。是當地民間迎春接福、賀老拜壽的一種拜年方式,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據明朝嘉靖二十七年 《香山縣誌》中記載:“小欖何庸,字用中,又字一之。涉獵書史,鼓琴調鶴以自娛,因自號琴鶴東人。成化中,至京師翰貲得七品散官,出入諸名公門下。皆為賦琴鶴東人詩。丘文莊公序之,略曰:昔宋趙清獻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這段文字記載了宋朝香山人趙清獻,舞鶴技術高超,並把鶴舞傳入四川。到了明朝又有一位舞鶴高手香山縣人何庸,因舞鶴出名,得到明朝政府的認可,何庸因此而得到了七品散官,並在京師為各名門望族、文人雅士表演鶴舞。
在清朝鶴舞已成為民眾喜愛的一種民間文娛活動。三灶鶴舞也發展到了鼎盛時期,整個香山縣跳鶴舞唱鶴歌已蔚然成風。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大批日軍入侵三灶島,鶴舞因戰亂而逐漸衰落。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三灶鶴舞再度興起,是村民春節和重大節慶活動的主要表演項目。文革時期,受到破四舊的影響,鶴舞被禁止。改革開放後,文化藝術開始繁榮發展,鶴舞在得到傳承的同時也受到多元文化的衝擊,已近瀕危。

三灶鶴舞 - 特點

解放前,三灶舞白鶴、唱鶴歌的賀年活動,是大年初一至元宵節期間進行。解放後,為了農業、漁業生產的需要,改在農曆新年初一開始至初七結束。既可以在白天也可以在晚上進行。在舞白鶴、唱鶴歌到各家各戶賀年之前,凡36歲以下的男性村民,都要向自己同一宗族的36歲以上的長輩送一張紅帖,貼內寫著某日或某晚上仙鶴會降臨,並提寫其他恭賀新禧等祝福字語,表示對老人家的尊重和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鶴舞表演的動作輕盈靈動,是模仿白鶴捕魚、飛翔、嬉戲、鳴叫、休息等動作而成。鶴歌聲調悠揚,內容健康、高雅、吉慶,多數歌頌社會發展、好人好事,勸人從善,教人上進,有著寓教於樂的作用,很多大人都叫小孩聽從鶴歌的教導。舞白鶴、唱鶴歌是用鼓、鑼、鈸敲打伴奏,聲音洪厚,烘托出喜慶氣氛。

三灶鶴舞 - 傳承

三灶鶴舞
“我們從2006年對三灶鶴舞開始進行發掘和保護,當時年輕人中已經幾乎沒有人學習鶴舞,少數鶴舞傳人都年事已高,鶴舞已經到了瀕臨失傳的地步。”張文介紹說,為了使三灶鶴舞得到傳承,他們一方面積極申報市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爭取上級支持,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尋找青年的鶴舞傳承人,使其後繼有人。2008年,在各方努力下,在三灶海澄國小開設鶴舞傳承班,由三灶鶴舞傳承人之一陳福炎老人親自授課,至今該班已開辦3屆,共有60多名小學生參加鶴舞學習。
鶴舞傳承班招收的都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畢業以後就基本上流失了。目前,三灶鶴舞兩位代表性傳承人中,陳福炎老人已79歲,徐鉅興已82歲,尋找新的代表性傳承人已迫在眉睫。針對傳承人缺乏的難題,今年金灣區將從海澄國小一年級開始招收,一個年級至少選20人,爭取學習鶴舞人數能達到100人左右,先從鶴舞的歷史文化教起,再延伸至鶴舞表演,再從中挑選優秀的重點培養,希望從中找到新的鶴舞傳承人。
由於鶴舞、鶴歌的傳承沒有文字的記載,用口口相傳的形式,僅靠現掌握該技藝的陳福炎、徐炬興兩位老人教小學生鶴舞、鶴歌的技藝。張文表示,今後金灣區將重視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整理,使之形成文字或是音像檔案材料,才能把這獨有的文化藝術傳承下去。

三灶鶴舞 - 開發

為了更好地展示三灶鶴舞的歷史文化,金灣區近期準備投入50萬對位於三灶海澄村的尚賢齋進行改建,把它建成一個近五百平米的非物質文化展示館,將展示一些鶴舞圖片、鶴舞表演道具等。據了解,目前正在做展館方案和設計,該展館建成後將對市民免費開放,市民不僅可以欣賞優美的圖片,還可以親身體驗鶴舞的步伐動作,模擬一次鶴舞表演。鶴舞傳人還將不定期在展示館附近現場表演鶴舞。
張文表示,除了三灶鶴舞外,三灶還有花袖、起名、定家灣茶果等多個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金灣區將不斷發掘當地的傳統文化底蘊。今後,金灣區將把三灶鶴舞和當地旅遊結合起來,把三灶萬人墳、慰安所、碉堡、木頭沖村等文物古蹟結合起來,進行整體包裝開發,作為三灶鎮一系列的旅遊景點開發,使其成為當地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八方來客。據透露,下月底,作為三灶鶴舞傳人的譚森榮、譚錦徽父子將亮相上海世博會,為“廣東周”添彩。

相關文獻

  • 萬方數據學位論文廣東珠海地區三灶鶴舞民間舞蹈形態的調查研究與整理 - 2010
  • 萬方數據期刊論文珠海市體育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 體育文化導刊 - 2011 ( 7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