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質

自從有了世界,這個世界的萬物便有了緣頭。緣頭包括相似、相反或相對。由於物的相似,產生了物種(不單指生物)。而物的相反或相對,使得物與物之間有了區別,種群與種群和個體與個體的辨別就在此。

名稱

非物質

簡介

自從有了世界,這個世界的萬物便有了緣頭。緣頭包括相似、相反或相對。由於物的相似,產生了物種(不單指生物)。而物的相反或相對,使得物與物之間有了區別,種群與種群和個體與個體的辨別就在此。
有了物質,也就有了非物質。1963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英國爵士艾克理說:“人體內蘊藏著一個‘非物質’的思想和識力的‘我’,……在肉體大腦死亡之後,仍然存在並仍能有生命活動形態,可以永生不滅。”1981年榮獲諾貝爾醫學獎的美國史柏理博士說:“人的自我是一種嶄新的或必要的非物質。”當然,他們所說的非物質,只局限到了“人”上。
任何事物的內涵和外延都不會有明確的界限,不同的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同。“非物質”這一概念,在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的《非物質》一文中,更多地傾向於科技對人類的思想、認識、精神方面的影響和作用。如:“非物質”的一個方面,而且決不是最不重要的一個方面,就在於它們意味著這樣一種身份的喪失。正如物質是控制物質的主體為了達到自身的特殊目的而需要的補充一樣,“非物質”也不例外,就其矛盾的概念而言,“非物質”對一個規劃來說意指一種不再是實物的物質(不管“野蠻”與否);對“人”來說,它揭示了一種可與自身的分解相比較的分解。這些“非物質”大多產生於電腦和電子技術科學,或至少產生於使用電子技術科學之方法的技術。……現在,技術科學侵入進來,瓜分了它的地盤;在這裡,它們發現和發展了“非物質”,與在其他領域探察出來的非物質相類似(即便一般說來更複雜一些)。它在論述選擇“非物質”這一術語的原因中也指出:“信息不能脫離支撐物(物質)……”,“在‘非物質’的大家庭里,精神和物質成了表兄弟。”當然,非物質與物質的對立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非物質》中把它舉例為“精神”、“人員(政府和軍隊中的人員)”、“(電腦中的)軟體”、“(對生產客體、自然客體或藝術品等分析中)形式”、“(哲學和神學)思維”、“(古典物理學中)能”、“產品(解剖、印刷、造幣和鑄造;藝術的再生產和繁殖問題”、人際關係等。當然,這也是非物質中的一部分。
所謂物質,就是獨立存在於人的意識之外的客觀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其實,這是理想化了,物質與非物質的影響和制約是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因為非物質產生於物質,對人來說,它看不見,摸不著,甚至感覺不到,但它的存在卻是客觀的,是受人意志作用而作用的一種模糊東西。這在生理科學上也同樣得到印證,加拿大著名的神經生理學家潘菲特博士也認為人類並不僅是只有物質的軀體,必然兼有無形的非物質靈魂。說到“靈魂”,你也許會認為這是迷信,是不可信的。但我告訴你,民間諺語“迷信迷信,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一點多不假,對待任何人、任何事物,我們不能一棍子打死地下結論,萬物具有兩面性。科學也一樣,它同樣有犯錯誤的時候,它同樣有局限性,我們也不能做科學的信徒而妄殺對人類有意的它的對手。人的夢、一不小心、無意識的、不由自主等都是受到非物質的影響的結果。佛教經論在論述世俗方面指出,眾生正是以非物質的我執心識為因,而漂流於三界輪迴的。世界上最有名的數學家紐曼博士,曾提出:“人體可能具有一種非物質的‘識我’控制著肉體的大腦和遙控物質。” 上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196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威格納博士也認為:“人類具有一個非物質的意識力能夠影響物質的變化。”
非物質不單指意識,它廣泛存在於一切物質。意識僅是人的頭腦對於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過程的總和。存在決定意識又反作用於存在。萬物都能產生和接受非物質,只是效果不同,它們也不能像人類一樣用文字或語言表達,所以,對非物質的研究,也只能在人的意識上下功夫了。其中,思維又對非物質起著引導作用,進而影響實情。
有生命的東西都會對某件事做出相應的思維模式,事與東西都是客觀實在的,思維與實情就有了密切的聯繫。
首先,思維是實踐中了解和掌握了某方面的知識,發現某種規律之後在腦中產生和逐漸修改、積累的定向模式化的東西。“實踐出真知”,使原接受或未知的知識、情況在腦海中做出正確的判斷並記憶和加固,最終形成主觀上對事物作分析、辨別的具有普遍性與特殊性的思維。
就像醋,不言而喻,它是酸的,如果一個人不聞或品嘗一下,他將不會對醋味有所感受;不過,醋的酸是人類公認的。又比如一個瓶子,在沒有破碎之前,對於昨天、今天和明天的瓶子,人們都會認為是完全同樣的一個瓶子。這就是思維的普遍性。但“佛陀則告訴我們,它(瓶子)是在剎那剎那地變化破滅!”又如水果,有人愛吃蘋果,有人愛吃梨,誰都沒有錯,各抒己見亦有其理,破了千篇一律,各自形成各自的愛好——思維的特殊性。
其次,思維能正確或錯誤地判斷實情。一般人往往僅以自己的見聞和經驗來判斷一切事物,但這往往又是不可靠的,我們的感覺和經驗經常在欺騙自己。比如,在看電影時,觀眾認為電影裡人物的動作是那么活靈活現連續不斷的,但懂得一點電影原理的人們都知道,電影的放映實際上是由一幅幅靜止的畫面串起來的,因為播放的速度很快,人的肉眼就覺察不出來了,誤認為是連續的動作。因此,人類的經驗往往就是對事物表層現象的一種虛假體驗,對此,科學家們也有類似看法,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家威斯柯夫說:“量子力學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非物質能力,可是並不因它不可看見,我們就不能認識它和不相信它。在科學上幾乎每一件事都是超過你的直接經驗的。”思維對實情的反作用類似於心理作用,但它在範圍上有限制。對客觀存在的自然界、社會、規律、知識等無影響,如:已死的樹木不會立刻活起來;今天還是國小生,明天不可能成為總統;一杯水,總是越喝越少;1+1=2在數學角度是對的,在某種哲學意義上講是錯的,這些都是思維無法改變的。
對於還未發生的或已發生的尚未知曉的事的預測做出相反的思維論斷可以改變不利。正因這一規律人們尚未發現或未充分掌握利用,很多有志之士壯志難酬、事與願違。就像祈禱,不願在心裡說:“我將來的生活必將更殘,肯定會……”,而是默默告訴上帝並祈求改變自己的困境,致使困境更困。這就是“出乎意料”、“意料之外”、“不順心”、“意想不到”、“不可思議”等的淵源。但是那種改變在別人的思維控制下又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所以只能不告訴別人僅在自己心裡做計畫。
從反面或對立面在思維上肯定,得到正面的結果,是主觀能動性的超越和利用。如果你做了某事而怕別人不理解,就從思維上定向:“別人肯定不會理解,肯定不會理解……”這就千里傳情而達萬人之心,但必需在承認事物客觀存在的情況下才可行。
因此,我們應正確處理思維與實情的關係,使人際關係和社會不斷發展,得到促進,使儘可能多的實情得到好的結果,有重要的意義。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和某人的想法、見解完全一致,而在各自說出之前並沒有商議,甚至答案都是猜測,也就是所說的“不約而同”、“不謀而合”,其實,這就是非物質的一致作用,不過這種作用的產生和如何利用,我還沒有認識。
我們知道,思維屬於意識的一種,而意識又是非物質的真子集,我們在利用物質的同時,應努力對非物質進行開發、研究和利用,來造福人類。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