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饒三清山

江西上饒三清山

三清山(Mount Sanqingshan National Park,Parc national du mont Sanqingshan)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距玉山縣城50公里,距上饒市78公里。屬懷玉山脈。為道教名山,風景秀麗。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9.9米。2008年7月8日,在加拿大魁北克(QUEBEC,CANADA)召開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中國三清山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上饒三清山成為中國第七個、目前江西唯一一個世界自然遺產。

基本簡介

三清山坐落於江西省東部門戶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接處,距玉山縣城50公里。因玉京、玉虛、玉華“三峰峻拔,如三清列坐其巔”而得名。風景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最高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為懷玉山脈的主峰。懷玉山因“天帝遺玉、山神藏焉”,風光無限,別具精神而得名。

三清山集天地之秀,納百川之靈,是華夏大地一朵風景奇葩。她兼具“泰山之雄偉、黃山之奇秀、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青城之清幽”,被國際風景名家譽之為:“世界精品、人類瑰寶、精神玉境”。她以梯雲嶺、南清園、萬壽園、西海岸、玉京峰、陽光海岸、三清宮、玉零觀等十大景區引人入勝。山的東南麓水連三清湖,山光水色,溶洞奇石,美不勝收。1988年8月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2008年7月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現為國家4A級風景旅遊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風景區風景區

三清山以“絕”驚世。峰巒“秀中藏秀、奇中出奇”,是“雲霧的家鄉,松石的畫廊”。奇峰怪石、古建石雕、虬松麗鵑、日出晚霞、響雲盪霧、神光蜃景、珠冰銀雪異美無比。“司春女神”、“巨蟒出山”、“觀音賞曲”惟妙惟肖。旅行家贊曰:“攬勝遍五嶽,絕景在三清!”

三清山聚“仙”顯名。玉京、玉虛、玉華摩天柱地,峻拔巍峨;蓬萊、方丈、瀛洲翠疊丹崖,蔥鬱流麗;瑤台、玉台、登真台松奇岩怪,空靈清虛;龍潭、玉簾、冰玉洞飛瀑流長,灑脫飄逸;猴王獻寶、老子看經、媽祖導航氤氳飄緲,渾然天成。

三清山得“道”彌彰。東晉葛洪“結廬練丹”于山,自古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譽。宋尤其是明以來三清宮等道教建築依山水走向,順八卦方位,將自然景觀與道家理念合一,方圓數十里,道風濃郁,道境昭然,玄謎隱奧,有天下第一露天道教博物館之稱,今有人考為明代失蹤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終隱藏身之所。

三清山居“位”獨優。地當浙贛之交,東達滬杭,南通閩粵,西迎荊楚,北望蘇皖,接黃山而攜龍虎,近武夷而處其中。浙贛鐵路、滬瑞高速、景婺黃常高速、320國道和205國道,與景區旅遊專線、環山公路緊密相連。

地理位置

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東部門戶玉山、德興兩縣(市)交界處,東鄰浙江省,它的地理位置是北緯28°54’、東經118°03’,緊靠浙贛鐵路幹線和滬瑞高速公路。古為饒、信、衢三州之會。主峰玉京峰海拔1819.9米,因山有三峰,名為玉京、玉華、玉虛,如三清(即玉清、上清、太清)列坐其巔,故名。三清山南北狹長,景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由於長期地質地貌變化,形成了三清山別具一格的奇峰怪石、急流飛瀑、峽谷幽雲等雄偉景觀。

三清山具體詳盡的位置是,位於上饒市玉山縣紫湖鎮、懷玉鄉、南山鄉大部分範圍和德興市坂大鄉小部分範圍內。三清山金沙索道位於玉山縣紫湖鎮以北三清山金沙村,三清山南山索道位於玉山縣南山鄉東坳村。三清山東距浙江衢州90公里,南距福建武夷山市115公里,西距上饒市78公里,北距安徽黃山市263公里。景區總面積229平方公里,中心景區71平方公里。

玉山縣城是距離三清山最近的城市

地質特點

三清山神奇壯麗的景觀是與適宜的地質、氣候分不開的,是地殼運動對地質作用長期變遷的產物。三清山在地質史上經歷了14億年的滄桑巨變,曾有三次大海侵和多次地質構造運動。

第一次大海浸發生於14億年前的中元古界。那時三清山地區的地殼運動正處於“地槽”沉降階段,海水浸沒達4億年之久,沉積數千米厚的雙橋山群的復理式海相碎屑岩,並夾雜有海底火山噴發物。在“晉寧運動”後,才結束了地槽式沉降歷史,地殼開始逐漸回返上升,出水為陸,三清山地區進入相對穩定的“地台”階段。此後地殼仍有升降,只是沉降速度和緩,範圍廣闊。

在距今6億年前的震旦末期,發生第二次大海浸,海水浸沒達1.6億年之久,一直延續到奧陶紀末期,沉積4000多米厚的淺海相砂頁岩和碳酸鹽岩類,並含有三葉蟲、筆石和海綿等海相古生物化石。以上兩次大海浸,曾使三清山本部變成一片汪洋大海。後經奧陶紀末期的“加里東第一幕”造山運動,三清山從此完全脫離海水環境,不再接受沉積。

在距今4.4億年前的志留紀早期,雖發生第三次大海浸, 但海水僅到達三清山東南角的邊緣部分。直到1.8億年前,侏羅紀晚期與白堊紀,三清山區域內發生異常強烈的造山運動,即燕山期運動,並伴隨有大規模的酸性岩漿浸入活動,從而奠定三清山構景的地質基礎。

在距今二三千萬年前的年代裡,相繼發生喜馬拉雅期的造山運動,即新構造運動,山嶽大幅抬升,伴隨水力侵蝕作用的強烈下切,使地勢高低差懸殊。由於三清山的地質環境正處於造山運動既頻繁又劇烈的地段,所以斷層密布,節理髮育,尤其是垂向的斷層和節理特別發育。山體不斷抬升,長期風化侵蝕,加上重力崩解作用,形成了峰插雲天,谷陷深淵的奇特地貌。三清山風景區的形成,可說是天工造物,大自然的傑作。

主要景區

三清山十大景區:

1、南清園景區; 2、三清宮景區; 3、玉京峰景區; 4、西海岸景區

5、東海岸景區(陽光海岸景區); 6、萬壽園景區; 7、玉零觀景區;

8、西華台景區; 9、石鼓嶺景區; 10、三洞口景區。

三清山十大勝景:

蓬萊疊翠、萬笏朝天;

玉女開懷、仙翁現陽;

老道拜月、葛洪擎丹;

猴王獻寶、神龍戲松

風雷晨曦、西海晚霞。

三清山三大絕景:

東方女神 巨蟒出山 觀音賞曲

1、東方女神
位於南清園東北,金沙索道上站上方,為三清山標誌性絕景。原名女神峰,又稱司春女神,海拔1180餘米,通高86米。整座石峰造型就像一位秀髮披肩的端莊少女,天設地造,鬼斧神工,惟妙惟肖。億萬年來,女神端坐山巔,默然注視芸芸眾生,神態祥和。世人認為她是東方聖神,春天的化身,因而稱之為“東方女神”。東方女神與巨蟒出山左右相向巋然屹立,象徵宇宙天地陰陽和諧,三清仙道天人合一,驚世絕配無與倫比。

2、巨蟒出山

位於金沙索道上站上方,南清園游步道東北關口處,三清山絕景之一。海拔1200餘米,垂直高度128米,是由風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崗岩石柱。峰身上有數道橫斷裂痕,雖經億萬年風濤雨雪,凜然屹立不倒。頂部扁平,頸部稍細,峰腰最細處直徑僅約7米,狀極突兀,形似一條巨大蟒蛇,破山穿地昂然挺拔而出,直欲騰空沖天而去,故名。此景剛勁多姿,有移步換形之妙,在不同的方位變幻出不同的景像,呈現出“彎刀石”、“仙翁頂仙童”、“白娘子醉酒現原形”、“定海神針”等多種逼真的奇妙景觀。

3、觀音賞曲

位於梯雲嶺天門群峰之中,由兩座象形石峰一前一後相疊組成。前為老道葛洪像,後為南海觀音像。相傳晉朝葛洪到三清山創道煉丹,感民間疾苦,坐彈琵琶對天傾訴。琴聲感動天庭,觀音順音下凡,合十聆聽賞曲,故留此法相於梯雲嶺中,讓高山流水永奏天籟之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