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The second theorem of three wood
定義:對於任何有關坐標,運算以及數列等數學題,其結果或者過程中一定存在數字,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常見數字,如:0、1、2、2√2等。
簡介
概念對於任何有關坐標,運算以及數列等數學題,其結果或者過程中一定存在數字,且大部分情況下都是常見數字,如:0、1、2、2√2等。
示例:
Q:2-1=?
分析:其中“1”是數字,“2”也是數字,“-”是運算符號(也可以作為負號,將“1”連起來可看為“-1”),“=”是方程中的一個常見負號,用來表示等於,而“?”則表示要求的結果(可以看做是未知數“x”)。那么,很顯然,這是一道有關運算的數學題目,對於解這類題目,如果要用常規的思路進行解答,也許我們能很快的答出“?”的值是為1的。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思維,進行對“?”的猜測的話,我們腦海中應該首先應該浮現出的一些比較常見的答案,比如:0、1、2、2√2等。因為出題人往往要答題人在運算上少出些錯誤,所以答案往往不會太難求出,因此在準備苦苦運算之前,應該先學會猜答案,並將猜出的答案帶入題目當中去,看看符不符合題目要求,顯然,如果我們猜1,是非常符合上面的題目的要求的
A:猜測答案為0,並帶入原式→2-1=0,不符合基本運算規則→猜測答案為1,並帶入原式→2-1=1,∵2-1=1,∴?的值為1,解答完畢
套用
也許對於上面的示例而言,這種基礎計算題並不需要很大的運算量,不用猜測答案也能夠得出結果。但是對付於比較複雜的題目的時候,猜測就顯得比直接求證快了。因為出題人的心理打心底也是希望考生能夠考出好成績的,雖然不排除個別心理陰/暗的變/態老師會出一些屌爆的運算難題,但是計算結果為常見數字這條定理還是普遍適用的。
優點對於絕大部分有關坐標,運算以及數列的數學題,首先對可能的答案進行猜測並驗證,如果實在無法求得所需的答案在進行常規思路的解答,以減少在很簡單或很難的題目上的時間浪費。同時這條定律在驗算方面也有非常大的作用,對於解出不常規數字的解(如:124892√1689等),可以優先作為檢查是否計算或過程失誤的對象。
缺陷1、儘管這條定律在絕大部分題目當中是普遍適用的,但對於屌磚的題目並不能很好的發揮出原有的優勢
2、對於多解的題目,往往只能求出其中一個或兩個解,也就是說,這條定律不能發現題目本身到底有多少種情況,因此對於可能存在多解的題目儘量不要多用此定律。
發現
據說,發現這條定律起源於三木童鞋抄作業……每天早上,三木童鞋拿著筆奮筆疾書抄的時候,細心的他總是發現,在抄數學作業的時候,題目的答案總是圍繞著0、1、2、2√2等數字打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令三木童鞋百思不得其解。通過長期抄作業的經驗和善於總結規律的天賦,他終於發現,原來題目的產生與出題人的心理有著必然的聯繫!因為出題人的心臟總是遭受各種各樣的刺激,為了緩解自己的心理壓力,延長自身壽命,以及苦苦追求增肥的夢想,他不得不將題目的難度係數降低,不得不把計算結果變得單一,不得不把答案弄成√2+1……
就這樣,掌握出題人的心理三木童鞋把握了解題的脈絡,並在日後將這個理論發表出來,將其命名為:三木第二定理。並且以此獲得了291屆諾貝爾數學獎的得主,也成為了首位連續兩年獲得諾貝爾數學獎的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