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印花方盤

三彩印花方盤三彩刻花鷺蓮紋盤,遼,高3.1cm,口徑12.2cm,足徑7.5cm。 盤口呈九瓣菱花形,盤心坦平,淺壁。

簡介

三彩印花方盤 三彩印花方盤

三彩印花方盤,遼,高2cm,口徑12cm,足徑7.5cm。 盤四方花口,口微敞,平底。盤內四面立壁均分飾2開光,每開光內飾花卉1朵,花卉兩側對稱飾捲雲紋。盤內底四角飾葉紋,底心模印團菊1朵。盤內施黃、綠、白三色釉彩,盤外施半釉。 此盤暗劃之線條流暢自然,以氧化鉛為助熔劑的低溫黃、綠、紫色釉搭配協調,特別是所用葡萄紫色釉在遼三彩器中極為少見,故此盤是研究遼三彩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歷史

方盤器型來源於契丹盛食器木碟。契丹民族長期生活於北方草原,山川湖泊、草原土地使他們養成了自己強烈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方盤和木碟的造型就突出體現了契丹人的審美需求。遼代工匠在造型設計上很講究輪廓線的使用,利用橫線、豎線、斜直線、折線、曲線等線索,巧妙組合成方盤穩定秀美、氣韻生動的形態。遼代工匠善於捕捉自然界的植物造型,根據自己觀察和理解與實用需要完美和諧地結合起來進行創作。以連續的曲線構成花式口,用短斜直線構成器物的腹,方盤猶如一朵盛開的鮮花給人形體美的感受。方盤的設計如花型,但首先注重的還是實用性。三彩方盤既是實用器也是藝術品,既有實用功能又有審美價值。而唐三彩一般為冥器,非實用物。

文化

方盤的釉色之美,體現了契丹民族對大自然的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契丹人長期生活在茫茫草原,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冬季皚皚的白雪、夏季碧綠的草原、秋季金色的草木,是映入人視野中的主要景色。契丹人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必然把自己的情感融進瓷器的製作中。遼三彩方盤釉色以黃綠白為主調,彩色鮮艷,搭配合理,雖僅三色,運用得恰到好處。以暖色調黃色繪花,配以冷色調綠葉,對比鮮明。以白色為地,並點綴花蕊,過渡分明自然,使紋飾主體牡丹花突出醒目,達到了表述花繁葉茂的藝術效果,也體現出契丹人對多姿多彩生活的嚮往。

方盤的紋飾圖案化,構圖均衡對稱,是遼代工匠在瓷器裝飾中典型的表現方法。遼三彩印花方盤正方形曲邊花式口,平底,內底正中印四葉牡丹花一朵,四葉尖分別直指盤的四角,內壁的四角壓印對角短線,內壁的四個面均壓印一條中線,將每個面都分成二等份,每條中線和對角線的兩側均印同樣的捲雲紋,雲紋之間印小花一朵。色彩設計也講究均衡,黃花綠葉,綠雲黃隔線,不論以哪一條隔線,哪一個角度為中線的兩側的器型、紋飾乃至三彩釉都是對稱的。這種對稱的處理,呈圖案化,構成了三彩方盤造型裝飾藝術中均衡、平齊和安定、和諧的藝術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