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戰鬥機

三式戰鬥機

三式戰鬥機,土井武夫設計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一款量產的液冷式活塞引擎戰機。

日本陸軍三式戰鬥機川崎Ki-61 飛燕(Hien)為土井武夫設計,日本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唯一一款量產的液冷式活塞引擎戰機。
Ki-61 飛燕(Hien)一型丁 基本資料 乘員 1 製造商 日本川崎 美軍代號 Tony 機身尺寸 長 8.75 m 翼展 12 m 高 3.7 m 翼面積 20m/平方 重量 空重 2,380kg 最大起飛重量 3,616kg 動力 發動機 川崎‘Ha-40’倒V型12缸液冷活塞引擎 出力 1,175 HP 性能諸元 極速 590 km/hr 航程 1,800 km 升限 10,000 m 武器系統 機炮 20 mm兩門 機槍 12.7 mm兩門 炸彈 250kg炸彈2枚Ki-61 飛燕(Hien)一型丁 基本資料 乘員 1 製造商 日本川崎 美軍代號 Tony 機身尺寸 長 8.75 m 翼展 12 m 高 3.7 m 翼面積 20m/平方 重量 空重 2,380kg 最大起飛重量 3,616kg 動力 發動機 川崎‘Ha-40’倒V型12缸液冷活塞引擎 出力 1,175 HP 性能諸元 極速 590 km/hr 航程 1,800 km 升限 10,000 m 武器系統 機炮 20 mm兩門 機槍 12.7 mm兩門 炸彈 250kg炸彈2枚

三式戰鬥機在官方程式上並未進行取昵名的儀式,飛燕這個名稱是到1945年三式戰的存在被日本民間所知並獨自取名
1937年在德國梅賽德斯-賓士公司的授權下以DB-601引擎為藍本,川崎開發出Ha-40機械增壓倒V型汽缸液冷引擎,有助於飛行員的前方視野和引擎維修,1941年12月川崎製造出搭載液冷引擎的Ki-61戰機,原型機測試時曾飛出時速591公里的高速,與其他自德國引進戰機的對戰結果也堪稱優秀,對此日軍高層感到滿意並於1942年初開始量產。
不過,測試時原型機安裝的是之前決定廢棄的Ki-60戰鬥機上的DB-601發動機,而非日本的Ha-40。等到量產時,日本無法確保製造液冷引擎高溫零件所需的鎳供給來源,為了不影響後續量產日本軍方決定讓缺乏重要金屬成分的Ha-40引擎繼續量產,因此引擎的妥善率開始一落千丈,聯帶的讓飛燕的服役成為一場災難。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陸軍航空隊雖靠著九七式與一式戰鬥機在東南亞取得短暫的制空權,但1942年後盟軍的新型戰機逐漸代替1930年代的舊機種,日軍在飛機性能上開始落入劣勢,故急需新戰機扳回一成,在此之下1942年開始量產的飛燕成為首選。1942年日本成立了使用飛燕的飛行68戰隊與78戰隊,並投入紐幾內亞戰場,不過因為引擎問題因此用飛行轉場的2個戰隊在尚未到達駐地前就損失了3成的飛燕。
1943年7月Ki-61飛燕在南太平洋紐幾內亞戰場上投入實戰,由於為日軍不熟悉的液冷引擎且較複雜,引擎維修需要的機材完全只能依靠船運,當後勤補給困難時大部分的飛燕處於故障待料狀態。同年8月,2個戰隊可使用的飛燕就只剩6架,之後再補給來源斷斷續續下仍堅持了一段時間,直到1944年3戰力才完全到底,同年7月解散。呂宋島戰役時在菲律賓使用飛燕的部隊有17.18.19三個飛行戰隊,並參加了部分對艦攻擊,但是在駕駛員與維修員都訓練不足的狀況下實際戰力仍然十分糟糕,即使川崎方面不斷進行改良,但是引擎妥善率問題在補給不足的外地作戰部隊眼中看來始終無解。
戰爭進入後期,美軍以跳島戰術連奪塞班島、硫磺島後,以新開發的戰略轟炸機B-29超級堡壘開始轟炸日本本土,這時候因為在本土後勤補給方便,妥善率提高起來且高空性能優異火力較強的飛燕,便成為日軍防衛本土對付B-29超級堡壘的利器。
一型甲(Ki-61-I甲)、一型乙(Ki-61-I乙)、一型丙(Ki-61-I丙)、一型丁(Ki-61-I丁)
飛燕一型總產量:2900餘架。
1944年日本川崎將取得授權的DB-603引擎國產化稱Ha-140(1450HP),換裝新引擎的稱為飛燕二型。
二型(Ki-61-II)、二型改(Ki-61-II改)、二型甲(Ki-61-II甲)、二型乙(Ki-61-II乙)
飛燕二型總產量:300餘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