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小鋪鄉三家村“竹馬舞”
竹馬舞又稱“跑竹馬”。竹馬是一種民間舞蹈所用的道具,每個重約7公斤,由多層麻紙打造而成,不僅外形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而且耐摔耐碰、不生蟲不變形,經久不腐,是民間藝人的一門絕技。表演者一般是把竹馬用繩索捆在身上,並手持馬鞭,隨著樂器做出各種騎馬動作。該舞粗廣豪放、動作逼真,步伐驕健,大陣變化結構嚴謹,緩時鑾鈴叮咚似行雲流水,急時戰鼓轟轟如萬馬奔騰,顯示其端莊高雅,再現了中原民眾的淳樸民風,演唱時悅耳動聽,悠閒瀟灑。獨在其《四句腔》在中原大地獨一無二,特再以區區七匹“馬”展現萬馬奔騰之場景,在中原大地絕無僅有,風格獨特。
起源、傳承與發展
這種表演起源於明朝初年,是當時三家村先民們為慶豐收、鬧新春“呈技藝以悅神明”的喜慶活動而創作,歷經社會變遷、戰火洗禮,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據傳,三家村竹馬舞表演在明萬曆年間達到高潮,日寇侵占中國後隨著古集會的蕭條而走向低谷。新中國成立後,民眾喜慶勝利,三家村竹馬舞再次恢復表演,曾到王莊參加慶賀十三區成立大會演出並獲獎。“文革”期間,竹馬舞成為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象徵萬馬奔騰鬧革命,演員們穿著綠軍裝、戴著軍帽多次進滑縣演出。後來還外出表演,北到安陽,南至王莊,東至棗村鄉,西至濬縣,深受民眾的喜愛。當地文化部門介紹,新中國成立後,“竹馬舞”的演唱歌詞也不斷更新,在保留老節目的同時,不斷與時俱進,成為民眾自娛自樂的好形式。
表演形式
竹馬舞表演,前有旗、鑼、傘、扇開道,緊跟著大號、戰鼓、大鐃、大鑔、鑼等烘托。在大號嘹亮、戰鼓震天聲中,演出隊伍隨之而來,列隊有致,護會人員兩邊保駕,如皇帝出宮。隊伍後邊有高音鼓等細銅器敲打隨和,煞是熱鬧。全場演出的演員有100多人。
據介紹,竹馬舞用的是打擊樂伴奏,包括戰鼓、四大釤(大鐃、大鑔)、尖子號、大鑼、馬鑼、嘟等,打擊樂是催陣的戰鼓和號角。主要角色包括元順帝、四位王妃、兩員戰將。為增加演出的娛樂性,在流傳中還加上了韓湘子、丫環、打皇傘的侍者等。表演的線路是古代戰場上作戰時多種陣法的變化。開始之時,演員用馬鞭向觀眾丹鳳三點頭,以示尊敬。初起似行雲流水,至大陣變化時如萬馬奔騰,粗獷豪放、大氣磅礴。陣勢雅名已失傳,其俗名有兩釤門、十字進、夾底牆、套搭彎、珍珠倒捲簾、連環扣等。
表演中是舞過即歌,演員演唱的是《四句腔》,也稱《跑馬調》,據傳為古老的元曲曲牌。由兩位演員各自清唱,然後打擊樂(邊鼓、中虎鑼、二鑼、手釵四樣樂器)在唱者過渡音時伴奏,腔韻獨特,委婉動聽,悠閒瀟灑,自成一體。傳承下來的曲目有《觀店》《渡林英》《渡文公》《劉芳孝母》等。節目快結束前,打叉的下場。“打叉”顧名思義即丑角,以搞笑為主,演員以獨特的節奏和腔韻及詩歌快板的形式講述故事,令聽眾捧腹大笑,喜淚沾襟。
相關評價
民俗專家認為,三家村的竹馬舞是先民們聰明才智和創造力的結晶,藝術風格獨樹一幟。為我國民間藝術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資料佐證,是非常珍貴的中華民間藝術瑰寶,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借鑑、科學研究、藝術觀賞、保護傳承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