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研讀三國史,常苦於對三國地理的茫昧。蓋緣《後漢書·郡國志》所記止於漢順帝末年,《太康地誌》所記則始於太康元年。自漢沖帝永熹元年(145年)至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期間135年,郡縣廢置離合,付之闕如。《三國志》又無《志》,雖《紀》、《傳》時載郡國廢置,而立縣不書;且只有縱的敘述,缺乏橫的切面,難於給人完整的三國地理概念。清人洪亮吉撰《三國疆域志》,試圖彌補這一缺陷,而欠當之處不少。謝鍾英因撰《<三國疆域志>補註》,吳增僅又撰《三國郡縣表》。王先謙匯此三書精華於《後漢書·郡國志集解》,以三國末年為時間斷限,述其異同,正其訛誤。“使三朝分合,粲然具陳。考漢晉者無時代隔閡之嫌,讀國志無疆域茫昧之嘆!”雖有失誤(如謂箕谷在褒中,太原郡領有慮*,陰山縣在今廣東陽山縣東,與《漢書補註》異;誤引《宋書·州郡志》謂江夏郡之石陽,吳立;誤黃初三年及七年,文聘屯石陽兩事為一事;誤豚水為三岔河,存水為可渡河,夜郎為故且蘭等),然瑕不掩瑜。今以《三國志》及該書為主要依據,撰成《三國地理志》,列三國郡縣及重要地宅,敘其疆域、沿革、有關史實,評述諸家意見,採納王國維的研究成果,並注今地地名。聊補史學界空白,不當之處,尚祈賜正!
目錄
關於《三國地理志》
魏國
一、司州
(一)河南郡
(二)河內郡
(三)河東郡
(四)平陽郡
(五)弘農郡
二、豫州
(一)穎川郡
(二)汝南郡
(三)弋陽郡
(四)梁國
(五)沛國
(六)譙郡
(七)陳郡
(八)魯郡
三、冀州
(一)魏郡
(二)廣平郡
(三)陽平郡
(四)巨鹿郡
(五)常山郡
(六)中山國
(七)安平郡
(八)河間郡
(九)勃海郡
(十)章武郡
(十一)清河郡
(十二)趙國
(十三)平原郡
(十四)樂陵國
四、兗州
(一)陳留國
(二)東郡
(三)東平國
(四)任城國
(五)泰山郡
(六)濟北國
(七)山陽郡
(八)濟陰郡
五、青州
六、徐州
七、荊州
八、揚州
九、雍州
十、涼州
十一、并州
十二、幽州
吳國
一、揚州
二、荊州
三、交州
四、廣州
……
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