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義
“丈母娘經濟” 有兩種說法:一個說法是沒房子,丈母娘一般不把女兒嫁出去,因此男方要娶女方必須滿足丈母娘的首要條件——購買房產,因而帶動了房地產經濟;另外一個說法是房地產商是一個暴利行業,必然獲得壟斷的利益。而這種利益的獲得是與政府間的合作分不開的。政府跟開發商的關係,就像是丈母娘和女婿。無論是哪一種說法,丈母娘儼然已經成為了開發商們的消費對象。開發商的目的就是把房子賣出去,哪怕只是作為一種行銷手段 ,只要有效就行,更何況,這真的折射了好多丈母娘的心理。
產生原因
在這個婚姻已成為市場的年代,“丈母娘經濟”之所以產生,其背後是經濟高速發展中人們的一種不安全感。
丈母娘這個“人物”,是房地產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後,被開發企業熱捧出來的虛擬角色。從“三房變四房,接來丈母娘”到“你可不買房,除非擺平丈母娘”,丈母娘成為了很多開發商在炒作中的公關對象,有事兒沒事兒都拿丈母娘說事兒,其一經叫響就被現實生活中的很多人對號入座。以前結婚買房與否的爭論,隨著該“人物”的出現變得毫無選擇——因為有丈母娘,所以結婚必須買房。雖然現在樓市拿丈母娘說事兒已經令女婿甚至女兒反感,但是這股“丈母娘經濟”的熱潮卻一直高燒不退。
影響
“丈母娘經濟”成了“婚房剛需”的代名詞。假設現在做一個社會調查,問適婚男性假如結婚的話首先要準備什麼,絕大部分的回答會是“房子”。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沒有房子,丈母娘不嫁女兒。
“丈母娘經濟”催生下的“恐婚一族”。這一現象發展到讓人恐婚這樣的極致,其結果必然是加大準女婿家庭未來的生活壓力,甚至有演變為悲劇的可能。在這一博弈中,沒有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