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七里鎮距贛州城區約七華里,交通方便,與贛縣梅林交界。地勢北高南低,南部沿江平地,北部屬丘陵地貌,面積約1.6平方公里。轄有沿江上坊、中坊、下坊、嶺背等自然村,共約5000多人。
贛州城東部的貢江水面,清波漣漪,七條山腳一字排開,斜插江邊,分開七條水路,猶如七條大鯉魚戲嬉搶水上行。“鯉魚”對岸,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贛南著名古鎮——七鯉鎮(又稱七里鎮,今為七里村)。今天的七里古鎮古榕遮天,風景秀麗,沒有喧譁,也沒有人流,是座悠閒寧靜,佇立在江邊的古鎮。往日的車水馬龍已經逝去,剩下的是偶爾可見的稀疏卵石小路。只有在聊以穿行沿江數十座如山的古瓷窯堆時,從俯首可拾、斑斑砂磧的古瓷片上,才會透出千餘年前,窯煙若霧,瓷賈如雲,江西宋代四大名窯之一的七里鎮曾有過的輝煌。從那寬闊的江面,沿岸木材堆場的遺蹟和一方光緒十二年的官府告示上,仍可尋找出當年七里鎮木流穿梭,排滿江面,照章納稅的繁華。
歷史文化
七里鎮歷史悠久。贛縣縣城曾於晉義熙七年(411年)設縣在七里鎮達142年。唐代晚期,由於七鯉窯的興盛,這裡成了一座以制瓷業為主的手工業集鎮。宋代 鼎盛時期,七里鎮居民6000人左右,成為江西南部最大的集鎮。成書於北宋時期的《元豐九域志》一書就有“七里”之名。到了明代,由於 竹 木發達,上游於都、瑞金、寧都及三南各縣的木材大量水運到七里鎮一帶,再從七里紮成木排通過贛江運到長江中下游各大城市,七里鎮便成了贛南最大的竹木集散地,一批木材富商便在這裡興起,並開始在此建造規模宏大的住宅。七里民居大部分是明清時期建造,既有贛南客家民居的特點,又吸收江浙一帶民居所長,大部分為三進式,配有天井、走廊、廂房、四邊採用柱板、雕花木扇隔斷空間,有的有石柱、對聯。七里古民居集中在上坊、中坊、下坊三個自然村,有50棟以上,並都建在貢江沿岸。
七里鎮擁有眾多的人文景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達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七里鎮古窯遺址就坐落在此,還有市場級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宮、仙娘古廟和池家祠。
池家祠位於七里鎮古街東端,貢江北岸,是贛州城區歷史上唯一的一位狀元池夢鯉(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甲戌恩科狀元)的家祠,堂名敦本堂。贛南池氏的祖籍為河南省西平縣。南宋時期,紹興至喜定年間(1132—1224),池夢鯉的祖父在廣東邊州為官,返鄉時途經贛州,因慕此地山水田間之美,遂在贛州城東水脈洞(今南市街)安家,成為了贛南池氏的始祖。至池夢鯉(第三世)這一代遷到七里鎮定居。池夢鯉的七里鎮舊居一直保持到明代才因為失火而被燒毀。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散布在各地的池氏後裔在池夢鯉舊居的遺址興建了池氏宗祠。
池家祠面朝貢江,遙對峰山,是一棟上下廳布局的建築,占地面積約450平方米,外部是高大的五山式封火山牆,並且配以磚雕、水磨、灰塑等工藝,內部裝修有澡井、軒棚、倒板及雕刻精美的木拱、雀替等。整座建築氣勢宏偉莊重,是贛南宗祠建築的代表作,對研究贛南文化史及宋城贛州的歷史,都具有獨特的價值。1997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萬壽宮座落在七里鎮境內,建於明代。為三進式磚木結構、坐北向南,東、西、北為封火牆,進深96米,面闊45米,第一進為古戲台,第二進為天井、走廊,第三進為神位。整座廟宇規模宏大,為水東寺廟之首,是當地民眾祭祀許真君的一座廟宇,又稱真君廟。198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仙娘廟,始建於明末,坐西北,朝東南,正中間有一扇寬1.5米,高2.9米的大門,左右各有一扇門,左邊小門上方書有“福海”,右邊小門上方書有“慈航”,古廟幅寬26米,進深32米,中門面闊三間。為三進式磚木結構,四周為封火牆。第一進上層為亭式“文昌閣”,中層是古戲台,底層為進入第二進的通道。古戲台以六根大木柱為支柱,柱頭上書有三幅對聯;古戲台的左右為廂房,上為戲樓,是古代專為女子觀看戲文而設。第二進為天井和供民眾看戲的走廊,走廊廊頂為覆盆式造型,古戲台和走廊的倒板繪有彩繪圖案。第三進為正殿,左有廟鍾,右有廟鼓,正殿放在神位,分上下兩層,上層祀觀音,下祀金霄、瓊霄、碧霄三位神像。1988年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日至二十六日,章貢區水東七里鎮都要舉行紅紅火火的仙娘廟會。廟會場面火爆,人如潮湧。趕廟會不僅是一項民俗活動,也是客家人“團結、勤儉、文明、開放”精神的表現。相傳農曆三月二十日是天花聖母金霄、瓊霄、碧霄娘娘的生日,十里八鄉的客家人紛紛帶著供品、香燭,帶著對新一年的希望來趕廟會,祈求家庭安康,風調雨順,豐衣足食。燒香敬神後,客家鄉親會親訪友,品嘗客家風味小吃。廟會上的小吃多種多樣,有擂茶、粽子、搞漿米餜、油炸衝天炮和醇香濃郁的客家米酒,喝上一碗米酒,配上一碟小菜,忙碌了一年的客家人,如果不是置身在廟會的氛圍中,是很難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的。廟會上演的大戲有《茶童戲主》、《睄妹子》、《釣拐》、《五鼠鬧東京》等。
七鯉鎮古瓷窯遺址
坐落在贛州市水東鎮七里、沿垇兩村境內,323國道南側,貢水北岸,因窯址集中於七里鎮而得名。始燒於唐代,宋代最為興盛,是宋代江南四大窯場之一,宋代外銷瓷產地之一 ,元代開始衰落。現遺址總面積達2平方公里。出土瓷器主要為民間日用品,有青釉、影青釉、白釉、褐黑釉瓷,器形多碗盞、杯、碟、壺、缽、罐、枕、瓶等,並有獅、蟾蜍等形象精美的高檔瓷,器表有刻花、劃花和模印的連、菊、鳥、雲、山、水、乳丁刻等紋飾。七鯉窯的青白釉瓷器可與同時代景德鎮的同類產品相媲美,各類瓷器曾出口到歐洲、日本、韓國等地。七鯉窯的裝燒工藝在唐末五代時採用墊柱支釘疊燒,宋代以後,則採用墊餅匣缽裝燒,窯型以龍窯為主。該遺址1957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為第一批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5年12月-1986年底曾在七里鎮砂子嶺和張家嶺先後發掘四座窯爐。屬龍窯形制,砂子嶺在窯包頂部和底部揭示龍窯各一座,層位疊壓清晰。其中頂端一座殘破不全,結構不明。張家嶺兩座平行窯床,是江西境內所僅見的,東側龍窯窯頭、火膛和窯壁等各部位結構清晰,砌造精細,保存較完好。窯床是裝燒坯件的主要部位,窯身越長,裝燒量就越大,產量也越高。40米長的窯身,13至27度的傾斜度,有較大的高差度,有較為理想的自然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