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一個位於黑龍江的濕地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內環境優美,各種野生生物共存,很好的顯示了大自然的美麗。

簡介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寶清縣北40km七星河中下游與富錦、友誼縣、五九七農場交界。始建於1991年,寶清縣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縣級自然保護區,命名為七星河蘆葦自然保護區。隨著保護區的發展,1996年雙鴨山市人民政府將其由縣級晉升為市級做了批覆,並由縣委縣政府組建了“七星河蘆葦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並著手編寫《七星河自然保護區綜合考察報告》。1998年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晉升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命名為黑龍江七星河濕地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命名為黑龍江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國濕地保護和恢復示範單位”。

地理位置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寶清縣,

北距縣城40km七星河中下游處,距雙鴨山市51km,距哈爾濱市420km。保護區北與友誼、富錦縣相鄰,東與五九七農場接壤,西靠寶清縣七星鄉,南靠寶清縣七星河鄉,沿七星河南岸由西向東走向分布,地理座標為東經132°05′--132°26′,北緯46°40′--46°52′,東西長30km,南北寬10km,總面積為20800公頃 。

地貌特徵

保護區區內形成了以蘆葦、沼澤為主,草甸、濕地草甸、淺水沼澤、深水沼澤,水

域等三江平原較為典型各種不同類型的濕地生態景觀,是同類型濕地保存最齊全、完好的原始濕地之一,是原始三江平原景觀的縮影。
七星河發源完達山北坡屬於內陸凹陷低洼地勢,河流、沼澤縱橫交錯的地理位置而形成了大面積蓄水,蓄水量達千餘萬立方米,對調節七星河水量,保持地下水位,調節局部地區氣候,維護區域生態平衡及促進生態環境良性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長白植物區系,

但由於受其他區系成分的影響和滲透,形成了多區系成分種交迭混雜現象,導致植物種類雖然不多,但區系成分較為複雜,從而豐富了本區植物區系地理成份,並具有獨特性。保護區共有維管束植物62科174屬386種,占黑龍江植物總數21.44%,三江平原植物總數的40%。其中藥用植物21種,如佚醬、睡蓼、問荊、毛茛、白頭翁等;飼用植物15種,如小葉章、燈心草、荊三棱等;澱粉植物6種,如茲菇、條葉百合、細葉百合、地榆等;觀賞植物十幾種,如燕子花、千屈菜、狄葉香蒲及百合屬的一些種。此外還有黃花菜、藜、蕨菜等食用植物,毛水蘇、驢蹄菜、千屈菜等蜜源植物,香蒲、艾蒿、纈草等芳香植物,獨行菜、水楊梅、地榆等油料植物及馬齒筧、白頭翁、棉團鐵線蓮等農藥植物。本區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尤其是蘆葦面積達14000公頃。占保護區總面積70%,珍惜瀕危物種有野大豆。

動物資源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物地理區劃為古北界、東北區、長白山亞區,動物種類以溫帶棲息類為主,全區共有脊椎動物5綱、10科、107屬、163種,占全國動物種數3.17%,占黑龍江動物種數29.42%,占三江平原動物種數35.86%。

全區魚類有15種,優勢種為鯉科魚類;兩棲類有6種,優勢種為黑龍江林蛙;爬行類有2種;鳥類資源豐富,以水禽數量最多,隨四季變化組成變化很大,春秋季組成豐富。夏季相對少些,冬季簡單。全區有鳥類123種,占全省鳥類總數的35.9%,雀形目鳥類43種,占鳥類總數35%,非雀形目鳥類80種,占鳥類總數65%,其中水禽60種,占非雀形目鳥類75%,優勢種為綠頭鴨、綠翅鴨、紅頭潛鴨、鵲鴨等。全區共有獸類5目8科17種,其中以食肉目和齧齒目種類最多。
全區有國家級國家級保護動物21種,占全國國家級保護動物7.58%,占黑龍江省國家級保護動物25%,占三江平原國家級保護動物31%,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油丹頂鶴、東方白鸛、白頭鶴、白鶴4種,灰鶴、白枕鶴、大天鵝、小天鵝、雪兔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

景觀資源

七星河自然保護區是三江平原經過四十餘年農業開發後,目前保留下來為數不

多的一塊最具代表性的原始天然濕地,其主體為淡水沼澤生態系統,河、湖、泡沼遍布全區,受地形和水分的影響,經過生物地質演化,形成了草甸、濕草甸、沼澤、水域等不同植被和生態類型的微景觀單元,體現出各自獨特的生態演替過程。景觀單元的多樣性,不僅使該區具有優美、多變的自然風光,而且為科研、教學和生態保護普及提供了真實的場地。

旅遊資源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寶清縣北部,距雙鴨山市100公里,距寶清縣40公里。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典型的低濕高寒濕地生態系統,自然景觀保持完整,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並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的特點,是三江保持最完整、最原始的內陸濕地生態系統之一,保護區內泡澡縱橫,水路圍合,河渚蘆葦,水波蕩漾,這裡環境清靜,空氣清新,景色幽奧,能怡人心,陶其性,使人心情平靜,悠然自在,美不勝收,是科考、旅遊、度假、賞景、觀鳥的好去處。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萬公頃,區內有植物386種,占三江平原植物總數40%,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植物野大豆;動物287種,國家級保護動物38種,占三江平原國家級保護動物總數的56.09%,保護區面積之大,動植物之豐富是國內罕見,亞洲少有,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內陸濕地,水陸生態類型濕地,河、湖、泡、沼遍布全區,放眼望去,葦草連天似碧波翻滾,泡沼映日如星羅棋布,百鳥嬉戲漫天飛舞,蓮花盛開嫵媚多姿,濕生、水生和藻生植物多彩分層。
春天,所有植被披上新裝,蘆葦、小葉章、水草一片嫩綠,微風吹來,掀起一層層碧浪。一些小花也在春寒中競相開放,紅的、粉的、黃的、藍的一簇一簇的,水草縫隙間不時折射出太陽耀眼的光芒,就像珍珠撒落其間,把整個濕地裝扮得像一幅巨大彩錦,一望無邊。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獨特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吸引了大批的鳥類在此繁衍生息,迄今為止保護區內發現的鳥類有12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4種,丹頂鶴、白鶴、灰鶴、中華秋沙鴨;國家二級保護鳥類16種。每年春季,大量的候鳥來到保護區內,動輒結成成千上萬隻的群體,鋪天蓋地,上下翻飛,群鳥爭鳴,引吭高歌,時而又嬉戲水中,相互追逐,蔚為壯觀。
那天空中的飛鳥,草地上的昆蟲,湖中的游魚,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景色曠闊,整個保護區顯得幽深秀麗,寧靜安詳,寬闊雄渾,給人以心胸寬闊坦蕩之美感。
濕地之美,獨在於水。
七星河是保護區內主要地表河流,境內長56公里,由於保護區內地勢低平,河流彎曲,流水不暢,大小泡沼星羅棋布,水面面積達1.28萬公頃,水資源十分豐富,湖水平如鏡,清澈見底,水裡有鯉魚、草魚、鰱魚、鯽魚、蝦等。乘著小船,行進在靜靜的湖面上,盪起層層漣漪,湖面上開著星星點點雪白的蓮花,在綠葉的襯托下,很是耀眼。突然,一群飛鳥沖天而起,這不僅使人們想起李清照的那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美的景色要數“星河浴日”了,臨近落日,太陽變成了 一個淡淡的黃球,仿佛一個圓圓的大金盤。一會兒那淡黃的顏色開始加深,又成了一個略帶紅色的火球。
夕陽旁邊的雲霞色彩變化極快,一會兒百合色,一會兒金黃色,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紅,真是五彩繽紛,變幻無窮。
雲霞的形狀也多姿多彩。有時像團團的彩棉,有時象江面的波浪,它們變化得是那樣自然,那樣迅速,那樣瑰麗。
不一會,那火紅的太陽接近了地平線,天邊頓時燃起一大片似火的紅霞。片刻間,太陽碰到了地平線,但他好像還要在天邊多停留一會兒似的,仿佛要為世界多增添一些光和熱。一眨眼,那金盤般的太陽已是半個了。最終,太陽鑽進了地平線。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美,美在色彩,美在自然,美在結構,美在和諧。

保護價值

保護區位於三江平原腹地,寶清、富錦、友誼三縣及五九七農場交界處,低洼的地勢,縱橫交錯的河流、泡沼、閉塞的地理位置,使其保持著較為完整的原始沼澤濕地生態系統及其自然地理景觀,孕育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對調節七星河、撓力河水量,保持地下水位,調節局域氣候,維持區域生態平衡及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特別是三江平原經過40餘年大規模農業開發,濕地資源受到了嚴重破壞,三江平原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發生巨大變化而迫使人們重新認識濕地的重要性,加強濕地保護的形勢下,七星河自然保護區顯得格外重要。它不僅是目前為數不多三江平原寶貴的濕地資源最具代表性、最完整、認為干擾最小的一部分,是三江平原原始沼澤濕地生態系統的縮影,而且由於氣候、地形、水文等綜合原因,使其具有以深水沼澤為主體各種類型齊全,演替趨勢明顯,較為典型的內陸濕地和河泡水域特徵,是重要的水禽棲息和迂途停留地。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7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保護的鳥類27種,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樣性和自然性,在候鳥栖息的種類和數量上具有國際性,是三江平原寶貴的自然地理景觀遺產。
寶清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不僅對

三江平原濕地保護、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調節功能、維持周邊地區及三江平原整體區域的生態平衡,保持生物資源及促進生物多樣性進一步恢復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而且為人們提供旅遊度假場所,提供科研、生態保護教育、科學基地,提高人們熱愛自然、親昵自然、保護自然的環境意識,為國際濕地保護研究和學術交流提供物質基礎,為今後我省乃至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三江平原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協調和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管理狀況

七星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綜合辦公樓落成並投入使用。該辦公樓總計投入資金450萬元,占地面積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是集行政管理、日常辦公、商洽合作、科學研究、宣傳教育、標本展覽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科技化、現代化、標準化的綜合辦公場所。七星河濕地於1991年被確定為縣級保護區,1996年晉升為省級保護區,2000年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16年時間裡,七星河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一段極其不平凡的歷程。目前保護區內的魚、鳥、獸種類數量大幅增加,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的種群、數量也明顯增多,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得到了豐富,並吸引了大批環境科學專家到此建站考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