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七擒七縱 ( qī qín qī zòng )解 釋 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心悅誠服。
出 處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用 法 聯合式;作分句、狀語;比喻運用策略,使對方心服
示例
七擒七縱
【七縱七擒】章孝標《諸葛武侯廟》詩:“七縱七擒何處在,茅花櫪葉蓋神壇。”貫休《送人征蠻》詩:“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李商隱《為舉人上翰林蕭侍郎啟》:“九地九天之兵機,寧因舊學;七縱七擒之學術,固已玄通。”
【七擒七縱】季子安《粉蝶兒·題情》曲:“俏冤家風流萬種,他也待學七擒七縱。”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時間早將你七擒七縱。”
【七縱擒】陸游《東窗獨坐書懷》詩:“潔齋入靜三薰沐,宴坐降魔七縱擒。”
【七擒略】李白《書懷贈南陵常贊府》詩:“將無七擒略,魯女惜園葵。”
【縱擒】黃輝《襄陽隆中》詩:“王略無偏正,天威有縱擒。”吳偉業《滇池鐃吹》詩:“縱擒有策新疆定,判服何常舊史亡。”
【擒孟獲】王頊齡《喜湖南諸路大捷和學士李容齋前輩韻》:“早擒孟獲趨滇水,急斷盧循入廣州。”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昔諸葛武侯~孟獲,但服其心,不服其力。”
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你便要一衝一撞,登時間早將你~。”
近義詞
七縱七擒
欲擒故縱
典 故
公元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鞏固後方,率領軍隊南征。正當大功告成準備撤兵的時候,南方彝族的首領孟獲,糾集了被打敗的散兵來襲擊蜀軍。
諸葛亮得知,孟獲不但作戰勇敢,意志堅強,而且待人忠厚,在彝族中極得人心,就是漢族中也有不少人欽佩他,因此決定把他爭取過來。
孟獲雖然勇敢,但不善於用兵。第一次上陣,見蜀兵敗退下去,就以為蜀兵不敵自己,不顧一切地追上去,結果闖進埋伏圈被擒。孟獲認定自己要被諸葛亮處死,因此對自己說,死也要死得像個好漢,不能丟人。不料諸葛亮親自給他鬆綁,好言勸他歸順。孟獲不服這次失敗,傲慢地加以拒絕。諳葛亮也不勉強他,而是陪他觀看已經布置過的軍營,之後特意問他:“你看這軍營布置得怎么樣?”
孟獲觀看得很仔細,他發現軍營里都是些老弱殘兵,便直率他說:“以前我不知道你們虛實,給你贏了一次,現在看了你們的軍營,如果就是這樣子,要贏你並不難!”
諸葛亮也不作解釋,笑了笑就放孟獲回去。他料定盂獲今晚準來偷營,當即布置好埋伏。
孟獲回去後,得意洋洋地對手下人說,蜀軍都是些老弱殘兵,軍營的布置情況也已經看清楚,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今夜三更去劫營,定能逮住諸葛亮。
當天夜裡,孟獲挑選了五百名刀斧手,悄悄地摸進蜀軍大營,什麼阻擋也沒有。孟獲暗暗高興,以為成功在即,不料蜀軍伏兵四起,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接連被擒,再也不敢魯莽行事了。他帶領所有人馬退到滬水南岸,只守不攻。蜀兵到了滬水,沒有船不能過去,天氣又熱,困難重重。”諸葛亮下令造了一些木筏子和竹筏子,一面派少量士兵假裝渡河,但到了河心一碰到對岸射來的箭立即退回來,隨後再去渡河;一面將大軍分成兩路,繞到上游和下游的狹窄處,渡過河去包圍孟獲據守的上城。後來,孟獲又被擒住。
孟獲雖然第三次被擒,但他仍然不服氣。諸葛亮還是不殺他;款待他後又放他回去。將士中有人對諸葛亮的這種做法不理解,認為他對孟獲大仁慈寬大了,諸葛亮向大家解釋說:“我軍要徹底平定南方,必須重用孟獲這樣的人。要是他能心悅誠服地聯絡南人報效朝廷,就能抵得上十萬大軍。你們現在辛苦些,以後就不必再到這裡來打仗了。”
孟獲這次被擒又釋放後,下決心不再跟蜀兵作戰。但時間一長。營里快斷糧了,他派人向諸葛亮借糧,諸葛亮同意了,但要孟獲親自出來,與蜀軍大將一對一比武。孟獲接連打敗了幾名蜀將,但剛到大堆糧食旁,被絆馬索絆倒被擒。蜀將當即傳達請葛亮的命令,讓盂獲回去,並把糧食搬走。
在這種情況下,孟獲終於從心裡佩服諸葛亮。為了讓各部族都歸順蜀國,他把各部族首領請來,帶著他們一起上陣。結果又被蜀兵引進埋伏圈,一網打盡。蜀營里傳出話來,讓孟獲等回去,不少部首領請孟獲作主,究竟怎么辦。孟獲流著眼淚說:“作戰中七縱七擒(即六次放回七次逮住),自古以來沒有聽說過。丞相對我們仁至義盡,我沒有臉再回去了。”
就這洋,孟獲等終於順服蜀漢,聽從管轄。
七擒七縱的歷史真相
“七擒七縱”的故事,廣為流傳,而《三國演義》更是將它描寫得有聲有色。然其史實究竟若何?
《資治通鑑·卷第七十》載:“漢諸葛亮至南中,所在戰捷,亮由越巂入,斬雍闓及高定。使庲降督益州李恢由益州入,門下督巴西馬忠由牂柯入,擊破諸縣,復與亮合。孟獲收闓餘眾以拒亮。獲素為夷、漢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陳,若只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七樅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亮遂至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諫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亮於是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出其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給軍國之用。自是終亮之世,夷不復反。”
《資治通鑑》的記載與《漢晉春秋》中的記載一模一樣,而《資治通鑑》在《漢晉春秋》之後,可見《資治通鑑》對於“七擒七縱”的記載源自《漢晉春秋》。但是,《三國志》中卻沒有“七擒七縱”的故事,《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只有寥寥幾個字的記載:“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然《三國志·黃李呂馬王張傳》在寫李恢、張嶷二人在治理南中時,卻出現了與“七擒七縱”很相似的事例。首先,《三國志·李恢傳》也描寫了諸葛亮同李恢南征的事:“丞相亮南征,先由越俊,而恢案道向建寧。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繪謂南人曰:‘官軍糧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里,乃今得鏇,不能復北,欲還與汝等同計謀,故以誠相告。’南人信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盤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但是後面又載:“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鋤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可見諸葛亮的南征並沒有使南人真正降服,“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所以,“七擒七縱”並非諸葛亮所為,否則南人也不會再度叛變。
《三國志·張嶷傳》載:“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是後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縣,去郡八百餘里,其郡徒有名而已。時論欲復舊郡,除嶷為越巂太守,嶷將所領往之郡,誘以恩情,蠻夷皆服,頗來降附。北徼捉馬最驍勁,不承節度,嶷乃往討,生縛其帥魏狼。又解縱告喻,使招懷余類。表拜狼為邑侯,種落三千餘戶皆安土供職。諸種聞之,多漸降服。”當時是諸葛亮南征之後,“叟夷數反”,使得越巂郡無人敢當太守。後來張嶷做了太守,先是“誘以恩情”,使部分南人先降服,對於那些“驍勁”的,便擒而縱之,“使招懷余類”。張嶷的辦法與“七擒七縱”頗為相似,似出一轍。張嶷在郡十五年,南人皆服,回成都時,“夷民戀慕,扶轂泣涕,過旄牛邑,邑君襁負來迎,及追尋至蜀郡界,其督相率隨嶷朝貢者百餘人。”這段記載又與“七擒七縱”故事中描寫諸葛亮南征回師的情景有些相似,而《漢晉春秋》又成書於《三國志》之後,所以,我猜測,《漢晉春秋》很有可能將張嶷治理南蠻之事變成了諸葛亮“七擒七縱”的故事。
張嶷在南中十五年,才能與南人有如此和睦的關係,而諸葛亮南征自春到秋,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是不可能解決當時南人與漢人的複雜關係。
雖然諸葛亮沒有“七擒七縱”,但是他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民族自治原則)對於當時及後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南方的一些小民族也是對諸葛亮感激不已,有些至今還為諸葛亮立廟紀念。所以,《漢晉春秋》把張嶷降服南人的事變成諸葛亮“七擒七縱”的故事,也為未嘗不可,而《資治通鑑》的作者司馬光也沒有深入研究,便採用了《漢晉春秋》的說法。
所以,降服南人的功臣還是張嶷,但也不能說諸葛亮無功,因為治理南中的政策還是諸葛亮策劃的,所以,偉大的事業往往需要許多人前赴後繼才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