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孔橋

七孔橋

七孔橋位於昌(平)赤(城)路昌平胡莊東,為明代石拱橋,1953年被毀,改建為過水路面,1958年在原橋址按原樣重建。1958年建成。   跨十三陵水庫上游,橋長112.72米,高11米,共7孔每孔淨跨10米。上部結構為石拱,下部結構為石墩台,橋面兩側有漢白玉石雕琢的雲頭和龍的望柱及欄板。荷載為汽—13級,拖—60。

基本信息

簡介

七孔橋位於昌(平)赤(城)路昌平胡莊東,為明代石拱橋,1953年被毀,改建為過水路面,1958年在原橋址按原樣重建。1958年建成。
跨十三陵水庫上游,橋長112.72米,高11米,共7孔每孔淨跨10米。上部結構為石拱,下部結構為石墩台,橋面兩側有漢白玉石雕琢的雲頭和龍的望柱及欄板。荷載為汽—13級,拖—60。

相關信息

仿盧溝橋而建的長達150米的十七孔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一座橋樑。橋的造形優美,遠遠望去,好像一條金玉帶飄落在昆明湖上。17這個數字並不符合皇權九五之尊的邏輯,它為什麼要設計為17個孔呢?道理就在於:如果設計為九孔,那么就會因拱度過大而容易被沖跨或崩塌。想來想去,臣工們最終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既不失九五之尊,又不降低橋的質量,那就是設計為17孔。橋兩邊從任何一邊數起,橋的最高處都是處在第九個孔上。17孔橋兩邊欄桿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獅子500多隻。十七孔橋上所有匾聯,均為乾隆皇帝撰寫,橋南橫聯刻有“修闐凌波”四個字,橋北橫聯“靈鼉偃月”把十七孔橋比喻成水中神獸,臥如半月之狀。在橋北面的另一副對聯寫著“虹臥石樑岸引長風吹不斷,波回蘭槳影翻明月照還望”,描寫出在優雅寧靜之夜,此處風景更加怡人的情景。
七孔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