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2年拜張虛白為師,在北京學說評書。直到成名後,聽眾譽其“古事今談”,他才告知家裡此
事。他的《西漢》曾在北京、天津、煙臺等地演出,出關後久占瀋陽,以及吉林、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在瀋陽演出的茶社包括金泉、大有、六合、凝香榭、會賢等。他和固桐晟、李慶魁、盧醒笙(一說與宋桐斌、施星夔、盧醒笙)被譽為“瀋陽四大說書家”。解放後,聽眾又送他一幅“古為今用”的幛子以示讚譽。
丁正洪以說《西漢》、《列國》、《封神榜》和《西遊記》譽冠曲壇。演出時能將前兩者連續說,知識性和趣味性並存,可說“一節”(四個月)。他說書的特點是:不僅背誦原文,而且能用現代語言加以準確地解釋,做到“古事今說”;通俗細膩,深入淺出,娓娓動聽;情節設計,波瀾起伏,曲折動人,手法多變,既有史實依據,又不受歷史束縛。善於說“書外書”。說書時常常引經據典,不時地插進一些稗史野聞和民間傳說,張中有弛,相映生輝,情趣盎然。
丁正洪曾任瀋陽市藝曲協會會長。1954年,應錦州邀請前往演出,被挽留加入錦州市曲藝團。1973年卒於錦州。遺稿有《後套封神榜》片斷。
評書藝人
評書,也叫評詞,曲藝的一種。評書用北方語音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調的國語語說演。中國華北和東北的大部分地區均見流行。湧現出的評書演員技藝精湛、深受歡迎。不同流派、不同演員對一部書的人物塑造、情節安排等,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尤其在"評議"方面,因人而異,具有很大的可變性。評書藝人既是演員又是作者,他們的表演過程,往往就是精心構思和不斷創作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