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上海某紗廠的女工素芬 ( 白楊 飾)和夜校教師張忠良 ( 陶金 飾)相識並相愛。張忠良為宣傳抗日,給義勇軍募捐,引起紗廠溫經理的不滿。沒多久,素芬和張忠良結婚了,一年後有了一個兒子。 抗戰全面爆發以後,張忠良因參加救護隊離開了上海,與親人告別。素芬帶著孩子、婆婆 ( 吳茵 飾)回到鄉下。但農村已被日寇侵占。 忠良的弟弟張忠民和教師婉華參加了抗日游擊隊。父親因向日寇要求減少徵收糧食,被吊死。素芬又和兒子、婆婆回到上海,到了難民事務所。 張忠良在參加抗戰過程中歷盡磨難,好容易逃出到了重慶,但無依無靠,為生活所迫,他去找在抗戰前認識的溫經理的小姨王麗珍 (舒繡文飾 )。已成交際花的王麗珍在乾爸龐浩公的公司里給張忠良找了份工作。漸漸地,張忠良經不起墮落生活的誘惑,終於和王麗珍結了婚。 這時,素芬和婆婆則過著艱難的生活。張忠良當上了龐浩公的私人秘書,終日來往穿梭於上層社會的人群中,將素芬等早已拋置腦後。而抗戰勝利後,素芬還盼望著得到丈夫的訊息。張忠良回到上海後又和王麗珍的表姐何文艷 ( 上官雲珠 飾)發生了關係。素芬為養家餬口,到何文艷家做了女傭。 一次在何文艷舉行的晚宴上,素芬認出了丈夫張忠良,當她說出真相時語驚四座。後素芬收到張忠民的來信,張忠民已與婉華結婚,並祝兄嫂全家幸福。這時,素芬才將實情告訴婆婆。張母找到兒子,當面痛斥忠良,但懦弱的張忠良仍不悔改,素芬萬般無奈,投河自盡了 。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白楊 | 素芬 | |
陶金 | 張忠良 | |
舒繡文 | 王麗珍 | |
上官雲珠 | 何文艷 | |
吳茵 | 婆婆 | |
周伯勛 | 龐浩公 | |
高正 | 張忠民 | |
夏天 | -- | |
鄭敏 | -- | |
李次五 | -- | |
史林 | -- | |
岳路 | -- | |
雷蕾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夏雲瑚、陶伯遜 |
導演 | 蔡楚生、鄭君里 |
副導演(助理) | 徐韜 |
編劇 | 蔡楚生、鄭君里 |
攝影 | 朱今明 |
剪輯 | 鄔廷芳、陳照熙、傅正義 |
道具 | 姚志榮 |
美術設計 | 牛葆榮 |
服裝設計 | 曹明 |
燈光 | 陸奇生 |
錄音 | 袁慶余 |
劇務 | 苗祝三、祝宏剛 |
場記 | 黃祖模 |
布景師 | 韓尚義 |
發行 | 崑崙影業公司(上海)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
角色介紹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 )
幕後花絮
•該片中日本兵用槍硬逼著老百姓跳河的鏡頭,是在製片廠後面一條臭水溝里拍攝的,拍攝當時時值深秋,為了照顧後期的剪輯角度,扮演老百姓的演員一次又一次地跳進污水中,每隔幾分鐘上來,換去濕衣,呷口酒暖暖身子再跳下去。
•片中素芬在傾盆大雨中被淋得渾身濕透的鏡頭,因自來水供應不上,又不能製造人工雨,只得抽臭水溝的水來應景。
•該片的原片全長7個多小時,1956年剪裁為3個多小時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抗戰爆發後,蔡楚生積極拍攝了不少反映日寇侵華的電影,蟄居香港仍遭到日軍搜捕。他不得不夾雜在難民隊伍中流離,輾轉於桂林、柳州等地,並於1944年到達陪都重慶。蔡楚生在抗戰期間目睹了日軍的所作所為,為了揭露這些暴行,鼓舞中國愛國青年,於是他決定創作《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部作品。但他不滿足於自己逃難期間的所見所聞,於是不顧生活的貧困和身體的虛弱,四處尋訪逃難的人民,了解他們的疾苦,還特別注意從報刊中收集文字、照片資料,以補充和豐富自己的生活積累,使影片更符合生活的真實。1946年夏劇本創作完成,他的身體也累垮了,一直低燒咳嗽,於是他請鄭君里一起執導這部影片 。
拍攝過程
該片前後共拍了一年時間,遠超一般電影的拍攝周期,被人戲說為“一江春水慢慢流”,中途還因為資金跟不上而暫停過。該片正式演員有45人,民眾演員超過4000人。片中諸如戰場、轟炸、難民、勝利等畫面都是真實的 。
製作發行
製作公司
公司名稱 | 國家 | 參考資料 |
中國崑崙影業公司 | 中國 |
上映時間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參考資料 |
中國 | 1947年 | |
芬蘭 | 1999年10月17日 | |
中國 | 2017年10月27日(重映) |
影片評價
該片把抗戰前後將近十年間的複雜社會生活,濃縮到一個家庭的遭遇之中,形成了一個曲折動人的故事。以如火如荼的感情,揭示了民族危難關頭,整個社會處於紛繁動亂之中,強烈地表達了中國人民的正義吶喊。該片將中國古典小說、詩歌、戲曲、繪畫等藝術的表現技巧,融匯於電影藝術的表現形式之中,創造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風格。該片是對抗戰前後中國社會現實的反思,是戰後中國電影的重要內容。它通過一個家庭的悲歡,以更為廣闊的人生畫面,將中國人民在抗戰中的苦鬥和受難,在抗戰後繼續忍受的欺壓與凌辱訴之於銀幕。讓人們去清醒地認識,這究竟是為什麼 。 (南方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