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

一問三不知出自《左傳》,現指怎么問都說不知道。三不知,指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另外,一問三不知也有裝糊塗,假裝不知道的意思,有明哲保身的意味。

基本信息

典故

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齊國為防止晉國強大,就派陳成子帶兵援鄭。兩軍對壘之際,有個名叫荀寅(中行文子名寅,晉國貴族,中行氏卿族的最後一人,又作荀寅。彼時,其投奔在齊。)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陳成子聽了大怒,罵道:“出發前國君有令,不要追趕零星的乾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就是出動1000輛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剛才的話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回國後我要報告國君。”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人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意思是說,聰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其的開始、發展、結果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而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急忙報告,難怪拍馬屁拍到蹄子上,不會有好結果。

出處

“三不知”出自《左傳·魯哀公二十七年》:晉荀瑤帶領大軍伐鄭,齊軍前去援鄭。齊軍中荀寅進諫不被主將採納,自我反省,他說道:“君子之謀也, 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釋義:“一問三不知”就是從荀寅的話語中概括出來的。它的原意是對某一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都不知道,用來表示對實際情況一點也不知道。

含義演變

《左傳》中所說的“三不知”很明白,是始、中、終三階段三方面都不知道。鄧拓在他的《變三不知為三知》一文中,對“始、中、終”做了很詳細的闡述:“‘始’,就是事物的起源、開端或創始階段,它包括了事物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萌芽狀態的種種情況在內。‘中’,就是事物在發展中間的全部過程情形,它包括了事物在不斷上升或逐步下降的期間各種複雜變化過程在內。‘終’,這就是事物發展變法的結果,是一個過程的終了,當然它同時也可以說是另一個新過程的開始。”

“三不知”從最初的始、中、終三方面都不知道,逐漸產生了別的意思。後來用“三不知”制對內情一無所知,有時指裝糊塗。明代小說《二刻拍案驚奇》卷三說道:“桂娘一定在裡頭,只作三不知,闖將進去,見他時再作道理。”用“三不知”表示匆匆忙忙、冒冒失失。《金瓶梅》十三回里有“那西門慶三不知正進門,兩個撞了個滿懷。”可見,“三不知”還有突然、一下子的用法。清代無名氏所作《定情人》中寫道:小姐一見彩雲,就問她:“我剛與若霞說的幾句話,怎就三不知不見了你,你到哪裡去了這半晌?”而到現代,“三不知”就只是表示對情況一無所知了。

典故溯源

出處《左傳·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謀也,始、衷、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

注釋

始:開始;衷:中間;終:結果

成語故事

1.公元前468年,晉國的荀瑤率兵攻打鄭國。鄭國在春秋初年是個強國,後來日漸衰弱,成為一個弱小的諸侯國。鄭國君王抵擋不住晉軍的進攻,於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齊國去求救。公子般到了齊國後,向齊國的君主陳述了晉國如果吞併鄭國就會威脅到齊國的情況,祈求齊國派兵救援鄭國。

齊國的君主覺得公子般說得有理,於是就派大夫陳成子率軍前去救援。當陳成子率領軍隊到達淄水河岸的時候,天下大雨,士卒們不願意冒雨過河。這時,鄭國的嚮導子思可壞了,他很清楚,如果齊軍不抓緊行進的話,鄭國的都城可能就會有危險了。於是,他力勸陳成子趕快渡河。

陳成子也知道情況緊急,於是下令過河。陳成子披著雨篷,拄著兵戈,焦急地站在山坡上指揮齊軍過河。戰馬見了的舀滔的河水嚇得嘶叫,他使用鞭子狠抽,硬逼它們過河,經過一番努力,齊軍安全地渡過了淄水,準備與晉軍交戰。

晉軍統帥荀瑤見齊國軍隊來救鄭國,感到很意外,因為他沒有想到齊國會出兵和晉國交戰。他看到齊軍軍容嚴整,心裡有點害伯,便對左右的部將說:“他們的軍隊排列得非常整齊,我們恐怕打不過他們。我們還是撤兵吧。”

荀瑤一邊下令撤軍,一邊派一位使者去齊軍營地拜見陳成子,想讓這位使者去離間陳成子和鄭國的關係。沒想到,陳成子根本就不信這個使者說得話,把他趕了回去。齊國的使者走後,有個名叫荀寅的人報告陳成子說:“有一個從晉軍來的人告訴我說,晉軍打算出動一千輛戰車來襲擊我軍的營門,要把齊軍全部消滅。”

陳成子聽了,罵他說:“出發前國君命令我說:‘不要追趕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馬。’晉軍即使出動超過一千輛的戰車,我也不能避而不戰。你方才竟然講出壯敵人威風滅自己志氣的話回國以後,我要把你的話報告國君。”

荀寅自知失言,於是感慨說:“君子之謀也,始中終皆舉之,而後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難乎?”此話意思是說:明人謀劃一件事情,對事情的開始、發展、結果這三方面都要考慮到,然後才向上報告。我對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報告,怎能不碰壁呢?

幾天后晉軍撤兵,陳成子也率軍回國。

2.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釋義項莊席間舞劍,企圖刺殺劉邦。比喻說話和行動的真實意圖別有所指。

典故溯源《史記·項羽本紀》:“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於坐,殺之’……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於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注釋:“沛”本是地名,劉邦曾在那裡作過官,所以沛公指劉邦。

項羽與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是秦未大起義中最強的兩支隊伍。這一年,他們兵分兩路進攻秦國首都鹹陽。臨行前,他們約定,先入鹹陽者為關中王。結果,劉邦先攻破了鹹陽,控制了函谷關。項羽率軍也不敢怠慢,一路英勇殺敵,率領大軍到了鹹陽附近新豐縣鴻門這個地方時,在那裡駐紮了下來。

有一天,劉邦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人對項羽說:“沛公想在關中稱王,讓亡秦之君子嬰作丞相,把秦國的珍寶都占為己有。”項羽聽了大怒,說:“明天一早,好好犒勞士兵們,好為我一舉擊潰沛公的部隊。”

當時的形勢是,項羽有四十萬軍隊,駐在新豐縣鴻門;劉邦才十萬士兵,根本不是項羽的對手。項羽的一個遠房叔叔項伯與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聽到這訊息,他連夜告訴張良,勸他趕緊離開。張良不願背叛劉邦,經張良介紹,劉邦熱情地接待了項伯,並與項伯結為兒女親家。項伯勸劉邦親自去向項羽解釋、道歉,以避免這場大戰。

當時劉邦的人數和戰鬥力遠遠不能與項羽相比,聽說項羽率兵來攻打,心中不禁驚恐萬分。謀士張良看到這一情景,馬上為劉邦獻上一計。他要劉邦會項羽軍中,主動去解釋,說自己沒有稱王之意。這樣就能取得項羽偽諒解,避免眼前的滅頂之災。

第二天清早,劉邦只帶了一百多騎馬的隨從來拜見項王。到了鴻門,向項羽賠罪道:“臣與將軍協力攻秦,將軍在黃河以北作戰,臣在黃河以南作戰,然而我自己也未料到竟然能先進入關中破秦,得以在此地重見將軍。現在有小人的流言蜚語,企圖使將軍與臣不和。”項羽說:“這是沛公您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么會生氣到這種地步呢!”

項羽毫無城府,當天就留劉邦在軍營喝酒,還請范增、項伯、張良作陪。范增早已看出劉邦的野心,多次告誡項羽:“此人不除,必留禍患”。酒席間,他曾多次暗示項羽動手,項羽始終對他不理不睬。無奈,他只好另想辦法。

於是范增起身離席,到帳外召來項羽的堂弟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下不了狠心,你進去上前祝壽,祝壽畢,就請求作劍舞助興,趁機在座席上襲擊沛公,殺掉他。如果不這樣,你們這些人將都被劉邦俘虜!”

於是,項莊抽出腰中寶劍,來到大帳之中說:“我現在舞一回劍為大王和諸位助興。”說完便舞起劍來,時時伺機刺殺劉邦。項羽的堂叔項伯與張良交好,不願殺掉劉邦,於是對項羽說:“一人獨舞,興致不高,讓我和他對舞吧!”項伯也拔劍起舞,暗暗地用自己的身體擋著劉邦,使項莊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張良看到這種情況,趕忙出去對劉邦的武將樊噲說:“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大意是就是:項莊舞劍,他的用意就是要殺沛公啊!

樊噲聽後,執盾仗劍,打倒幾個想阻攔他進帳的衛士,一直闖入宴會大帳。項羽正在飲酒,見一員大將闖入賬中,心中十分喜歡,連夸樊噲英勇。馬上命人給樊哈遞上一條豬後腿,並問他:“你敢喝酒嗎?”樊啥說:“大丈夫連死都不怕,還怕喝酒。劉邦辛辛苦苦攻下鹹陽,侯大王來接收,立下這樣的大功,得不到獎勵還不說,還要遭到殺害,如此下去,誰還敢為大王效力呀,大王,這事可要三思啊!”項羽說:“將軍多心了,我沒有殺劉邦的想法,請安心喝酒吧!”劉邦看此地不能久留,便找個時機悄悄地溜出,同樊噲回到自己的營中。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的故事。後來張良說的“今者項莊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演化成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成語。

范增小傳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國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項羽的叔叔項梁,在項梁陣亡後,他跟隨項羽,成為他的重要謀士,後來封位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趁機消滅劉邦以絕後患,但沒有被採納。後來,劉邦被困在滎陽(今中國中部河南滎陽東北),項羽勝利在望時,沒想到劉邦用了陳平的離間計,使范增受到項羽猜忌,遇事不再和他商議,范增一氣之下辭官回鄉,但走到半路就病死了。沒有了范增的輔佐,項羽終於兵敗,自刎於烏江。

英文翻譯

以下結果由譯典通提供詞典解釋

1.not to know a thing; to be entirely ignoran

2.to keep one's mouth tightly shut

造句

有的人是事不關己,一問三不知。

他平時不好好學知識,對老師的提問一問三不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