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托爾斯泰的小說大都反映了十九世紀俄羅斯社會的真實生活,描寫了俄羅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塑造子眾多個性鮮明的典型。閱讀托爾斯泰的小說,我們仿佛置身於當時的俄國環境,真可說是身歷其境;接觸各種身份和個性的人物,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同時隨同他們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自然而然地對他們的遭遇產生強烈的共鳴。 文藝作品主要是以情動人,閱讀優秀的文藝作品,也就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得有益的薰陶。
圖書目錄
譯者前言
襲擊——一個志願軍的故事
彈子房記分員筆記
伐木——一一個士官生的故事
十二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五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一八五五年八月的塞瓦斯托波爾
暴風雪
兩個驃騎兵——獻給瑪·尼·托爾斯泰糟糕拍爵小姐
高加索回憶片段:一個被貶謫的軍官
一個地主的早晨
精彩摘錄
我向那老爺打量了一下,但見他悄悄地坐在那兒,跟誰也不熟,穿著一身嶄新的衣服。我心裡想,要不是個外國人(就說英國人吧),準是個外地來的伯爵。儘管年紀輕輕,可是氣派十足。奧利維坐在他旁邊,甚至把身子閃開一些。
他們打完一盤。大客人輸了,對我嚷道:
“你呀,老是胡報,把分數都算錯了,盡東張西望。”
他罵一通,把桿子一丟,走了。嘿,這人可真怪!通常一個晚上他跟公爵總是五十盧布進出,可是這會兒他輸了一瓶布爾岡紅酒,心裡就老大不高興。就是這樣的脾氣!有時候他跟公爵玩到夜裡兩點鐘,誰也不把錢放到網兜里去。我就知道兩人都沒有錢了,可他們還要擺闊氣。
“來二十五盧布的行不行?”他說。
“行!”
你要是打個呵欠或者擺錯了彈子(你又不是個石頭人),他就會衝著你的臉把你臭罵一通。
“我們不用籌碼,賭現錢。”他說。
哼,這傢伙最叫我受不了。
作者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19世俄國最偉大的作家。出生於貴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學,受到盧梭、孟德斯鳩等啟蒙思想家影響。1847年退學回故鄉在自己領地上作改革農奴制的嘗試。1851~1854年在高加索軍隊中服役並開始寫作。1854~1855年參加克里米亞戰爭。幾年軍旅生活不僅使他看到上流社會的腐化,而且為以後在其巨著《戰爭與和平》中能夠逼真地描繪戰爭場面打下基礎。1855年11月到彼得堡進入文學界,其成名作:自傳體小說童年》(1855)、《少年》(1857),這些作品反映了他對貴族生活的批判態度,“道德自我修養”主張和擅長心理分析的特色。從中篇小說《一個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義貴族立場主張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莊園試驗失敗的過程。
1857年托爾斯泰出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滅社會罪惡的途徑,只好呼籲人們按照“永恆的宗教真理”生活。這些觀點反映在其短篇小說《琉森》(1857)之中,後又創作了探討生與死、痛苦與幸福等問題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為考察歐洲教育,托爾斯泰再度出國,結識赫爾岑,聽狄更斯演講,會見普魯東。他認為俄國應在小農經濟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會;農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貴族應走向“平民化”。這些思想鮮明地體現在其中篇小說《哥薩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爾斯泰創作了長篇歷史小說《戰爭與和平》,這是其創作歷程中的第一個里程碑。小說以四大家族相互關係為情節線索,展現了當時俄國從城市到鄉村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氣勢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間發生的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1812年庫圖佐夫領導的反對拿破崙的衛國戰爭,歌頌了俄國人民的愛國熱忱和英勇鬥爭精神,主要探討俄國前途和命運,特別是貴族的地位和出路問題。小說結構宏大,人物眾多,典型形象鮮活飽滿,是一部具有史詩和編年史特色的鴻篇巨製。
1873~1877年他經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說藝術已達爐火純青。
19世紀70年代未,托爾斯泰的世界觀發生巨變,寫成《懺悔錄》(1879一1882)。80年代創作:劇本《黑暗的勢力》(1886)、《教育的果實》(1891),中篇小說《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萊采奏鳴曲》(1891)、《哈澤·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說《舞會之後》(1903),特別是1889~1899年創作的長篇小說《復活》是他長期思想、藝術探索的總結,也是對俄國社會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為世界文學不朽名著之一。
托爾斯泰晚年力求過簡樸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從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於一個小站,享年82歲,一代文學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