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詞語]

一介[詞語]

一介是漢語辭彙,拼音yī jiè,意思是一個。通常於文言文中遇到,其具體含義需根據語境進行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注音

【拼音】yī jiè

【注音】ㄧ ㄐㄧㄝ ˋ

基本解釋

◎ 一介 yī jiè

[one] 一個

一介之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引證解釋

耿介。

《書·秦誓》:“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陸德明釋文:“馬本作介,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愨者。字又作個。”按,《禮記·大學》引作“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伎。”

《後漢書·袁紹傳》:“以臣頗有一介之節,可責以鷹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諮臣以方略。”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良史所書,蓋取其狂狷一介,論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為也。”按,《公羊傳·文公十二年》:“惟一介斷斷焉無他技。”何休註:“一介猶一概。”與此說異。

一個。多指一個人。多含有藐小、卑賤的意思。用於自稱為謙詞。

《禮記·雜記上》:“寡君有宗廟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執綍。”

《國語·吳語》:“勾踐請盟,一介嫡女,執箕箒,以晐姓於王宮;一介嫡男,奉盤匜,以隨諸御。”韋昭註:“一介,一人。”

晉葛洪《抱朴子·論仙》:“一介失所,則王道為虧;百姓有過,則謂之在予。”

宋王安石《辭使相第二表》:“伏念臣江湖一介,特荷聖知。”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荊軻回顧舞陽而笑,上前叩首謝曰:‘一介秦舞陽,乃北番蠻夷之鄙人,生平未嘗見天子,故不勝振懾悚息,易其常度。願大王寬宥其罪,使得畢使於前。’”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許克祥不過是兵痞出身的一介武夫。”

特指一個使者或僕役。

《後漢書·鄭眾傳贊》:“眾馳一介,爭禮氈幄。”李賢註:“一介,單使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回:“君若遣一介告絕於楚,以明君之與晉即當送君還曹耳。”

清陳夢雷《絕交書》:“自不孝定案之後,洊歷寒暑,年兄遂無一介復通音問。”

指微小的事物。

《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趙岐註:“一介草不以與人,亦不以取於人也。”焦循正義:“ 趙氏 讀介為芥,故以草釋之也。”

《北史·周紀下》:“鄒魯搢紳,幽并騎士,一介可稱,並宜銓錄。”

宋張載《性理拾遺》:“聖人無私無我,故功高天下,而無一介累於其心。蓋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己也。”

清方文《寄懷齋方壺》詩:“妻子嗷嗷守空屋,一介不肯乾求人。”

用以形容微小。參見“ 一介之才 ”、“ 一介之善 ”。

1.

耿介。

《書·秦誓》:“如有一介臣,斷斷猗無他伎。”陸德明釋文:“馬本作介,云:一介,耿介,一心端愨者。字又作個。”按,《禮記·大學》引作“若有一個臣,斷斷兮無他伎。”

《後漢書·袁紹傳》:“以臣頗有一介之節,可責以鷹犬之功,故授臣以督司,諮臣以方略。”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省事》:“良史所書,蓋取其狂狷一介,論政得失耳,非士君子守法度者所為也。”按,《公羊傳·文公十二年》:“惟一介斷斷焉無他技。”何休註:“一介猶一概。”與此說異。

2.

一個。多指一個人。多含有藐小、卑賤的意思。用於自稱為謙詞。

《禮記·雜記上》:“寡君有宗廟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老某相執綍。”

《國語·吳語》:“勾踐請盟,一介嫡女,執箕箒,以晐姓於王宮;一介嫡男,奉盤匜,以隨諸御。”韋昭註:“一介,一人。”

晉葛洪《抱朴子·論仙》:“一介失所,則王道為虧;百姓有過,則謂之在予。”

宋王安石《辭使相第二表》:“伏念臣江湖一介,特荷聖知。”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七回:“荊軻回顧舞陽而笑,上前叩首謝曰:‘一介秦舞陽,乃北番蠻夷之鄙人,生平未嘗見天子,故不勝振懾悚息,易其常度。願大王寬宥其罪,使得畢使於前。’”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一九二七年大革命》:“許克祥不過是兵痞出身的一介武夫。”

3.

特指一個使者或僕役。

《後漢書·鄭眾傳贊》:“眾馳一介,爭禮氈幄。”李賢註:“一介,單使也。”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四十回:“君若遣一介告絕於楚,以明君之與晉即當送君還曹耳。”

清陳夢雷《絕交書》:“自不孝定案之後,洊歷寒暑,年兄遂無一介復通音問。”

4.

指微小的事物。

《孟子·萬章上》:“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趙岐註:“一介草不以與人,亦不以取於人也。”焦循正義:“ 趙氏 讀介為芥,故以草釋之也。”

《北史·周紀下》:“鄒魯搢紳,幽并騎士,一介可稱,並宜銓錄。”

宋張載《性理拾遺》:“聖人無私無我,故功高天下,而無一介累於其心。蓋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己也。”

清方文《寄懷齋方壺》詩:“妻子嗷嗷守空屋,一介不肯乾求人。”

5.

用以形容微小。參見“ 一介之才 ”、“ 一介之善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