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

一二·九運動紀念日是為了紀念1935年12月9日在北京(當時的北平)發生的由中國共產黨組織的北京學生要求對日作戰的示威遊行活動。一二·九運動發生在日本侵占我國東三省後向華北挺進,陸續侵占了華北數省,中國共產國際發表抗日宣言之後。一二·九運動由黃敬等共產黨人組織及外圍組織者組成,促進了中日戰爭的爆發,停止內戰。一二·九運動起先由陸璀在西直門外進行抗日演講,受到了全國各地學生、愛國團體等的強烈回響,造成了全國性的影響。一二·九運動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國民黨當局聯共抗日,在北平輔仁大學留有一座紀念碑。

運動經過

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學生數千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遊行。這就是“一二九”運動。這天,在黃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共產黨員的組織和指揮下,北平參加抗日救國請願遊行的愛國學生湧上街頭。警察當局清晨即下達戒嚴令,在一些街道要衝設了崗哨。上午10時許,城內一兩千名學生衝破軍警的阻攔,匯集到新華門前,高呼“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收復東北失地!”“打倒漢奸賣國賊!”“武裝保衛華北!”等口號,表達了全國人民抗日救國的呼聲。各校臨時推舉12人為代表,向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代委員長何應欽遞交請願書,提出6項要求,何應欽卻避而不見。請願不成,群情激憤。各校代表當即決定改為示威遊行。大批警察手執大刀、木棍、水龍,對付手無寸鐵的愛國學生。愛國學生不畏強暴,隊伍仍在繼續前進。這時,警察打開水龍,冰冷的水柱噴射在學生們身上,接著又揮舞皮鞭、槍柄、木棍毆打。學生們與軍警展開英勇的搏鬥,有百餘人受傷。遊行隊伍被打散。12月10日,北平各大中學校發表聯合宣言,宣布自即日起舉行總罷課。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回響。天津、上海、南京、武漢、廣州、杭州、西安、開封、濟南、太原、長沙、桂林、重慶等城市的愛國學生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或發表宣言、通電,聲援北平學生的愛國行動。一二九運動廣泛地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對外的抗日主張,掀起了全國抗日救國運動的新高潮。

北京植物園櫻桃溝內的一二九運動紀念亭

是指1935年12月9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由北平地下黨發起學生示威遊行,要求促成中日戰爭及早爆發。這場運動給國民黨政府的國策帶來壓力,緩解了中共在陝北的困境。

背景

日本於1931年占領中國東北後,繼續向華北進發。1933年爆發長城抗戰,熱河被日軍占領。1935年6 、7月間通過“秦土協定”控制察哈爾省。同年10月指使殷汝耕在冀東建立“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國民黨政府準備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對應這一局勢,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於8月1日,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體同胞書》(八一宣言),號召全國軍民團結抗日救國。

外圍組織

1934年8月,中共北平市委被破壞。中共北方局指定北平團市委暫時代替市委領導工作,負責人是王學明。團市委組織北平臨時工作委員會,委員包括王學明、彭濤等人。中共的外圍組織是北平民族武裝自衛會,周小舟為負責人,成員包括姚依林、蔣南翔、黃誠、吳承明等人。 1935年8月,民族武裝自衛會在西山召開會議,參加者包括周小舟、彭濤、黃敬、郭明秋、姚依林等人,會上決定發起成立黃河水災賑濟會。賑濟會後在民國政府社會局立案,可公開活動。該組織活動地點設於女一中。通過賑濟會的活動,多個學校的學生被組織起來,共募集了2000多元,除了將部分捐款捐給山東,他們還留下約500元備用,這筆錢後來用於一二九運動。

準備

1937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軍115師部分幹部在山西孝義碾頭村合影。前排左起:張友清、郭明秋、林月琴、王秉璋,中排左起:林楓、楊尚昆、羅榮桓,後排居中者為115師343旅旅長陳光

經過

北平各大中學校學生代表,在中共地下黨的策動下,召開聯席會議,秘密成立“北平大中學校抗日救國學生聯合會”。選舉北平市立女一中18歲女學生郭明秋(共產黨員)為執行主席,清華大學學生姚依林(共產黨員)為秘書長,鏡湖中學學生孫敬文為總交通,東北大學學生鄒魯風為總糾察是,燕京大學學生黃華為總交際。實際領導人為中共河北省委巡視員林楓、中共北平臨委學聯黨團書記彭濤(輔仁大學學生)和黃敬(北京大學學生)。12月3日北平學聯召開會議,決定聯絡各大中學校,發起大規模請願。12月6日北平15所大中學校發表宣言,反對華北“防共自治”,要求國民黨政府討伐殷汝耕,動員全國對敵抵抗,提出以反對日本帝國主義吞併中國華北為核心的 9項政治綱領,呼籲停止內戰,共赴國難,團結全國各界民眾,武裝反抗日本侵略者,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而鬥爭。此時傳來冀察政務委員會將於12月9日成立的訊息,於是學聯決定將請願活動定於12月9日。

1935年12月9日清華大學女學生陸璀在北平西直門外進行抗日演講

1935年12月12日北京大學學生黃敬在北平天橋地區電車上演講

12月9日,他們成立了指揮部,姚依林和郭秋明指揮,孫敬文當交通,黃敬在遊行隊伍中指揮,指揮部設於北亞咖啡館,而彭濤則作為此次遊行的幕後領導人。由於遊行學生主要來自燕京大學、清華大學,他們計畫從這兩所大學出發,逐漸壯大隊伍,但不料當局關閉了西直門,於是遊行學生未能按計畫進城。後來東北大學學生前往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所在地中南海新華門門前,向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請願。請願代表向國民政府提出六項要求:

反對華北自治及其類似組織; 反對一切中日間的秘密交涉,立即公布應付目前危機的外交政策; 保障人民言論、集會、出版自由; 停止內戰,立刻準備對外的自衛戰爭; 不得任意逮捕人民; 立即釋放被捕學生。 何應欽的代表和學生進行了對話,拒絕了學生打開西直門讓清華、燕京學生進城的要求。學生隨即開始大規模遊行,隊伍經過各學校時,不斷有學生衝破封鎖加入隊伍,人數擴大到六七千人。隊伍至西單和東長安街時遭到軍警木棍、鞭子、水龍、大刀的攻擊,百餘人受傷,30多人被捕。被阻擋在西直門外清華、燕京兩校學生,輾轉赴阜成門、西便門,但因所有城門關閉未能入城,便向圍觀市民控訴日軍在東北的暴行,指責國民黨的不抵抗政策。

12月14日,北平的部分報刊登出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將在16日成立的訊息。12月16日,北平學生再次在天橋集會,抗議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學生無畏的抗日救亡運動使得“冀察政務委員會”不得不延期成立。

清華大學教授張申府支持學生請願,1936年2月29日被當局逮捕,5月被馮玉祥保釋出獄。

全國回響

一二九運動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和回響。各大城市的學生均舉行請願集會、示威遊行,聲援北平學生的行動。陝甘蘇區學生聯合會也發出回響的通電,12月1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為援助北平學生救國運動告工友書》,號召全國工友起來抗議出賣華北與屠殺(事實上並未有屠殺)、逮捕愛國學生。魯迅、宋慶齡等愛國知名人士也撰文讚揚愛國學生的英勇奮鬥精神,捐款支持學生抗日救國運動。北平學生也組織了“平津學生南下擴大宣傳團”前往河北宣傳抗日救國。

一二九運動造成的巨大迴響,為國民政府帶來了壓力,某程度上促成了國民黨後來的聯共抗日政策。 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的一些學校會在每年的12月9日舉行紀念活動,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一二九合唱;復旦大學的一二九歌會,天津大學的一二九長跑,華中科技大學的一二九詩賽,華北科技學院的升旗儀式、華僑大學的一二九新生文藝匯演等。目前,在北平輔仁大學校園舊址(今北京師範大學北校區,定阜大街),留有一座輔大教授啟功落款的“一二九運動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