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幾歲,做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人》
年輕人說話不僅要有分寸,還要有內涵:年輕人辦事不僅要掌握時機,還要講究謀略。只有那些說話得體、辦事得當的人,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左右逢源、四面通達。這本書是一本最實用,最具有指導意義的說話辦事指南。本書是受益一生的處世指南!年輕人處世,首先要學會說話,學會辦事!
基本信息
- 名稱:《20幾歲,做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人》
- 作者:水淼 著
- 類別:圖書 > 勵志與成功 > 人際與社交
- 價格:22.00
- 語種:中文
- ISBN:9787811249606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 頁數:185頁
- 開本:16開
- 出版時間:2010年1月1日
- 裝幀:平裝
編輯推薦
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做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人,其實並不像你想像得那么難!會說話,會辦事是一個人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保全自己,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必備本領。當你真正掌握了說話的技巧,具備了辦事的策略,你就擁有了成功人生的資本,就一定能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正如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所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而搞好人際關係的第一要素是說他人愛聽的話,進而辦成自己想要辦的事。
內容簡介
我們天天在說話,不一定就說對話;我們天天在辦事,不一定就會辦事。為人處世,大部分在一個人的說話里體現。也就是說,說話和辦事二者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在生活中應該靈活運用。一件事情能否辦成很大程度上與說話有關;而一句話是否說得得體,又與一個人的個性、閱歷等有很大的關係。年輕人從20多歲開始重視和學習說話、辦事的技巧,有利於事業空間的拓展。這本書是我繼《20幾歲了,別再犯迷糊!》之後的第三本勵志書,依然是獻給步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這本書主要從說話技巧和辦事技巧兩方面來告訴年輕人,在為人處世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問題,書中運用了一些心理學理論,希望用真實的案例讓年輕人在閱讀中產生共鳴,並學到很多實用的處世技巧。
作者簡介
水淼,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各類文章散見於報刊雜誌,出版的圖書作品有:《20幾歲了,別再犯迷糊!》《20幾歲要懂得的人情世故》《20幾歲要懂得的處世心理學》等。
媒體評論
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樣可以買得到的話,我會為這種能力多付一些錢。--洛克菲勒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可,那就是講話令人喜悅的能力。--西方格言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取決於他的專業技能,另外的85%則要靠他的辦事能力和人際關係。--卡耐基
目錄
第1章20幾歲,真正變成“社會人”面對人生角色的轉變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做好“學徒”才有前途說話辦事要有一顆平和心積累自己的人氣第2章年輕時儘早展現你的正面形象真誠是最好的處世之道年輕人的信譽值千金用說笑話的方式表達自己注定命運的兩秒鐘有目的地自我宣傳第3章20幾歲,越會說話人脈越廣已過了“童言無忌”的年齡溝通要從禮儀開始主動搭訕和“套近乎”儘量避免與人爭辯表達你的感激之情在恭維中給對方提要求第4章20幾歲要懂得如何靈活做人學會與不喜歡的人相處不要催一下走一下好事不要做得太“過分”借他人的光辦自己的事維護他人的面子第5章說話辦事,態度是決定效果的硬道理處世中的“黃金法則”態度主導很多事情讓人最討厭的幾種言行用請教的姿態相處喜怒哀樂不要寫在臉上第6章掌握讀心術,洞悉他人養成判斷人的習慣注意無意識的小動作辨別他人的謊言聽懂他人的弦外之音預測他人的需求進入他人的精神樂園第7章20幾歲,要懂點說話技巧有話可說的思維方式話有三說,巧說為妙掩飾和彌補說錯的話不動聲色地反駁他人說服他人聽從你的意願多聽,少說,常點頭第8章20幾歲要懂點社交心理策略關注他人的細節等於重視他人人情是最雄厚的資本別說自己從不求人不過早暴露自己的意圖以靜制動掌握主動權第9章說話辦事中的棘手問題別人說你的壞話當別人給你難堪恰到好處地安慰他人承認錯誤以減少麻煩別做有求必應的“老好人”第10章說話辦事千萬別犯忌別觸動他人內心的敏感地年輕人常犯的說話錯誤滿足別人的滿足感得理也要懂得饒人再好的朋友也要保持距離
前言
20幾歲的年輕人,剛從學較步入社會,由一個單純的學較環境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適。比如角色轉變不順,工作開展不順,人際關係不順,等等。而這些不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於他們的能力和學歷背景,而在於他們的為人處世態度和方法。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之所以懷才不遇,感嘆生活艱難、世事不公平,不在於他們的才華不為人所知,而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更在於他們沒有穩定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或內向,或自負,或市訥,或狂傲。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不懂得如何與人建立聯繫,也不懂得如何靠人際關係來為自己獲得幫助和成功。年輕人的大學階段是專業知識的積累時期,那么當他們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的時候,他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如何說話和辦事,如何靠會做人來做好事,如何樹立個人品牌,如何擁有自己的人際支持網路等。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跟陌生人在一起,總是找不到話題;心裡很崇拜你的上級,嘴上卻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傷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勸慰:與客戶談判,卻無意中讓對方識破了自己的底線……會說話、會辦事的年輕人,人們都願意與他交往,他的人脈資源也會越積越多,而一個人的人脈網路又直接支持他的末來發展。因此,會說話、會辦事的年輕人往往比其他同齡人更容易成功。
精彩書摘
第1章20幾歲,真正變成“社會人”面對人生角色的轉變“想著馬上要參加工作了,我就充滿了恐懼。”“我都還沒有做好參加工作的心理準備,怎么辦啦?”“我真不想工作。”很多20幾歲,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常常對自己的未來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剛剛從校園出來的他們,在這個寬廣的社會中有些無所適從。小劉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離校的日子越近,他的這種煩躁感就越強烈。早就聽師哥師姐們說,社會上的人際關係相當複雜,競爭又那么激烈,以後工作還不知道順不順利。這段時間,他似乎處於人生的低谷。他是家中的獨生子,父母在他身上傾注了所有的希望。他一帆風順地考上大學後,沒想到畢業找工作卻連連遭受打擊,十幾份簡歷投出去後猶如石沉大海。現在,不少同學都在打點行裝奔赴新的崗位,只有他無處可去。家是肯定不能回的,這樣空著手回去多沒面子呀。可是自己的未來究竟在哪裡呢,他也不知道。每次想到這些,他就充滿了無限的煩惱,真希望一輩子都呆在學校里,多好啊!現在很多20幾歲的年輕人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剛剛還被人稱為“應屆生”,一眨眼的工夫,在還沒有順利就業的情況下就已成為“往屆生”。不管自己是多么的願意當“鴕鳥”,但是走出社會終究是無法逃避的。既然需要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就要讓自己適應這個環境。社會是一個大舞台,跟單純而有保障的校園環境大不相同,曾心存浪漫情調和美好幻想的年輕人在現實面前常常茫然無措。他們曾經以為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學歷就能找到喜歡的工作,但滿腔激情一次次被殘酷的現實打壓,甚至激不起一點波瀾。有一個年輕人這樣描述自己畢業後的生活:畢業後的我跟很多同學一樣,租著廉價的房屋,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那點微薄的薪水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我成了真正的“月光族”,有時候還不免厚著臉皮向父母開口求援。生活突然間變得很陌生,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每天穿梭於車水馬龍的大街,而自己卻像一個被人遺棄的孩子,在焦慮、急躁、抑鬱、恐懼中掙扎。然而,時間終究不會因為誰的不如意而停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茫然後,我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把它當作精神寄託。我快樂地工作著,快樂地與不同的人接觸,這份工作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更教會我如何做事和做人,工作的樂趣幾乎無可替代。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多種角色,要發生多次的角色轉換。其實,大學畢業到一個新的單位工作,就是一次角色轉變的過程,即實現由“校園人”到“職業人”的轉變。而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生到職場中,這個過程總是會有茫然與苦悶相伴隨。所謂角色轉換,是指個體的人因社會任務和職業生涯的變遷,從一個角色進入另一個角色的過程,其根本的變化是社會權利和義務的變化。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履行著不同的社會責任,遵循著不同的社會規範,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對自己的社會角色認識得越清晰越全面,就越能順利地實現角色的目標與任務,就越符合社會的期望。一個人只有符合社會的期望,他才會受到社會的接納和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