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費》

《黨費》

小說《黨費》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北上抗日為背景,描寫了處於白色恐怖下的閩粵贛邊區女共產黨員黃新為籌集黨費和掩護聯絡員而壯烈犧牲的動人故事。作者王願堅。

基本信息

故事梗概

王願堅王願堅

1934年,我們閩粵贛邊區鬥爭最艱苦的歲月開始了。在主力紅軍北上後,我們留下來堅持敵後鬥爭的一支小部隊,就遭到白匪瘋狂的"圍剿"。為了保存力量,堅持鬥爭,我們被逼上了山。敵人為了整垮我們,竟使出了"移民並村"的毒招,切斷了我們和民眾的聯繫。這時,支隊政委魏傑同志要我當"交通",下山和地方黨組織取得聯繫。

我要接頭的人名叫黃新,是個二十五六歲的媳婦,丈夫跟著毛主席長征了,眼下家裡就剩下她跟一個五歲的小妞兒。魏政委怕我找錯人,交待任務時特別囑咐"她耳朵邊上有個黑痣"。八角坳離山有三十里路,下半夜才趕到。我悄悄摸進村子,按著政委告訴的記號走到窩棚門口。裡面還點著燈,屋裡有人輕輕哼著過去"擴紅"時最流行的《送郎當紅軍》。我輕輕敲門,歌聲停了,一個老媽媽開了門。小窩棚里坐著三個人,我一眼看見一位大嫂耳朵上的黑痣,就用暗號和她聯繫上。她很機靈,像招呼老熟人似的,一把扔給我個木凳讓我坐,一面讓另外幾個人回家去。她關上門,把小油燈遮嚴,告訴我剛才那幾個是自己人,還很老練地教我以後再來,先從牆角上一個破洞瞅瞅,別出什麼岔子。這位大嫂看上去和善、安祥又機警。她沒有向我談困難,而是口口聲聲談怎么堅持鬥爭。在我傳達縣委對地下黨活動的指示時,她一邊聽一邊點頭,把困難的任務都包下來了。我要趁早晨霧大趕回去。出門時,她叫住了我,從用紙包著的黨證里拿出兩塊銀洋,說自從"並村"後好幾個月沒交黨費了。我覺得很為難,一來上級對這問題沒有指示,二來一個女人拖著孩子在這樣環境裡堅持工作,也得準備點用場。她見我不肯帶,想了想又說:"也對,目下這個情況,還是實用的東西好些。"

過了半個多月,我又帶著新的指示來到八角坳,一到黃新同志門口,我按她說的順著牆縫朝里瞅瞅,只見屋裡地上擺著好幾堆醃好的鹹菜,她把各種各樣的菜理好了,放進一個籮筐里。妞兒不如大人經折磨,不聽媽媽的哄勸,把乾瘦的小手伸進罈子里,用指頭沾點鹽水,填到口裡吮著,最後忍不住抓了根醃豆角,就要往嘴裡填。她媽一扭頭看見了,忙把那根菜拿過來。孩子哇地一聲哭了。我看到這情景鼻子一酸,就敲門進去。她看我來了,告訴我這是幾個黨員湊合著醃的鹹菜,想交給黨算作黨費。忽然門外有位婦女氣喘吁吁跑來,說有人走漏了訊息。我一聽有情況就要走。她一把拉住我,讓我到閣樓上躲起來。這時街上亂成了一團。她很快地向我交待了一些情況後說:"你可要想著把這些菜帶上山去,這是我們交的黨費。"話剛完,白鬼子已經趕到,他們在屋裡翻了一陣,忽然發現那筐鹹菜,逼著要她交出人來。她猛地一掙跑到門口,直著嗓子喊:"程同志,往西跑啊!"兩個白匪跑出去,剩下的兩個扭住她就往外走。

當天晚上,村里平靜了以後,我忙收拾好鹹菜,找到了那本黨證和銀洋,然後把孩子也放在一個籮筐里,一頭是菜,一頭是孩子,挑著上山了。

作者簡介

《黨費》作者王願堅,1929年生,山東省諸城縣人。1944年參加革命。1954年以處女作《黨費》蜚聲文壇。後陸續出版《黨費》、《後代》、《普通勞動者》、《親人》、《王願堅小說選》等小說集。王願堅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蘇區人民的鬥爭和紅軍長征途中的生活懷有深情,對老一輩革命家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精神風貌也頗關注。他的作品總是充滿革命激情地表現一個總主題:先烈們不但用鮮血和智慧創建了不朽的革命業績,為我們奠定了勝利的基礎,而且留下的精神財富也值得後來者繼承和發揚。作者善於從廣闊的鬥爭生活和重大事件中截取片斷,構成富有表現力的、曲折動人的典型情節,以此刻畫人物性格。作品從不迴避鬥爭的艱巨和殘酷,因而顯示出深沉悲壯、高亢激越的風格。

典型地體現王願堅創作風格的,是他的成名作《黨費》。小說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軍北上抗日為背景,描寫了處於白色恐怖下的閩粵贛邊區女共產黨員黃新為籌集黨費和掩護聯絡員而壯烈犧牲的動人故事,形象地表現了在革命危難時刻蘇區人民對黨的熱愛和忠誠,熱情歌頌了共產黨員勇於獻身的革命精神。

藝術成就

小說採用第一人稱回憶講述式寫法,緊緊圍繞交納黨費這一典型事件,截取生活和人物性格發展的一個橫斷面,著重描寫"我"和黃新的兩次會面。首次會面對窩棚、磨損的黨證、摘菜婦女等環境、人物的描寫,為後一次會面時突發事件的發生、發展安下伏筆。黃新哼小調和哄孩子的話前後呼應,啃鹹蘿蔔和一筐鹹菜等細節首尾映襯。全篇結構嚴謹,沒有冗筆,情節發展曲折變化,人物和事件有著嚴密的內在聯繫。

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共產黨員黃新的形象。借政委的介紹,交代了黃新作為農村骨幹、"擴紅"時的新媳婦、長征後的軍屬這段生活史、成長史;"我"潛入村子時先聞其聲,"擴紅"時期的小調傳出的是她的心聲;接上關係後她對摘菜民眾的疏散,對窩棚破洞的交代,顯出她幹練的組織才能和高度的警惕性;給"我"窩頭鹹菜開飯,表現她女性的細心和關懷;領受任務,表明她堅持地下鬥爭的堅定態度;臨別時兩塊銀元交黨費的細節,坦露了她對黨的拳拳忠心,這些描寫使黃新的形象站立了起來。再次會面時,她對女兒的哄詞,表明她同志情勝於母女情的革命理智;?"我"接頭時關於鹹菜作黨費的陳述,發生異常時的應變措施和對"我"的叮嚀,都閃射出她的智慧和機敏。在"我"可能暴露被抓的關鍵時刻,她當機立斷,施出"調虎離山計",用寶貴的生命掩護"我",保住了山上的"中心縣委"。"孩子,好好地聽媽媽的話"的雙關語,是她性格中最光彩的語辭,濃縮了她全部行為的思想核心和心音。一個在殘酷的階級鬥爭年代義無返顧、獻身革命的女烈士的光輝形象巍然屹立。作者把主人公放置在敵與我、血與火的尖銳矛盾和生死對立中加以刻劃,從階級情與母女情的理智抉擇中凸現其對黨對革命的一顆紅心。人物性格發展貌似平面單線條,而實際上已呈現出豐滿厚實的立體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